[李東昇的意見]堅持多元開放,還需要理由嗎?

1.先不論這篇報導本身立場的是否偏頗(我也很不以為然)

2.但是,這樣的結果,也正如我的預期(又是不幸而言中)

3.想想,這樣一個意識型態偏頗的教育部長主導之下

4.這樣審查課本,哪裡還有 多元開放 的 空間!

5.我強烈譴責這樣的課本審查方式與態度(不論本報導是否過當)

6.因為 堅持多元開放 , 才是 台灣該走的方向!

7.我再問一次:如果這樣的教育部審出來的課本,都變成一綱一本

8.這是你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9.同理,如果這是被 北北基 選出來 的 某一本,你認為是否也會有偏頗呢?

10.所以:

所有的朋友們:

請先拿開統獨跟藍綠,先想一想

我們真的要容許 一綱一本 嗎?

真像 / 知識 / 課本 真的 可能 只有一種版本嗎?

我反對任何一種形式的 一綱一本!

不論是 教育部用審查干預造成的 一綱一本

北北基 挑選出來的 一綱一本

堅持多元開放 難道還需要理由嗎?!

多元開放社會的多元聲音,多元觀點 我們都必須接觸

不需要害怕 不要覺得混亂 不要想要控制

我們不需要一元專制,我們的孩子不需要只能有一種觀點!

團結 跟 共識 不是 運用強迫可以形成的!

必須是 透過多元的思辯過程,大家可能想法還是都不一樣

但是,有一些部份是有 交集的,是共同可以接受的

這才是 台灣模式!

不要輕易歌頌 極權統治的效率,因為你還沒看清楚背後的厄運

歷史一再的證明 阿茲特克 的高度極權跟血腥文明,最後呢?

泰國,菲律賓,印尼也都曾經是亞洲的超級強國

蒙古現在跟成吉思汗輝煌的帝國時期比較,如何?

中國包括清朝也更是曾經獨強於世界,不是嗎?

當你歌頌 中國 或 韓國 的 極權效率 的時候?

難道不用想到這些嗎?

難道沒想到 自己也像那些活在那個曾經高度繁榮(後來也快速失敗)

的朝代中的某個人一樣嗎? 同樣的歌頌偉大有效率的極權專政!?

停止這樣的思維! 尤其停止再用政治立場干預教育!

留給孩子一個 多元思考 的空間, 好嗎?!

========================= 

2007.01.29
高中歷史課本大翻修 統獨來了國父沒了
韓國棟/台北報導

 寒假過後,新學期開始使用的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中國史》用詞大翻修!《本國史》改稱《中國史》,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清末具革命正當性意涵的「起義」,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內容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
此外,統編本時期冠在孫中山之前的「國父」一詞、以及提到國父、孫中山先生時,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從新版教科書中消失了。

而為了超然、客觀地撰寫中國歷史,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秦始皇併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刪除。

 我國本國大陸全改成中國

統編本時期的本國史教材,「統一中國」是「歷史的展望」,但新版教科書明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成了「歷史口號」,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一併編入教材。

八十八年以前的高中歷史教材,採國立編譯館主編的統編本,第一、二、三冊「本國史」,第四冊近代世界史,供高一、高二學生使用。之後開放審定本,「本國史」改為「包含台灣史在內的中國歷史」,分上、下二冊,供高一學生使用。最新的課程(也稱為《九五暫綱》)從去年九月開始實施,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歷史課程。

第一冊是嶄新的台灣史,過去的禁忌話題《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編入教科書;第二冊是「不包含台灣史在內的中國史」,通過審定的包括康熹、三民、龍騰、翰林、南一等五個版本。

因為中國史濃縮成一冊,於是採取「略古詳今」的原則編寫,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黑陶文化,一直編寫到目前的兩岸關係。「略古」之下,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從中國史中消失了;夏、商、周三代以及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要在一節課五十分鐘教授完畢。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不見了

因為「詳今」,明末以後的中國歷史大約佔整冊教材的一半;但因僅一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史蹟也消失了。

新出爐的教科書,基本上是站在兩岸分治的事實基礎上撰寫,以往視為禁忌的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進入教科書。如翰林版教科書寫道,「台灣何去何從是一項大哉問;但是台獨是否引發戰爭?如何保障台灣不被併吞?如何維持現狀?如何與對岸交往等等問題,一直困擾台灣人民。」龍騰版寫道,「兩岸基於歷史因素與政治現實造成隔離,未來『分』或『合』的走向,目前實難預料。不過,無論中國大陸地區或者台灣,若想要維持內部的繁榮安定,並且在全球化中成為要角,和緩的兩岸關係是一個必要條件。」

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審 政治力強烈介入

王超群/台北報導

《本國史》變《中國史》,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吳展良指出,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審過程,政治力強烈介入審書,並且只准一種聲音,編寫出「一綱一本意識形態」的歷史教科書,否則就技術性杯葛,讓書商無法出版或強迫修改;這根本是國家機器控制,學者應該強烈抗議才對。多位歷史學者也表示對教育部做法「無法認同」。

吳展良認為,政治力量強制介入,讓學術編寫教科書只能用一種口吻;例如「日治」和「日據」,他所主導的教科書版本中,原先是兩詞並陳,但審查委員中意識形態極強者,迫使他們一定要改為「日治」。他堅持不改,「被整得很慘」,最後教育部自動替他們改,不過該版本也從最早送審,最後落得錯過高中選書時程,完全是技術性封殺。

教部強迫改 或技術性封殺

吳展良表示,「審查的人都是意識形態很強的人」,口徑一致,讓日本統治、日本殖民統治、日本占據等字詞完全混淆專業判斷,甚至出現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非專業審查意見,「根本就是一綱一本,意識形態的一本」,讓他和編書小組對編寫中國史意興闌珊。

多位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感到不以為然。一位參與編寫《台灣史》的台大歷史教授指出,九五高中新課程教科書審查小組如果以政治立場審書,是讓台灣學術環境更劣化的行徑,他不能接受審查委員戴著有色眼鏡審書。

這位教授表示,教科書的問題「太難、太複雜」,歷史教科書的問題不在「綱」,即使他不能理解高一歷史由《台灣史》教起的邏輯,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令人痛心的是,武昌起「事」或不用「日據」只能用「日治」等,都是枝節,世界各國已很少因一、兩個名詞而不讓教科書問世,「現在教科書面臨不可思議的審查」。

思想箝制 課本皆妥協產物

這位教授說,歷史課本都是妥協的產物,嚴重的是審查過程,「根本是思想箝制」,審查者怎可用自己的政治立場審教科書!

另一位同樣不具名的台大歷史教授說,關鍵核心有兩大問題,一是不該讓政治力介入,要求教科書編寫者該如何編書,其次是此舉對教學的干擾,讓台灣史和中國史都是一冊教完,是令人吃驚的失衡。

這位教授說,台灣史只有四分之一談西、荷、清,也就是古代台灣,四分之一談戰前日治台灣,二分之一談戰後台灣,「淡化淵源部分」。中國史部分則有高中教師強烈反彈,「根本教不完嘛!」

第三位也不願具名的台大歷史系教授表示,很多史書都結合編寫者自身的政治態度,然而有些將史實和作者的史觀做區隔,有些是有大量強烈的個人史觀,掩蓋史實本身。他不能認同歷史課本以政治立場編寫。


======================================

中國時報 2007.01.28 
一綱幾本已政治化 中央地方不同調
中廣新聞劉映蘭


國中基測到底要採用一綱一本還是一綱多本,現在台北縣市、基隆市已經和中央教育不明顯不同調,也將原本單純的教育問題變成複雜的政治對抗。

台北縣市和基隆市有意恢復國中使用一綱一本教科書來減輕學子負擔,不過有部分老師卻提出反對意見,台灣教師聯盟顧問李川信指出,挑選教科書是老師的權利,限定一綱一本只會窄化教學內容;台灣教師聯盟成員張簡煌更批評,一綱一本是教改走回頭路,北北基的作法是為了反對中央教育部政策的政治考量。

張簡煌說:「由台北市主導三個縣市教科書一綱一本我們非常的反對,也堅決抗議,教育應該回歸專業而不是成為政治的工具。」

許多學生抱怨,準備基測時一綱多本無所適從,但台灣教師聯盟和人本基金會都主張,一綱多本比較符合多元教學價值;自從教改提出一綱多本取代一綱一本以來就爭議不斷,現在這個單純的教育問題,已經演變成地方政府和教育部對抗的政治問題。

=======================

相關文章:

郝龍斌決定錄取率?!北北基的錄取率可以用人為分配的嗎?
北北基考一綱或一本,講清楚!何時考,講清楚!不行嗎?
一本爸媽教不了一綱小孩! 這才是要求一綱一本的真正原因
解答: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這裡!
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哪裡?(郝龍斌懂嗎?)

請務必參看下列兩篇文章:

三個觀念,教改成功(郝龍斌錯在哪裡!)

堅持多元開放,反對一元專制,難道還需要其他理由嗎?

==================

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 4成集中北部
全球創新力排名 美國第一 亞洲日本最好
天下雜誌國情調查:75.5%贊成一綱一本 !「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6
公布北縣一綱一本公聽會確定行程!「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5
郝龍斌是說謊還是不懂,先講清楚!「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4
郝龍斌,隨你去啦! 沉痛呼籲:教改的夥伴們,放棄吧!?「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3
強力譴責中時偏頗民調!受夠了? 近八成要一綱一本?!「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2
今天研討會報告( part 1:新聞) 「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

敬邀您來參加「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  

北北基又來了!郝龍斌立刻停止吧!

強力譴責郝龍斌及一綱一本/北北基測獨立!

果然周錫瑋吊車尾!(臺北縣周錫瑋,台北市郝龍斌:臺北人的惡夢又要開始了!)

郝龍斌又來了!天啊! 

===============================


中國時報 2007.01.29 
歷史課本改版 編譯館:課本內容須隨社會改變
中央社


 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大翻修,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部改為中國,清末「起義」改為「起事」,孫中山也不再用「國父」,而直稱孫中山。國立編譯館今天表示,教科書內容一定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改變。

 中國時報今天報導,高中歷史課本大翻新,包括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吳展良在內的歷史學者,質疑有政治力強烈介入,只准許使用一種口吻,編寫出「一綱一本意識形態」歷史教科書,否則就技術性杯葛,讓書商無法出版或強迫修改。

 國立編譯館館長藍順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不論是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國家」,教科書內容一定會隨著社會變化而改變。

 至於學者提出歷史課本是妥協的產物,審查過程箝制思想等批評,藍順德則認為,事情不能斷章取義,所有問題都牽涉社會變化,因此必須從整體面來看。
====================

編譯館:教科書是社會文化產物 審查過程無政治力介入
2007/01/29 16:07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新版歷史教科書引發統獨爭議,甚至有學者質疑審查委員有特定立場,且審查過程中有政治力介入。對此,國立編譯館館長藍順德29日下午指出,教科書是社會文化的產物,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改變,只能「相對地客觀、相對地中立」,至於審查過程是否中立?他則強調,絕對沒有政治力介入。


下學期開始要使用的新版歷史教科書,除了加入統獨和兩岸分和等議題以外,過去提起國中孫中山先生,前面會空一格以示尊敬的用法也將改變,國父兩個字不再出現,直稱孫中山;至於武昌起義、廣州起義,則被改為起事。學者痛批教科書的編審只容許一種聲音,否則就技術性杯葛,讓書商無法出版或強迫修改。

藍順德表示,高中教科書由教育部負責審查,書商則根據95暫綱編寫,審查委員則是公開接受各界推薦,彙整建議名單後由教育部遴聘,過程盡量做到透明化。他說,教科書是社會文化的產物,也是政治和經濟的產物,只能做到相對性客觀與相對地中立。

藍順德強調,84年第一次公布的課程綱要中,就已經使用「日治」,且國父孫中山也直稱為孫中山,且88年開始使用的民間版課本中就已經有這些用法,95暫綱則是繼續沿用。他坦言,這次的審查過程中,的確有一版本對於課程綱要沒有詳盡的討論,用了「日據」,後來有改為「日治」。

藍順德進一步提到,教科書審查不可能是「一言堂」,且絕對沒有政治力介入,至於有學者提出質疑,他則低調地回應:「我不懂!」

====================

中國時報 2007.01.29 
綠委提案政府去國父化 國父名詞去官方化
中央社


 民進黨立委王淑慧與莊和子等今天表示,台灣人民不必,也不需要再接受中國國民黨黨國思想扭曲教育,已提案建請政府「去國父化」,將「國父」一詞「去官方化」。

 中國時報報導,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將大翻修,「本國史」改稱「中國史」;「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改為「中國」;清末革命「起義」,如武昌與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起事」,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

 王淑慧、莊和子、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與薛凌傍晚發布新聞稿表示,國父是獨裁政權專有稱呼,台灣已民主,民主健全國家不會設定國父。

 根據提案內容,「國父遺像」、「國父遺囑」應改為「孫中山遺像」、「孫中山遺囑」;「國父紀念館」改為「孫中山紀念館」或「孫逸仙紀念館」。

 提案立委也建議,全民選出的總統陳水扁往後主持重要國家大典,不要再唸「國父遺囑」,以示與國民黨黨國思想區隔,官方不必再搞八股、封建、黨國化程序,應走莊嚴官方典禮活動流程,才符合現狀。

 民進黨立委林樹山表示,現在中國與台灣是兩個互不隸屬的主權獨立國家,一九四九年後,中國與台灣只有歷史、文化連結。

 他說,雖認同教育部建立國族意識正確認知的做法,但應採較審慎、細膩配套措施,畢竟這牽涉到台灣各政治立場的心理認同,須優先處理情感問題,以免傷及部分信仰中華民國民眾的心。

 前民進黨籍立委沈富雄也說,這件事應擺脫政黨意識型態惡鬥,翻修方向雖正確,但手段急促、份量太重,最大受害者是不易適應的學生,他不反對以台灣主體性修改,但不應為難學生準備考試的負擔。

==============

中國時報 2007.01.29 
台灣史學者:歷史課本意識形態要符台灣現實
中央社


 高中歷史課本大翻修,多位專長台灣史的歷史學者今天表示,教科書本來就會不斷再改寫,而且所有歷史在書寫過程都有意識形態,重要的是台灣的歷史教科書在編寫時,意識形態要符合台灣社會現實,更要貼近學生成長經驗的學習需求。

 針對媒體報導高一下學期以中國史為主的新版歷史教科書諸多爭議,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陳芳明教授、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教授李筱峰,分別從台灣歷史角度提出以上分析。

 陳芳明說,所有歷史在編寫過程都有意識形態,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應該要符合台灣現實,但過去太偏頗,對台灣學生的傷害很大,現在嘗試改寫,他覺得比較好。例如,國父是後來追加的稱號,是以國民黨為中心創造的歷史觀,改掉不是很大的問題,又如大陸是中國,中國本來就是加入聯合國的國家,要不然它是什麼?

 他指出,教育要認清自己面對的現實是什麼?而不是被架空、脫離現實;過去歷史教科書內容不符台灣歷史的現實。

 有媒體報導審定委員有意識形態,陳芳明認為,提出質疑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沒有對錯,重要的是要照顧客觀事實,與所謂統獨沒有關係,因為教科書本來就會不斷改寫,有一天統了或獨了,也都會再改寫。

 戴寶村表示,歷史教育一些改革也是台灣教育改革的一環,隨著歷史學術的發展,過去偏重政治歷史與所謂偉人的歷史,現在趨向逐漸重視社會、經濟、一般人的庶民歷史,和過去偏重帝王將相與政治偉人的歷史觀不同;他並指出,現在也比較重視學生學習歷史要與成長經驗貼近,比較重視本土歷史、台灣史份量增加是自然的發展。

 另外,戴寶村指出,歷史教育改革也開始強調中性與多元敘述,這與人類歷史文化發展多元有關,不定於一尊的歷史觀才可使學生有多元思考,以面對全球趨勢,這些觀點彰顯在教科書內,也與過去黨國思想、官方說法有所不同。

 戴寶村說,面對改革,有人不願深入瞭解,以帶有自己政治意識的角度反應,指政黨輪替後政治又凌駕一切,其實與歷史學發展及學生的學習需求有關,這樣的歷史教育改革比較合乎歷史發展趨勢與教育原理。

 李筱峰則反問「為什麼要反對愈改愈好的教科書」,他說台灣的歷史教科書應該站在台灣主體的立場來寫,如同各國歷史課本都站在各自國家的歷史立場來寫,不應像過去把台灣當做中國邊陲的立場來談,報導指控教科書審查有意識形態,其實是媒體自己有意識形態。

========================

中國時報 2007.01.30 
高中歷史教科書翻修 游錫堃力挺
中央社


 對於高中歷史教科書翻修爭議,民進黨主席游錫堃今天表達力挺翻修,強調民進黨堅持維護台灣主體性的價值觀,教育部長杜正勝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民進黨高度支持。他並認為,所謂的「憲法一中」主張,不是以台灣為主體的價值觀。

 游錫堃晚間出席台灣北社尾牙宴致詞指出,他支持杜正勝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翻修的政策決定,民進黨堅持維護台灣主體性的價值觀,不管泛藍如何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或要求杜正勝下台,對於杜正勝用具體作為落實台灣主體性的價值觀,民進黨高度肯定。

 他說,當初他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找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時,就曾經「任務交付」,要杜正勝對台灣史地教科書內容,處理好台灣主體性的問題,也提醒杜正勝,過程中一定會引起國親陣營的反對,聲望也會下降,但要挺得住,不要輕言放棄。

 他認為,要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價值觀,就要拋棄大中國情結與「一中」枷鎖,所謂的「憲法一中」就不是一種以台灣為主體的價值觀。

游錫堃說,翻修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爭議,顯示認同台灣主體與認同中國主體,兩種價值觀是無法和解而共生。

 他表示,觀察東歐、北歐、中亞等地追求第三波民主化的過程,改變史觀是必經之路,過去的台灣史觀是專制史觀,不是民主的史觀,台灣小孩不讀台灣書,「只知道東北三寶,不知道宜蘭四寶,這樣對嗎?」「孫中山曾為台灣革命過嗎?」

 游錫堃指出,落實台灣主體性,民進黨與民間社團要做的還有很多,未來也還有更嚴峻的挑戰,民進黨面對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的崛起態勢,以及美國對中國崛起所採取的妥協態度,民進黨必須贏得二零零七、二零零八年的選舉勝利,達到完成執政,處理好轉型正義與國家認同問題,台灣才會更好。

 游錫堃是民進黨四位重量級人士中唯一出席台灣北社尾牙宴的焦點人物,是否代表北社表態相挺游錫堃代表民進黨參選二零零八年總統選舉?台灣北社秘書長楊文嘉說,北社支持的是領導人對台灣未來形勢、走向的路線,人選並不重要,邀請游錫堃出席晚宴是基於過去在多場活動中,民進黨以夥伴關係相挺的情誼。

=========================

2007.01.31
民進黨中常會決議 加速落實正名 去中國化是趨勢
【中時電子報林君宜台北報導】

民進黨中常會今(三十一)日邀請教育部長杜正勝進行「客觀中立正常化、新時代的歷史教育」專案報告,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會後強調,有人質疑教育部、民進黨「去中國化」,但建構台灣主體性價值,這是民進黨的長期目標,去中國化是必要的,亦是趨勢。
據轉述,對於杜正勝報告,包括高雄縣長楊秋興、嘉義縣長陳明文、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副總統呂秀蓮都表示肯定,中常會也決議,應加速落實國營事業等相關單位的正名。

多位中常委指出,應確定台灣主體性,進行歷史教育正常化,因此正名可以多做,應對中正紀念堂或是國營事業正名,以「中國」為名的國營事業單位,例如中鋼、中油、中華航空、中船、中央銀行等單位,應該不必修法,就可以正名,同時應強調「台灣」,以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為例,都已經凍省了,應該拿掉省。

對於教科書修改議題,呂秀蓮也贊同指出,新時代已經來臨,越來越多人贊成提升台灣主體意識,很多教科書是在舊時代意識型態下的產物,歷史真相只有一個,應該追求真相,「教科書一定程度的修改很重要」。

此外,針對眾所矚目的排藍民調,中常委蔡同榮提案,應該不分區立委適用排藍條款,會中也達成共識,對於不分區立委應「加重」過濾式排藍民調的效果,至於其他區域立委及總統初選,還需要交由民調中心及相關學者專家研議。

在立委初選部分,民進黨立委趙永清認為,應排除部分深藍的民調就好,在單一選區兩票制及總統大選的前提下,淺藍及中間選民是勝負關鍵,這些選民也是各政黨提名依據的參考,不應該排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