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太難得了!

阿扁的言論,少見的精采(林錦昌的手筆?!)

尤其這句:他說,大家好不容易有了做自己主人的權力,但也還在努力學習要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台灣已經有了真正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但台灣人民也還在摸索什麼是團結內部與伸張公義的分野

真的說的太棒了!!!

看過一部電影,暗示布希總統是一個魁儡

坦白說:我寧可阿扁是一個魁儡(如果 操控的人,繼續這麼有水準的話!)

===================

中國時報 2007.05.18 
BBC專訪扁 稱台灣已是主權國家不必宣佈獨立
中廣新聞葉柏毅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總統陳水扁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北京不用擔心我方在明年總統選舉、新任總統就職、或北京舉辦奧會這三個時間點上,宣佈台灣獨立;陳總統強調台灣不會宣佈獨立,因為台灣本來就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再宣佈獨立。

而陳總統在接受專訪時,也重申了要以台灣名義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的決心;陳總統說,雖然今年以台灣名義直接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還是受挫,但他絕不氣餒,會繼續努力,直到成功為止。

至於陳總統對台灣的定位,也重申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國家,台海兩岸的一邊一國,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屬於13億的大陸人民。

==================

中國時報 2007.05.18 
總統:延續台灣主體政權 未來一年盡所能
中央社


 總統陳水扁今天發表戒嚴五十八週年感言表示,為了使台灣能夠成為一個完整而正常的國家,八年的時間絕對還不夠,至少還需要另外一個八年,為了延續台灣主體政權能夠在這塊土地上深耕茁壯,未來的一年他將竭盡所能,完成多項工作目標。

 總統說,未來一年他將竭盡所能,積極完成「深化民主內涵」、「強化台灣主體意識」、「落實轉型正義」、「提升國家競爭力」、「均衡城鄉差距」、「厚植產業基礎」以及「活化人力資源」等目標。

 陳總統說,「戒嚴」三十八年,「解嚴」才二十年,政黨輪替也才七年,台灣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民主國家,除了要面對「國家與族群認同的分歧」、「政黨政治的惡鬥」、「轉型正義的難題」與「憲政體制的選擇」等,所有新興民主國家所共同遭遇的困境外,台灣還必須面對來自對岸中國永不止歇的軍事威脅與外交打壓,對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和政府而言,都是全新的考驗與挑戰。

 他說,過去的七年,大家不斷摸索學習,時刻檢討反省,就是希望在不可能之中,為台灣創造更多可能的契機。在化解朝野的對立,曾嘗試過「全民政府」及「國家安定聯盟」的籌組,並透過「經發會」與「經續會」的模式,超越黨派的鴻溝,凝聚國家發展的共識。

 兩岸關係方面,台灣曾伸出無數和平的橄欖枝,一再重申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不變,甚至提出「統合論」、「九二香港會談」所獲的結論等善意,換來的卻是飛彈的部署、「反分裂國家法」、「聯共制台」及外交上無情的打壓與封殺。

 針對兩岸經貿往來,由過去的「戒急用忍」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再調整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對於「轉型正義」的追求,過去侷限於對受難者及家屬的撫慰與補償,從未對施暴者與加害者進行責任的追究,但事實證明唯有還原歷史的真相、釐清責任的歸屬,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和解與寬恕。

 面對全球性經濟不景氣,政府投注了極大的心力,用於「拚經濟、大改革」,但也深刻的體認,成長必須是全民共享的成長,經濟繁榮與公平正義之間必須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

 陳總統說,七年來一再積極嘗試、不斷釋出善意,努力獲得了許多的成果,但很多地方也還有改善與精進的空間。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試煉與考驗,也不斷的強化大家對「堅持台灣主體意識」與「落實社會公平正義」兩大核心價值的堅定信念,確定這才是正確的台灣路線。

 他說,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嚴冬與酷寒的大地,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回暖與甦醒,有太多的傷口與裂痕必須要弭平,也有更多的矛盾與鴻溝必須要超越。昔日的壓迫者與施暴者,至今沒有受到任何責任的追究與處罰,今天更以競爭者與挑戰者的身分,不斷企圖奪回失去的政權,重拾昔日的榮光,這就是台灣目前的政治現實。

 他說,大家好不容易有了做自己主人的權力,但也還在努力學習要如何做自己的主人台灣已經有了真正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但台灣人民也還在摸索什麼是團結內部與伸張公義的分野

 陳總統表示,為了延續台灣主體政權能夠在這塊土地上深耕茁壯,於未來的一年,他將竭盡所能積極完成以下的工作目標。

 深化民主的內涵方面:完成「公民投票法」的修正,協助整合出一份台灣新憲的草案並交付立法院審議。強化台灣主體意識:持續推動指標性企業的「正名」,以台灣名義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包括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UN)。

 此外,在落實轉型正義方面:完成追討不當黨產的公民投票,持續針對「戒嚴」期間重大政治案件檔案的解密、真相的釐清與責任的追究。提升國家競爭力:完成台中縣市合併升格、推動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組織再造與稅制的改革,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租稅環境。

 均衡城鄉差距方面:檢討放寬農地使用限制、完成「農村改建條例」的立法,增加對農村地區基礎建設的投資及扶助中小型農村企業的發展。厚植產業基礎:積極規劃將精密機械、電子通訊及生物科技等發展成為台灣第三、第四及第五個兆元產業,持續推動「投資優先、台灣優先、投資台灣優先」的「三大優先」產業政策。

 活化人力資源:由政府提供補助鼓勵一百五十家知名企業,每家提供一百名大學畢業生,為期半年的職場體驗實習機會,暢通青年朋友就業媒和的管道。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你相信嗎?

你是否覺得荒繆?!

看看台灣跟大陸的爭鬥,不也是同樣的荒繆嗎?

到底在爭什麼?

真的有以人民的福祉為依歸嗎?

人類要為這些無聊的政治,付出多少代價?

==================

引用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04+112007051801399,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5.18 
街名跟壁畫 是阻礙埃及伊朗建交兩個障礙
中廣新聞劉剛


埃及今天表示,埃及跟伊朗建交條件幾乎成熟,但還有兩個障礙,就是伊朗必須拆除一面壁畫,更改一條街名。

埃及外長蓋特說,一九八一年埃及總統薩達特遭暗殺回教激進份子卡利德暗殺, 伊朗為為慶祝薩達特遭暗殺,為卡利德製作壁畫,還把伊朗一條街道名稱改為卡利特街。

現在埃及仍然親西方,伊朗仍然堅決反美,推行回教激進路線,但埃及伊朗關係開始改善,埃及因此表示,只要伊朗拆除具有爭議的壁畫跟街名,埃及就能跟伊朗建交。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2007.05.18 
網路進化論 虛擬世界生存法則
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 撰文整理中時電子報梁惠明

    全球網路廣告商機上看270億美元,吸引Google、雅虎、微軟各自推出AdWords、overtune和adCenter等網路廣告平台。網路搜尋龍頭Google大手筆併購DoubleClick,強攻網路廣告市場,快速成長的線上廣告商機,已成兵家必爭之地。

    那麼傳統媒體的廣告大餅,是不是已經被這隻來勢洶洶的大老虎一把攫去了?

    根據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現在晚間的黃金時段,已經不再是電視的天下,電腦的開機率,已經凌駕電視,成為E世代族群打發時間的首選。在台灣,雖然這樣的情況還未發生,但是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上網聽音樂、看影片、搜尋資料、寫日記、聊天,已經遠比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吸引人了。

 

    差別就在於:新媒體隨著Web 2.0誕生,讓每個人都帶著「我發聲、我影響、我成名、我賺翻」的夢想。

    Web 2.0讓新舊媒體出現落差,舊媒體謹守資源權威,主宰消費者知行的方向;但Web 2.0卻促成了社會權力大轉移,提供了一個民主發言平台,讓沉寂已久的個人創新想像力,找到釋放的空間。

    這股風起雲湧的力量早在蘊釀,新勢力進步的速度奇快無比,龐大的舊媒體勢力只得以併購方式,讓自己一夜長大。旗下擁有福斯電視(Fox TV)、倫敦泰晤士報(The Times)等各類媒體公司的澳洲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以五.八億美元現金,買下MySpace。這還算是跑得快的例子。

    在台灣,Web 2.0所帶動的公民媒體風潮,也開始形成新勢力,公廣集團率先成立新媒體部,發展PeoPo,由經過認證的公民上傳影音及意見形成論壇,進而引起公部門注意相關議題,甚至影響決策,跨出公民新聞的第一步;而yam天空傳媒則是由網民自治,藉由推薦引發討論,每個網民都是總編輯,決定主流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新媒體結合部落格和影音畫面,成為網路多媒體,傳統媒體該如何因應?電視台已經開始思考:消費者電視開機率下降、電腦開機率上升,如何到另一頭等商機?一旦消費者離開電視上網,競爭就不是四十個頻道而已,可能有四億個網站虎視眈眈。網路必須和主流媒體結合,雙方都用科技的力量,以主流媒體純正的血統,加上網路媒體科技的力量,就有可能創造雙贏。

    而使用者在這波自主的浪潮上,除了站穩發聲的腳步之外,也可以透過網路平台,交流不同的意見,建立自己的專業。中時電子報舉辦「十萬青年十萬金」學生直擊報導獎,鼓勵年輕學子應用影音技術,學習關心社會,讓自己的意見有機會創造影響社會的議題,為自己加入公民媒體的大趨勢,站穩腳跟,掌握先機。

    新公民媒體運動 你參與了嗎?

    網路世界興起之後,一直有個重要而直接的問題,就是網路的快速發展,會不會衝擊到傳統媒體的未來?當所有人都可以運用各種平台出來發聲的時候,傳統媒體還有存在的空間嗎?傳統媒體是不是有一天會消逝呢?

    網路媒體隨著網通科技越來越發達,使用者投入的成本越來越低廉,部落格方興未艾,公民媒體似乎越來越可行,到底什麼是公民媒體?公民媒體真的能在台灣展現嗎?新媒體大未來,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以下便是公共電視新媒體部何國華經理、YAM天空傳媒的陳銘堯執行長接受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的獨家專訪內容。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以下簡稱郭):我們今天很高興邀請到兩位重量級的來賓,一位是公共電視新媒體部何國華經理,以及yam天空傳媒的陳銘堯執行長,談談什麼叫新的公民媒體,以及這股新媒體風潮帶來的巨大衝擊。

    首先請教何經理,公共電視推出新的平台「PeoPo」,這是基於什麼樣的概念?公共電視已經率先走入公民平台的領域嗎?

    公共電視新媒體部經理何國華(以下簡稱何):公民媒體在台灣已經逐漸發酵,會有部落客的產生,就是因為人民需要講話,不希望被動接受訊息。像我過去就是舊媒體,舊媒體的做法就是「我告訴你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選擇的就是權威。

    而事實上,現在已經在改變。傳播權跟公民權應該再回到使用者的手上,讓閱聽人擁有最大的主動權,這也就是部落客需要發聲的原因。台灣的部落客可以主動蒐集訊息,把訊息重整,表達他的意見。

    在這段時間裡面,最值得驗證的事情就是樂生事件。這在主流媒體,也就是所謂的傳統媒體,著力點並不多。反而是透過公民的參與和部落客、青年學生的動員,使這個議題影響到政策。

    所以對公視的「PeoPo」來講,它是People Post的縮寫,就是公民去上傳影音及意見,所以這個平台跟一般的Vlog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它強調的是公民的動員。在這一段時間內,我們不斷跟上百個社團和部落客對話,我們思考:是不是直接將公民或部落客的意見呈現出來,因為最真實的新聞,應該就是公民自己產製出來的新聞。

    但是一般傳統媒體,新聞產製有很嚴謹的過程,長官指派人員去採訪某個新聞的時候,就已經是一種篩選,他認為這是可以讓閱聽人看的新聞,所以是權威型的。在這個流程裡面,有校對、審稿的編輯還有主管,好幾層的把關,是一個正確的新聞流程。

    現在我們反過來思考:這個新聞流程是不是不符合潮流了-因為這樣的新聞流程,是先入為主的,有守門員把關,可是這樣的新聞,是不是閱聽人的需求?不同的社群所關心的議題,跟新聞守門員主觀的想法可能完全不同。

    像是一些環保、弱勢族群的議題,都是我們所關心的,我們希望透過公民的對話,在互信的基礎下互相討論,形成共識以後,進而產生行動,並且對政策造成影響,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做的。

    郭:以前傳統媒體透過單向、權威式的守門人發聲,這樣的方式有錯嗎?如果這樣的方式已經不符消費者對於新聞或資訊的取得模式,那現在的消費者到底要什麼呢?請教陳執行長,以Web TV發展到現在所謂yam天空傳媒,試圖發展一種新媒體。而這種新媒體在您的定義中,是什麼樣的結構環境?

    yam天空傳媒執行長陳銘堯(以下簡稱陳):傳統媒體過去也是新媒體,在某個時候以新的方法和技術,改良了當時傳播媒介的傳遞方式,就是一種新媒體。就像這段時間網路被列為新媒體,但我相信過了二十年、五十年,它又會變成傳統媒體。就像新能源,在以前核能是新能源,但現在我們覺得核能很基本。所以我認為網路是一個媒體,整個公司就定位為天空傳媒,這就是新的定位。

    我認為媒體要扮演幾個重要的角色:第一個是資訊的傳遞,消費者透過這種平台去取得他要的,就像我們吃飯,有人吃BBQ,菜是自己挑的,然後交給廚師炒;但也有餐館是廚師煮好了端上桌。當BBQ這種吃法是新鮮的時候,我們認為是創新,聰明人永遠有新吃法。但是一段時間之後,BBQ就沒什麼了不起了。現在只是大家很新鮮,原來資訊的取得可以透過網路,我可以創造內容,也可以報新聞。我認為這一直存在於人類的生活當中,只是這個時候剛好我們注意到了。祇是演化的過程而已。

    新媒體因為網路的關係,消費者可以自己傳送內容,要負起責任是很重要的事。過去傳統媒體會把一些議題做篩選,這是負責任的。假設新媒體裡面都是不需要負責任的,它會成為一個亂源。現在的電視台、新聞媒體是要負責任的,出版物是要負責任的,它都已經成為一個亂源,網路如果不用負責任就會更亂。所以我認為,好好的使用工具是很重要。

    因此,我們一方面提供傳統媒體經過篩選的內容給消費者,這是值得信賴的;另一方面鼓勵消費者創造自己的內容,可能是新聞,也可能是自己的心情日記,再由這個部分慢慢導向實名化,消費者開始有民主的素養,他不能夠侵權、盜版、侮辱他人或不當言論,他也成為值得信賴的對象。

    郭:的確,部落格之所以快速發展,因為它站在鼓吹底層發聲,走向公民媒體平台的浪潮上。所以新媒體,不過就是一個演化的過程,但在這過程當中,如果不小心、不恰當使用,可能會造成一種負面的災難。但這樣的力量,就能夠直接轉換成為公民媒體嗎?台灣真的可以經營出公民媒體嗎?什麼是落實公民媒體的要素?

    何:公民必須負責任,才是個好公民。報導或呈現的內容,也必須要負責任,不能虛構、剽竊、煽情等。以PeoPo公民新聞網來講,我們要求公民在成為公民記者時,必須認證,交出身分證明,學生用學生證,社團就用社團證明,這是第一步,你必須要跨過這個門檻。

    我們的做法是匿名制,可以用暱稱,但是管理者知道這樣的訊息是從哪裡來的。公民認證以後,會先有自己的部落格,跟公民平台連結,如果想對某個議題發表意見或是評論,或是個人的心情書寫意見陳述,就post上去。

    有些對傳統媒體來講,可能是相當小的新聞,可是對個人來說,可能是個大的事件。可能是個焚化廠的事件,或者只是在我身邊一個里民、村里的事件,可是公民認為很重要,就把它post上去,透過部落格來到主網頁,這就是公民新聞平台。post後可能會有迴響,當推薦數字一直增加,更多人對這個議題關心,並且把相關的內容往上丟,不斷累積疊加。對公廣集團來說,我們也會把相關內容往上丟。

    接下來,這樣的公民媒體是有行動力的。我們會把議題往傳統頻道上傳遞,傳統頻道就會產製成新聞播出。例如樂生療養院的辯論,在公共電視的攝影棚裡,找來兩造的人馬討論這個公共議題,這就是透過網路,然後跟傳統的實體媒體做結合,讓大家先透過網路辯論,討論出一些提綱以後,就會到主流媒體上再做成新聞的呈現。

    郭:就「PeoPo」來說,它是一種審議式的民主,你要成為公民記者,必須先確認身分,但可以用暱稱匿名。不過通過審核後,公民所提出的文章或影像報導,就不需要第二關的把關篩選嗎?

    何:傳統媒體一定要經過審稿,但是在公民平台,我們認為公民必須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所以讓公民記者直接貼上內容。但我們採取公民自治,公民可以推薦,也可以檢舉。另外我們招募公民新聞的巡守員,分成四個時段,公民新聞巡守員會審視有沒有不符合公民新聞價值的內容。可是真正審稿的過程,還是在傳統媒體。

    公廣集團的五個頻道要使用公民新聞上面的內容時,必須要審稿,跟張貼這篇文章的人做確認,包括文章來源、人事時地物這些基本的新聞要素,都必須交代清楚,才能進一步引用或是使用這篇文章或是影像。

    郭:一般所熟知的網路行為模式,前端的身分確認沒有辦法完全落實。如果以公民平台媒體發展的過程裡面,要做到完全的身分確認,這是可行的嗎?

    陳:其實對公司來說,第一個要做的是內容的審核,倒不一定是人的審核。人的審核只是為了控制內容不要偏頗,假如出了問題,讓公司可以找到這個源頭。所以我們內部的討論重點是說:即使我做了審核,還是會出問題,所以我們不做審核,但有兩種措施防範。

    第一個是把公民創造的內容交給公民仲裁,因為公民太多了。比如說中國有幾個播客網站,播客寫了新聞張貼,但中國這麼多的省份,以一個網站來說,不可能查證是否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無從查起,因此就把查證的權利,交還給公民裁決,利用推薦和反推薦的機制評定。

    第二個部分是由機制和程式來做。比如說內容中出現哪些關鍵字樣,像是情色的關鍵字樣,由程式去搜索,找到內容告知後台的編輯人員,再裁決這樣的內容是否該下架。

    回到Web 2.0,公民聚焦在公民新聞這件事情上,無非是要影響力。所以,為什麼網民不在自己的部落格裡面寫日記,發發牢騷就好,卻要跑到一個公民新聞平台,發布公民新聞,無非是想發揮影響力,這就會產生個人主觀的問題,因為我主觀的認為你們應該知道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於是就衍生出分眾。

    美國有一些廣播名嘴,故意挑釁政府,發表不當言論,讓全美國民眾和全球媒體像CNN,報導這位廣播主持人,因為他要影響力。所以我並不認為公民新聞是個柏拉圖的美好世界,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伸張正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平衡報導,但是資訊不會被平衡閱讀。當資訊越來越多的時候,閱聽眾會選擇他所想要閱讀的,就會變小眾。唯有成為主流新聞,才有影響力。

    所以公民新聞即使落實,還是會有所偏頗,因此平台經營者要能看出重要議題,丟出適當的討論。像是中國的網民,超過一億兩千萬,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部落格,如果要實名化,實際上做不到,於是把裁判權交給其他的網民,每個人都是仲裁。接下來丟出議題,引起熱烈討論。例如丟出北京奧運議題,可能找個跆拳道專家來談,張貼上去可能引來十萬篇回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許多面向。我發現公民新聞很難有機成長,因為會長出沒有修邊的雜草。公民新聞應該像庭園一樣,經過修剪,主流媒體以專業訓練和專業人員,經營公民新聞平台,就會創造出非常漂亮的庭園。

    郭:如果公民媒體,最後還是會變成另外一種主流,那麼我們所期望的平衡閱讀跟多元報導,是不是也無法落實?而未來公民媒體,如何防止抄襲、不當報導、惡意攻詰或是杜撰?有什麼方法可以先行防杜? 何:基本上我認為要專業治理,可是這個專業是值得討論的。傳統的新聞工作者受過比較好的新聞訓練,當然是可以信賴的。而在公民新聞,因為要讓公民發聲,所以要讓公民有更大的權利去做。

    PeoPo的做法是,當一個大家關心的議題出現時,希望能夠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但他的影響力對社會是正向還是負面,必須讓雙方有對話的可能性,因此我們讓兩造在平台上公平的呈現。第二個就是座談,透過座談讓彼此面對面通話,凝聚共識。第三個做法是會直接到傳統平台上播出,引起更多人注意,更多迴響,進而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關注,我們希望透過層層互動,培養公民素養。我認為台灣的公民是成熟的,必須要讓這樣的成熟,在公民平台上有形塑的可能,所以我們做這樣的嘗試,也有信心。

    郭:經營一個平台所投入的成本資源是非常龐大的,雖然說部落格、部落客自己要負責,但是未來經營者可能有商業行為或是收費和一些法律的問題,公司要不要負責?

    陳:我認為台灣人民的素質一直在提升,台灣的人民已經可以聽反方的意見。我們有個部落格是台灣第二大部落格,叫做天空部落,大概有一百三十萬個網民,這是註冊有案的會員。每天造訪大概上百萬人,一個月大概有三五百萬人次,我們只有三個站管人員,就管三百萬人。基本上還是會有衝突,會有糾紛,希望仲裁處理,但是三個人可以處理三百萬人。民主政治的優點就是用很少的人,管理大多數的人。當然要給公民自由,但是必須訂出很多制度。

    我們內部曾討論過3.0的制度,保留1.0的官方做法加上2.0的民主分享精神,結合出一種新的3.0,我認為民主政治國家差不多就是這樣。官方還是保留仲裁權,建立制度,但官方不限制你要做什麼動作,把官方的控制跟民間的自由整合起來,就是現在的民主國家。

    其實出版、發行、言論自由,本來就在人民的手上,只是從來沒有這麼方便過,以前一個公民講一句話,沒有多少人在聽,但現在上網隨便就有幾萬人來看。這個權利這麼容易取得,一時之間可能迷失,但慢慢經過兩三年之後,就會找回正路: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發聲。

    郭:新媒體結合部落格和影音畫面,成為網路多媒體,對傳統電視產生的衝擊有多大?傳統電視媒體會沒落消失嗎?

    陳:我認為電視媒體不會消失。其實網路媒體跑得太快了,脫離消費者實際上的限制。但是傳統媒體正往前跨步,網路應該跟傳統主流媒體合作,主流媒體往前多跨幾步,雖然辛苦,但是要追上來。當然網路媒體要往後退幾步,兩個媒體就可以接軌。如此對消費者是福氣,這樣的情形在很多國家都還是斷層。

    影音是未來網路媒體的主流之一,因為頻寬越來越不是問題。以後的情況是消費者只要有一隻手機,現場就可以SNG連線,傳回他的網站部落格直播。科技是未來的夢想,所以科技總是跑在最前面。網路業者距離科技很近,因此跑得很前面,但是和消費者產生斷層。微軟說數位家庭,已經講了很久,但到現在只看到影子,還沒看到成熟,因為這個過程要很久。所以網路和主流媒體合作,就會創造出新的可能。

    至於網路新媒體對電視的衝擊,英國有個數據顯示,電腦的開機率已經高於電視的開機率了。不過在台灣,現在晚上尖峰時段開電視的人比應該還是比開電腦的人多,但是可能再過三年,開電腦的人就會比開電視的人多了。這代表廣告預算的流向,以及消費者已經不再花時間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廣告預算就會流向網路,這種變化可能在三年之內就會發生。

    再來看主流媒體,現在談論政治議題的節目收視率還可以,慢慢也會受到影響,所以電視台應該去思考:消費者電視開機率下降、電腦開機率上升,我怎麼到那一頭等商機?當然這個挑戰很難,一旦消費者離開電視上網,競爭就不是四十個頻道而已,可能有四億個網站在等著他。所以網路媒體也應該要退一步,和主流媒體結合,雙方都用科技的力量,讓主流媒體純正的血統,加上網路媒體科技的力量,創造雙贏。

    郭:不過當廣告從就媒體移轉到新媒體時,原本在電視播出時可以產生的價值,到了新媒體還有同樣的產能嗎?

    陳:對媒體代理商或對廣告主來說,只要遇上新媒體,就先打個折,因為廣告主不確定成效。網路正在面對這個問題,因為它是新的媒體,所以現在確實搶不到主流媒體的廣告。但是慢慢的,這個情況會改變。因為廣告買主也會有一些新的二十幾歲的產品經理或是行銷經理,他會慢慢長大,對他來說,網路是一切,但對現在三十多歲的主流中階主管來說,他還是認為電視跟報紙是一切。現在是新舊交替,需要時間去改變。

    當然我們可以催化這種轉變,結合科技和技術的力量,譬如Google推出有點擊才付錢,這對過去傳統媒體是不可能的,怎麼可能確定看過電視才付廣告費,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網路有新的銷售方式,他這樣可以催化廣告主,接受度會快一點。所以美國Google現在一季營收可以有一百億美金,甚至超越主流媒體的廣告營收。Google已經找到了方法去說服傳統的廣告主跟代理商。在台灣慢了一點,可能慢了一年,但是台灣的廣告主跟代理商終究會醒過來,會覺得其實網路廣告是很便宜的。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中國的領導人,聽到了嗎?

===================

引用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5180101+96051810+0+074037+0,00.html

2007.05.18
要和平 便不能繼續傷害台灣
龍應台

 我們都知道,台灣海峽是全球「危險區」之一。五六百枚飛彈佈在中國海岸,對準台灣島群。需要這麼多飛彈來對付那麼小一個島,其實是蠻令人驚異的──中國的面積是台灣的兩百五十六倍,人口是五十八倍。兩岸之間有多遠?從馬祖的海岸,你其實看得見對面行走的鄉親。一個戰鬥機飛行官告訴我,從新竹機場起飛到抵達對岸,六分鐘。
 成長的經驗塑造價值

說台灣海峽是個可能威脅世界和平的「引爆點」這個用語,對台灣人而言,一點也不誇張。「引爆」不是說著玩的。在一個不到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金門島上,仍有一百五十萬枚炸彈,每一平方公里有一萬枚炸彈,而這還不包括五十萬枚地雷和五十萬顆子彈在庫藏中。金門島上七萬居民每一個人可以「分享」到二十二個炸彈,八個地雷,四十四顆子彈。台灣島上的軍火庫,也常常傳出爆炸。

戰爭離我們的記憶不遠。從一九五八之後的二十年裡,大概有一百萬個炸彈投進金門的土地上。我們在一種「戰時」狀態下成長。在我十二歲之前,我已經在學校演過很多次背著槍的小兵,用刺刀殺「敵人」,在我十八歲之前,我已經參加過無數次的「國語演講比賽」,針對「光復大陸,拯救同胞」提出我的智慧和慷慨激昂的見解。

出海的漁民受嚴格管控,而且基於「安全」理由,長年不被允許備有充分的通訊器材,暴風來時,只有沈滅的命運。我們有一千五百公里的海岸,但是,海岸是軍事重地,所以很多人不會游泳。對海,我們恐懼。

所謂siege mentality,「被封鎖心態」,我們是很熟悉的。

我在一九七九年認識了第一個大陸的「中國人」。比較彼此的成長過程,發現我們其實很像:他也演過小兵「殺敵」,他也參加過演講比賽,唱過無數的愛國歌曲。我們之間的差別只不過在於:他的「英雄」和「烈士」是我的「叛徒」和「罪人」,我的「偉人」和「救星」是他的「匪」和「幫」。「革命」這種詞在我聽來帶點兒恐怖,在他卻是義正辭嚴。他說的「左」,代表「反動」,落後,保守,剛好是我心目中的「右」。


因此,我們之間的價值觀差別大嗎?在深層的價值上,我們其實是一模一樣的。英雄和烈士、叛徒和罪人的名字換了,但是判取忠奸的價值標準,完全是同一套。


差別,是在一九八七年台灣正式地成為一個民主社會之後才顯著的。在台灣,一統的「大敘述」、大寫的「真理」被無數細碎的「小敘述」所取代,大寫的任何偉大理念都被小寫的個人價值所凌駕於上。任何共識都不得不經過爭取和格鬥而後獲得。民主使得台灣人的價值觀有了一個深刻的改變: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係,兩者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的認定,和從前,也和現在的中國,有了比較根本的不同。

 中國不是鐵板一塊

人權,是民主體制裡一個核心的價值。在這個關鍵的觀念上,台灣和中國大陸也有嚴重的分歧。但是,當我把「人權」和「中國」兩個詞相提並論時,諸位很可能以為我要談的是有多少作家、記者以言論獲罪,被關在牢中,或者,中國每年有多少死刑犯,每年有多少農民房舍被強制拆除而流離失所。諸位是西歐人,我認為,這種談論人權的方式,你們聽得太多了,因為這是西歐的主流談法,我反而願意提出另一個角度供諸位思索。

沒有錯,言論控制是中國每天的現實,而且隨著科技發展,它控制個人和媒體的技術跟著日新月異。但是在這我們目睹的集權管控的同時,我們或許也不能不同時看見正在發生的改變。在二○○五年,據統計有九萬多次的大型群眾示威和抗議事件在中國發生。這代表人民的權利意識在快速成長中,二○○三年甚至被中國媒體稱呼為「維權年」:年輕的律師協助農民控告政府侵權,中產階級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上法庭,作父母的爭取教育權,愛狗的上街呼籲尊重「寵物權」等等。

我認識到的是,中國並非一塊鐵板,它的價值觀也在分裂中,而且在我們比較看不到的內部,價值正在進行彼此的拉鋸。全球社區的責任可能就在於,深刻認識這個價值觀在變動中的新中國,然後清楚知道我們要做些什麼,不做些什麼,才能使中國內部理性、開放、和平的那一半力量在價值的拉鋸中得到上風。


 台灣有人權問題?


諸位可能覺得奇怪,台灣有人權問題嗎?

這樣說,假定我們有這麼一個小社區,因為什麼理由,我們不准許這個社區裡的人出席任何會議,參與任何決策,我們不准許他們出現在任何全體社區的慶典、哀悼、紀念的重要場合上,而且,我們禁止這個社區的領袖離開他的社區進入我們的範圍內。甚至於,如果大社區失火了,我們不通知他們。甚至於,我們不准許他們以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

請問,這叫不叫人權侵犯呢?

就經濟力來說,台灣是全球第十五大經濟實體。就人口來說,台灣是全球兩百多個國家中第四十八大。但台灣被摒除在幾乎所有國際組織之外。它必須用金錢來「買」外交。它的領袖出行時,受盡羞辱。陳水扁總統在二○○六年「迷航」國際,固然是他個人的行事方式極為可議,但是他所招來的屈辱,不是他個人的屈辱,是整體台灣人的屈辱。

國際社區對於台灣在政治上的孤立處境,是有所瞭解的,但是我認為,國際社區對於這種孤立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它對台灣人民傷害的程度,沒有絲毫認識。並非只在政治領域台灣被「隔離」,「隔離」其實滲透所有層面:藝術、學術、公共衛生、教育,所有領域。就以藝術來說,譬如在威尼斯展中,台灣無法在公共的國家館園區中展出,必須在區外另找場館,而已有的展館,還要年年擔憂是否保存得住。

最突出而尖銳的例子,當然是「非典」事件。疾病爆發時,台灣衛生官員緊急知會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其提供資料和協助,得到的答案是,你不是會員,請去找北京。但是在疾病爆發初期,北京官方根本還沒準備好如何處理自己的問題。

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先是經過三十七年之久的戒嚴,戒嚴就是一種鎖國,然後在戒嚴的後期,又開始了長達三十五年的國際封鎖,一直到今天。三十七年戒嚴和三十五年封鎖,不可能沒有「症狀」出現。二○○六年一份台灣雜誌的調查結果是驚人的:

八十%的台灣人不知道聯合國總部在哪裡

八十%的人不知道諾貝爾文學獎在哪一個城市頒發

 
八十%的人說不出世界最大的雨林在哪裡

六十%的人說不出德國用什麼貨幣

六十%的人說不出雅典在哪一個洲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好好思索一下吧!

台灣的民主政治!!!

====================

民主與世俗之戰 土耳其陷危機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感恩]感謝大家支持!

我一轉眼(正在回答問題)就發現:超過兩百萬人次了!

  

我的紀錄:  

時: [2007/05/18 10:51:00 +08:00 TWST 台灣標準時間]

地: [TW-TPE]台灣 台北市

人: [Alexandros Lee]李東昇

物: [URL] 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  

事: [世界公民運動]李東昇 的部落格 點閱流量 超過 兩百萬人!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請看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政府釋憲聲請書摘要:
壹、聲請解釋憲法之目的:
請求大法官作成解釋文如下:「
聲請人為憲法保障實施地方自治之團體,教科書之選用屬於自治事務範圍、內涵之確立,及中央與地方自治權限之交錯,自應予解釋。
憲法揭示教育制度屬中央權限,縣市及直轄市教育屬地方自治範圍,中央之監督僅能就適法性為之,除裁量逾越或濫用外,應尊重地方自治團體之裁量權。
國民教育法僅規定學校教科書選用,為各學校權利,並未限制學校委託地方自治團體辦理教科書評選,聲請人本於地方教育主管機關之地位,對於教科書之選用為監督及管理本屬適法,教育部之函釋逾越國民教育法之文義,限制聲請人對學校監督管理的權限,及學校選書的權利,與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不相符,應不予適用」。
貳、疑義之性質與經過暨所涉之憲法條文:
一、本案事實經過:
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之教科書自統編制改為審定制後,進入一綱多本之時代,惟開放不久即生諸多爭議。聲請人體察學生與家長學業及經濟上之負擔,乃研議各項教科書評選制度,消弭開放教科書後所生的問題。教育部之函釋已構成對聲請人自治權限之侵害,聲請人才聲請大法官解釋。
二、所涉憲法、法律及命令條文:
(一) 憲法第10章、第11章及大法官解釋所保障之地方自治制度。
(二) 憲法第108條、第109條、地方制度法第18條、第19條及國民教育法第16條所揭示教育權限分配原則。
(三) 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
(四) 國民教育法第8條之2第2項及一綱多本原則。
參、聲請解釋憲法及統一法令解釋之理由:
一、程序事項:
聲請人係依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5條之1、第7條之1及地方制度法第75條第8項規定,聲請大法官予以解釋。
二、實體事項:
(一) 教育部函釋不當干預聲請人自治權限之行使,與憲法意旨有違:
1. 教育部函釋不當干預聲請人等自治權限之行使,違反憲法保障地方自治之意旨。
2. 聲請人等教科書評選計劃,係本於住民自治,回應地方之需求。
3. 聲請人所擬定之教科書評選計劃,在制衡坊間教科書,發揮初步淘汰機制,教育部不應將聲請人之自治權限縮減至零。
(二) 教育部函釋不當增加母法所無限制,侵害聲請人依憲法及地方制度法所享有之自治教育權限,使各學校依法享有之選用教科書權利受到壓縮,已違反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
(三) 聲請人研擬相關替代性方案,為教科書進行評選,屬非干預性之法定監督權限行使,並無違法。教育部函釋曲解國民教育法第8條之2第2項之立法意旨,違法限縮地方政府對於教科書之編訂及監督權限。
肆、結論:
聲請人所為教科書評選計劃,係本於教育自治權限,住民自治理念,並為淘汰不適教科書所為合法政策。教育部行為已構成對於聲請人自治權限之過度侵害,係屬違憲違法。

========================

 

釋憲聲請書
聲 請 人 台北市政府     11008台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法定代表人 郝 龍 斌     同上
聲 請 人 台北縣政府     22001台北縣板橋市中山路1段161號
法定代表人 周 錫 瑋     同上
聲 請 人 桃園縣政府     33001桃園市縣府路1號
法定代表人 朱 立 倫     同上
聲 請 人 台中市政府     40301台中市西區民權路99號
法定代表人 胡 志 強     同上
聲 請 人 台中縣政府     42007臺中縣豐原市陽明街36號
法定代表人 黃 仲 生     同上
聲 請 人 彰化縣政府     50001彰化市中山路二段416號
法定代表人 卓 伯 源     同上
聲 請 人 南投縣政府     54001南投市中興路660號
法定代表人 李 朝 卿     同上
聲 請 人 嘉義市政府     60041嘉義市中山路199號
法定代表人 黃 敏 惠     同上
                送達代收人:李念祖律師
代 理 人 李念祖律師     理律法律事務所
                10508台北市敦化北路201號9樓
      吳雅筠律師     電話:2715-3300分機2380

壹、聲請解釋憲法之目的
請 大院惠予作成解釋文如下:
「本件聲請人台北市政府、台北縣政府、台中市政府、台中縣政府、桃園縣政府、彰化縣政府、南投縣政府、嘉義市政府等因教育部函令禁止聲請人,亦即地方之教育主管行政機關,『以任何建議、暗示、提供參考版本或其他刻意操作之方式,直接或間接介入、干預或實質影響』渠等轄下各學校選用教科書之決定,並諭示如查有任何違法或脫法行為,將移送監察院查處,並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報請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棄或停止其執行,嚴重侵害各聲請人地方自治之權限。聲請人為確保渠等地方自治團體依憲法所享有之自治權限,乃依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七條第一項第一款,及地方制度法第七十五條第八項規定向本院聲請解釋。按聲請人等分別為憲法第一百十八條及第一百二十一條所保障實施地方治之團體,且本件教科書選用,事關憲法第一百十八條準用第一○九條、第一一條「直轄市教育」及「縣(市)教育」自治事務範圍及內涵之確立、中央與地方自治權限之交錯,自應予以解釋。
推動地方行政自主,落實住民主體性,乃現代自由憲政秩序之重要基礎。關於教育權限之分配,我國憲法第一○八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一○九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一○條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一百十八條準用第一○九條規定,已明揭教育制度為屬中央權限,而縣(市)教育及直轄市教育,係屬地方自治範圍。惟地方自治權限之取得,除憲法所賦予者外,倘國家透過法律之訂定,特別授予地方自治團體特定公共任務之自主執行權限,仍屬地方自治事務之範疇。依本院釋字第四九八號及五五三號解釋意旨,就地方自治團體處理其自治事項,中央之監督僅能就適法性為之,除有裁量逾越或濫用外,應尊重地方自治團體之裁量權。
國中小學各學校教科書之選用制度,因屬教育制度之一環,惟中央既已透過地方制度法第十八條及第十九條之規定,明文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就所轄各級學校教育之興辦及管理享有自治權限,則於該法律授權範圍內,地方自治團體就同屬教育管理事務之教科用書評選及管理事務,自享有自主與獨立之地位;又國民教育法第十六條既已規定,我國辦理國民教育所需經費,由各地方自治團體編列預算支應,則相關預算之執行,即屬各地方政府權限範圍。故各地方自治團體,就所轄各學校進行管理與監督,係屬自治事項之履行,國家應予以尊重,尤不得於各地方自治團體尚未具體執行特定自治事項前,即透過統一解釋函令之方式,預知違法或主張撤銷,藉以妨礙各地方自治團體自治權限之行使,否則即與憲法保障地方制度之意旨有違。
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第二項規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學校校務會議訂定辦法公開選用之。」僅規定國民中小學之教科圖書選用,為各學校之權利,並未限制學校與其他學校共用、各區域內學校共同、或學校委託地方自治團體辦理教科用書評選。該法施行細則第十條復明地方政府於轄區內學校選用教科書發生困難時,享有教科書之編訂權,是聲請人等地方自治團體基於地方教育主管機關之地位,針對教科書之選用為一定之監督與管理本屬適法。然教育部96年4月11日台國(二)字第0960053994B函及台國(二)字第0960053994C號令「學校不得將選用權,委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其他機關、學校辦理,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亦不得以任何建議、暗示、提供參考版本或其他刻意刻意操作之方式,直接或間接介入、干預或實質影響學校選用之決定」者,顯係逾越前開國民教育法以及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之文義,而限制聲請人等地方自治團體對於地方學校監督管理之自治權限及各學校選用教科書之權利,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法律保留原則不相符,應不予適用。地方自治團體就所轄各學校教科用書辦理評選、或受各學校委託辦理評選、或受各學校委託指定教科書,係為落實住民自治之理念,強化地方政府對住民負責之精神,而本於法定監督權限所為之相關措施,尚與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第二項以及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第十條之本旨無違,對於地方自治團體本於自治事項之執行,辦理及研擬各項計畫之執行,教育部身為教育制度之中央主管機關不應過度干涉,而應予尊重並維護其自主性。」
貳、疑義之性質與經過暨所涉之憲法條文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請支持!
他們需要願意提供休息地點的熱心人
============================
1000公里是環台1圈大約需要的里程數,
歐兜邁串起台灣老中青三代的生活記憶,
2007年11月我們即將挑戰80歲環台1000公里的生命紀錄,
用Motorcycle挑戰Formosa。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伶芳看台灣


泛藍群眾的心病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峽兩岸餐飲高峰論壇 計劃

活動緣起:

台北開平餐飲學校成立餐飲科已邁入第十六個年頭,創科之初,開平即以「傳承發揚中華飲食文化」為辦學目標。這十六年來國內餐飲蓬勃發展,美食藝術逐漸受到重視,海外餐飲市場更是欣欣向榮。

今年527是開平第十六屆餐飲科學生的拜師大典,開平不曾忘記「傳承發揚中華飲食文化」的使命,更期望能以立足台灣、前進國際做為培育餐飲人才的目標,因此邀請兩岸餐飲人士進行餐飲高峰論壇,期待透過兩岸餐飲人士的對話,增加對彼此的了解,並能攜手合作,一起努力讓中華料理走向國際。

 

一、主辦單位:台北開平餐飲學校、飲食雜誌、夏可餐飲整合行銷公司

二、活動目的:1.開啟兩岸華人餐飲交流對話

              2.喚起社會大眾及政府對中華料理未來發展的重視

   

三、時間:96.5.27 星期日上午8:30~11:45

四、地點: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前瞻廳(台北市新生南路330)

五、活動內容:

1.      座談會

8:30~10:00 岸飲食發展趨勢與策略 (90分鐘)

  主持人: 台北開平餐飲學校餐飲科創辦人夏惠汶博士

  對談人: 中國哈爾濱大學 鄭昌江教授

中國武漢商業服務學院院長 朱耀華 教授

飲食雜誌創辦人 焦桐

 台灣飲食作家 韓良露

 

10:00~10:15 茶會休息

 

10:15~11:45中華料理如何走向國際 (90分鐘)

   主持人:臺灣觀光協會名譽會長、亞都麗總飯店總裁嚴長壽

   對談人:中國烹飪協會會長 蘇秋成

           中國北京和平門全聚德烤鴨店總經理 劉國鵬

           台灣南僑關係企業 會長 陳飛龍

台灣王品餐飲集團 董事長 戴勝益

 

六、對象-餐飲專業人士、一般民眾、餐飲科系學生均可報名參加,活動免費

七、報名時間:即日起至~5.21中午12:00截止

              因場地座位有限,請儘早報名以免向隅

八、報名表:

報名請上開平餐飲學校www.kpvs.tp.edu.tw網路報名

或於網路下載報名表後填妥,傳真:02-2754-1970

或電話報名 :02-2755-6939分機311

相關活動疑問,請洽開平餐飲學校02-2755-6939分機311

 

 

海峽兩岸餐飲高峰論壇 報名表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真難得!

說真格的,杜部長的言論,我很少完全認同的!

但是,他這次的觀點,我是百分之百支持!!!

(請繼續保持這樣吧!)

=====================

中國時報 2007.05.17 
杜正勝:一綱多本世界潮流 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中央社


 對於目前一綱多本或一綱一本的教育政策爭論,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下午在雲林參加縣政教育講座時強調,一綱多本是世界潮流,一綱一本有利於掌政者的操弄,在多元學習的趨勢下,他呼籲家長對孩子的發展要看遠一些,新時代教育學習的一綱多本,即在促進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雲林縣政府今天下午在縣府文化局音樂廳,舉行縣政教育專題講座暨國中小學家長會長、副會長表揚大會,邀請教育部長杜正勝專題演講「教育改革與台灣的未來」,並進行交流座談,一綱一本、一綱多本、能力分班等成為話題焦點。

 杜正勝指出,目前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採取一綱一本,一綱多本是潮流,一綱一本有利於掌政者遂行最好的操弄,一綱多本在培養「帶得走的能力」,一個人從學校畢業後到三十歲、五十歲,以後的發展才是重點,帶得走的能力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也是促成未來社會成就的要素。

 杜正勝強調,五月二十六日要進行的國中基測,不過是執行一綱多本以來的第三屆基測而已,以前都是一綱一本,有人認為一綱多本會造成學生更多負擔,難道一綱一本的學生就沒負擔?難道就沒有補習?有些人對教育政策的說法,不能亂開藥方,也不能任意扭曲。

 對於能力分班、常態編班的問題,杜正勝強調,基於國民義務教育觀點,分享教育資源不能有差別,過去升學班、放牛班的情況,這樣公平嗎?難道放牛班的學生以後就沒成就?能力分班將導致不公平結果,他希望現代父母要看開一些,多給孩子鼓勵比較重要。

 雲林縣政府今天晚上也在虎尾舉行「愛、希望與種子」座談,邀請410教育改造運動發起人黃武雄等學者專家與會,邀集全縣教育伙伴、家長及一般民眾等交流,針對台灣教育的發展,共同勾勒教育希望與藍圖。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正義的起點!

這雖然是遲來的正義!

但是,卻是意義重大的勝利

這代表:其他的不當黨產,可依循此判例

陸續追討回來!!!

台灣的民主,自由跟法制

又再一次證明他的偉大!

所有小看台灣民主制度的人們,看仔細:

台灣的民主,必然會成為世界的民主奇蹟!!!

我再說一次:You will see

======================

2007.05.17
民進黨追討不當黨產,首度獲法院判決勝訴確定
【中時電子報李永盛台北報導】

民進黨政府追討國民黨黨產出現首場勝利!最高法院今(十七)日判決,中廣公司位於彰化縣芬園鄉的兩筆房地產,屬於國有財產,應歸還政府;中廣還要繳還約四十萬元的土地徵收補償金及租金。這是第一件法院判決政府勝訴確定的案件。

民國六十年間,政府為了與中共抗衡,決定擴大國際宣傳,而推動「天馬計畫」,所以委託中廣擴建一千瓦的強力發射台,及相關的微波系統。計畫包括在彰化縣芬園鄉興建微波機室,作為微波中繼站。

微波機室的興建費用,及購買土地的資金,有三分之一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支付,屬於國有財產,雖然當初全部的土地及微波機室,都信託登記在中廣名下,但國家擁有三分之一的產權。

民進黨政府是在九十三年七月向法院提起訴訟,向中廣追討這批房地產,但中廣不承認產權是政府的,而拒絕交還。

但最高法院從中廣於民國六十一年至六十七年間,發給交通部的公文中發現,中廣在「天馬計劃」的善後座談會、財產清冊中,都將彰化縣芬園鄉的房地產列為國有財產,管理機關為交通部,只是實際上由中廣管理使用。

而且,中廣還曾發公文向財政部要錢,要求以政府預算支付芬園鄉的房地產所需費用。

因此,最高法院認定這批面積達二千九百三十平方公尺的房地產,只是信託給中廣,實際上政府擁有三分之一產權,在中央廣播電台成立後,中廣與政府之間的信託關係已經消滅,因此,判決中廣敗訴。


這批房地產中,有一部分土地已經被彰化縣政府徵收,中廣已領取八十二萬餘元的土地徵收補償金,因此,最高法院不但判決中廣應該交還名下的兩筆房地產,以及自政府於三年前提起民事訴訟至今的租金約十萬元,還要交還溢領的二十七萬餘元的土地徵收補償金。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民進黨完了!

中間選民不可能支持這樣一個[黨性堅強]的政黨!

請參看:

2008確定政黨二次輪替
中時民調馬大勝謝! (2008確定政黨二次輪替)
郝周 倒馬大將! 2008不會政黨二次輪替的關鍵! 

  

羅文嘉的呼籲,是該跟誰呼籲?!

民進黨的 高層 嗎?

還是 全體民進黨員?

排藍民調下,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受訪者被排掉,僅留下百分之十八、十九的受訪者

(ps: 真的藍軍佔受訪者 80% 嗎? 沒人懷疑嗎?)

在 排除掉 80% 之後的受訪者後的民調 跟 黨員投票 差異還是如此之大

難道不是 民進黨 已經背離 社會大多數民意 的一種警訊嗎?!

看來:民進黨已經確定成為 台灣民主進步 的推手!

讓 台灣早日(2008) 進入 政黨二次輪替!

但是,會不會再一次,讓自己邊緣化跟泡沫化呢?

我們拭目以待! 雖然我非常不樂見此一發展!

但是,再說一次: 我尊重這樣一個 偏頗但是有格的政黨

(別誤會,有格 不是指這些 政治人物,是指 眾多的民進黨黨員!!!)

這樣勇敢而且執著的決定自己的命運!!!

  

但是,我請問一下:

民進黨的黨員結構,年輕人呢?

中間的力量,溫和的力量呢?

這些民進黨員,是被操弄?! 還是能 獨立思考呢?

民進黨該往何處去? 領導的人,知道嗎?

現在 民進黨,到底誰在領導?!

(但是,其他各黨我更看不出 有什麼 人格?! 雖然同樣的偏頗!)

===================

羅文嘉:民進黨黨員結構 有不尋常因素

【中央社台北十七日電】 2007.05.17 06:14 pm


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初選結果今天揭曉,前客委會主委羅文嘉跌出安全名單之外。對此,羅文嘉坦然接受,但他也質疑,為什麼獲得社會支持者,卻和黨內人才甄選出現落差,顯示黨員結構有不尋常的因素,呼籲黨內領導階層重視。

面對無法擠進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的結果,羅文嘉頗能釋懷,表示這個結果還在他的預估範圍內,雖然在排藍民調下,顯示有百分之八十的受訪者被排掉,僅留下百分之十八、十九的受訪者,但他還是尊重遊戲規則,除了向支持者致歉,也說自己還會再加油。

羅文嘉說,這次選舉是黨內改革牌的挫敗,他接受現實上的困境,但他不會放棄理想,只是必須改變方法,繼續往他所主張的開放性本土論述,以及中間偏左的政策路線目標邁進。

他也表示,他在初選民調中獲得第一名,顯示社會上仍有這些聲音在,可是在遊戲規則上,無法發揮影響力;獲得社會支持者,卻和黨內人才甄選出現落差,顯示黨員結構有非尋常的因素,值得黨內高層重視。

羅文嘉說,他近來走訪基層,發現民進黨的基本盤仍非常穩固,但總統大選不能只靠基本盤,而黨內經過這一年來的變化,體質已經受到衝擊,部分失望的支持者可能更退縮,這是他最憂心的。

對於是否有可能擔任「刺客」,轉戰立委選舉艱困選區,羅文嘉表明無此意願;至於往後的規劃,他笑說,「進則淑世救國,退則以讀書文章自娛。」

【2007/05/17 中央社】


===============================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感動]真的太棒了!

這是他們在清水服務區的表演,一位叫明成,另一位叫佳麟(音譯)。

我很驚訝 清水高速公路休息站,可以經營成這樣:

每到假日,車滿為患,人潮暴滿!!!

尤其這兩位年輕人的 現場演出,我確信,他們是台灣的明日之星!!!

http://tw.video.yahoo.com/video/play?vid=530559

http://tw.video.yahoo.com/video/play?vid=530579

==========================

清水休息站:

引用來源: http://www.wintimes.com.tw/play/400/436/436-2-1.htm

國三道 清水服務區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80種全球首見魚貝蝦類 在台灣出現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貨幣升值就是好?

對於某些國內白癡充內行的媒體

總是愛用 韓元升值 代表 經濟成就

這篇報導的 [事實部分] ,可以說是 當頭棒喝!

  

我來KUSO 一下,這些人可以這麼報導:

經濟Z報 記者 李希洛 報導:

巴菲特力挺台灣,損失15億!

因為 巴菲特看好台灣,相信台灣經濟會好轉,因此全力支持台灣

大量買進台幣,沒想到台灣不爭氣,股神巴菲特也因為力挺台灣而損失慘重

看看巴菲特藉由韓元大賺84億,台灣的經濟發展跟韓國相比,真是令人搖頭嘆息

阿扁總統真的太對不起巴菲特了!

  

但是接下來這段,卻是這篇報導,我的節錄,而非我的 KUSO

請大家比較一下:

中國時報 于國欽 

給我一個持有台幣的理由! 

二○○三年陳總統在國際招商大會上對各國企業宣示:「選擇台灣就是選擇繁榮、選擇機會,投資台灣就是投資希望、投資未來。」這話今天聽起來格外諷刺,三年來台灣的投資率每況愈下,如今已跌破二○%,遠低於日韓等亞洲國家。

許多人認為,全球化是造成企業投資台灣意興闌珊的原因,受此衝擊者非僅台灣而已,惟此一論述似是而非,全球化確實對企業投資的規劃帶來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台灣在面臨全球化重新洗牌的關鍵時刻,政府大員們對全球化競爭優勢一去難回的發展仍懵然無知,他們以為招商辦得熱熱鬧鬧,口號喊得漂漂亮亮,經濟便可步入坦途,但事後證明這一切全不管用。

自二○○一年至二○○六年台灣的民間投資平均年增率僅一.六%,這是台灣近五十年來各個發展階段所不曾出現過的情況,反觀一九九五年至二千年同樣六年期間,台灣民間投資平均年增率高達一○.六%,兩相比較,不難看出台灣正快速的失去經濟優勢,任憑政治人物如何宣示保證,一個只會打選戰的戰鬥內閣根本難以規劃宏圖遠略,如此而欲吸引企業投資台灣,豈非緣木求魚?

這些年市場用資金對台灣投下了不信任票,自二○○五年迄今,台股僅漲二八%,但港、日股市漲逾四六%,韓、德漲逾七○%,上海及深圳更漲逾二○○%。再以今年年初至今五個多月的表現看來,台股漲幅不到一%,依舊居主要國家最低,當全球股市歡唱高點時,台股卻仍在低檔徘徊,台股之憔悴恰與全球股市的歡騰形成強烈對比。

這段期間台灣非但民間投資不振、股市動能不足、就連新台幣匯率也連連走貶,國際農工原料早已漲翻天,在匯率續貶下,進口商處境之艱辛,可想而知,近日民生物資大漲,豈偶然哉?在投資不振、股市疲弱大環境下,這無異是雪上加霜。

台灣在一九九四年面對中國崛起,研擬了亞太營運中心以為因應,惟這一個正確的決策卻因政治考量而作罷,延宕至今,台灣幾無因應對策,復以七年六閣揆,七年間下台的部長逾三十人,視國家名器如兒戲,致今日股市、匯市俱疲,投資消費俱降,這豈是意外的事?
蘇內閣昨日總辭,有人稱贊蘇放空自己,有人稱讚蘇下台身影漂亮,更有人說此後蘇的路更寬,其實,蘇貞昌的身影漂亮與否不重要、蘇貞昌的路寬不寬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台灣的出路究竟在哪裡?再不好好思索台灣的出路,市場還會再用資金對台灣投下不信任票,屆時陳總統」選擇台灣就是選擇繁榮、投資台灣就是投資希望」的宣示,將成為最大笑話。

近來新台幣持續眨值,甚至泰銖匯價已超過台幣,加上國內利率、股市投資報酬率不如國外,台灣資金掀起出走風,估計去年匯出資金超過兆元台幣,央行、金管會大動作希望留住資金及台灣企業,但以目前情況,很難能給國人一個持有新台幣的理由。

 

[李東昇的評論]這類的報導,夾雜在專業的報導之中,魚目混珠

正是 中國時報慣用的伎倆!!! (保持原貌,我只好讓你看兩次)

請看這篇新聞了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5170101+96051710+0+080724+0,00.html

但是比起 經濟日報 大剌剌的用 社論跟頭條來搞,至少自制的多了!

請參看:

 再駁斥經濟日報社論(台灣不該輸給韓國!)

駁斥經濟日報社論(歷任總統對台灣經濟的功與過) 

=====================

2007.05.17
看空美元 股神巴菲特炒台幣 慘賠15億
林上祚/台北報導

股神巴菲特(WarrenEdwardBuffett)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據他「致股東信函」中指出,他這四年來投資外幣並且因此實現一.八六億美元獲利,柏克夏公司四年來匯兌收益達二十二億美元,不過,投資新台幣卻損失慘重,共賠四五三○萬美元(合新台幣十五億一千多萬),投資人民幣也賠了一二七○萬美元(合台幣四億二千多萬)。


賠多賺少僅韓元獲利佳

巴菲特由於看空美元,因此大量投資亞洲貨幣。在今年股東會「致股東信函」中指出,柏克夏公司(BerkshireHathaway)去年持續降低外匯投資部位,歐元是巴菲特過去四年賺最多的外幣,總計獲利八.三九億美元;其次是加幣獲利三.九八億美元,獲利二億美元以上的貨幣,還包括澳幣、英鎊、韓元。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所投資的亞洲貨幣中,韓元過去四年獲利高達二.六一億美元,韓元成為巴菲特獲利最好的亞洲貨幣。

投資人民幣也賠逾四億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巴菲特過去四年投資亞洲貨幣,賠多賺少,投資人民幣過去四年賠了一二七○萬美元,投資港幣與新加坡幣則是小賠二百多萬美元,日圓小賺二百萬美元,其中,投資新台幣賠最多,金額高達四五三○萬美元。

貿易逆差惡化美元續貶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嘗試看看吧!

前言:

三年前,我在介紹 標籤,橫向連結,語意網的時候,

web 2.0這個名詞剛開始被創造出來!

但是,現在

[李東昇的意見]Web2.0海嘯已經到了!

你準備好面對了嗎?

每天10萬個部落格(全球已有超過5700萬個部落格)

每天130萬篇文章發表(每小時 54000 篇文章發表)

每天610億封垃圾郵件(真正的e-mail有300億封)

每天上網瀏覽YouTube人次已經超過3000萬人

每天6億人在網路上(全球已經超過10億人上網)

媒體不再是由少數人決定,改由你決定(千千萬萬個你)

一切都變成免費

網路成為人際互動的另一個重要工具(如同手機)

.........

你有什麼感想?

點選下面這個web2.0票選結果










對你而言,都是從來沒去過的新玩意?!

你沒有加入過任何[社會網絡]嗎? 你沒有去過[黑米]?

你沒用過[共享書籤?]你沒貼過[標籤]?你沒看過[標籤雲]?

我會用很短的時間,讓你系統化的了解

Web 2.0 到底是什麼? 跟你有什麼關係? 你該如何運用跟準備?

我分成 三部份

第一部份:介紹 從 Web 1.0 到 Web 2.0 的 8 個變化(60分鐘)

第二部份:介紹 Web 2.0 最重要的變化 語意網/標籤 的運用(50分鐘)

第三部份:補充一點背景理論(10分鐘)

留下 60分鐘,進行 Q&A

==================

第一部份 我會先介紹 Web 2.0 的這個人類社會的遽變!(社會2.0)

共有 8 個 巨大的變化:

生活方式 的變化:新奇玩意→生活必需:個人化/虛實整合
供需關係 的變化:b2b2c→c2c2b:長尾效應
互動模式 的變化:中心一元→網狀多元:協同模式
商業模式 的變化:交換(取代)→交易:一切免費
經營態度 的變化:誇大幻想→具體願景:回歸實用
硬體設備 的變化:受到限制→不是問題:頻寬容量無限
軟體技術 的變化:辛苦開發→模組彈性:XML/RSS/BLOG
內容創意 的變化:區域少量→全球鉅量:語意網/標籤

第二部份 我會介紹 語意/標籤的基礎:通行分類法/標示法

四大公標籤的應用

時標籤:Public Tag for Time
地標籤:Public Tag for Space
人標籤:Public Tag for Entity
物標籤:Public Tag for Object


第三部份 我簡單介紹 你該知道的理論基礎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麵包烘培已經成為台灣在世界的新強項!

跟 電腦主機板,LED顯示器,滑鼠,腳踏車 之外的 台灣之光

婚紗攝影,麵包烘培,髮型設計,發明創意,個性化(小規模)生產

是台灣新的方向!!!

==========================

中國時報 2007.05.14 
世界麵包大賽亞洲區總決賽 台灣第一
中央社


 世界杯麵包烘焙大賽亞洲區總決賽今天在廣州舉行,台灣麵包師烤出最香甜美味的麵包奪得冠軍,將代表亞洲區參加明年三月底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杯麵包大賽。

 中通社報導,這次共有五支隊伍進入亞洲區決賽,分別來自台灣、中國、菲律賓、印尼、韓國。而三位來自台北的麵包師傅,在法式麵包、維也納式甜麵包、藝術麵包三個項目中勝出,拿下冠軍,韓國隊獲得亞軍。

 世界杯麵包大賽自一九九二年起舉辦,每三年一次。

 報導說,今年將舉行七場國際選拔賽,在七大賽區四十多個國家中選出九支最優秀的隊伍,然後與二零零五年世界杯麵包大賽前三名直接晉級的美國、法國、日本隊,爭奪二零零八年世界烘焙大賽冠軍。

=======================

中國時報 2007.05.18 
麵包達人吳寶春奪得亞洲烘焙王
中央社


 任職高雄帕莎蒂娜烘焙坊麵包主廚吳寶春,參加「世界盃麵包大賽亞洲區選拔賽」擊敗去年冠軍的中國隊,臝得今年「亞洲烘焙王」寶座,明年將代表台灣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總決賽,已被譽為麵包達人。

 世界盃麵包大賽亞洲區選拔賽日前於廣州閉幕,吳寶春與另外兩位成員組成的台灣隊,技高一等,在亞洲區五十多隊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擊退去年冠軍中國隊及實力堅強的南韓隊,將台灣烘焙技藝推進國際知名競賽舞台。

 吳寶春表示,比賽首重團隊合作與專業技巧,從造型、重量、體積、麵包組織、風味與時間的掌握度,都有嚴格的規定,為了應戰,他們一年來不間斷練習,同時也進行無數次的團隊模擬賽,務必讓每個動作與姿勢都極為純熟,才能製作出外型一致、幾近完美的麵包。

 在當天長達八小時的賽程,吳寶春說,團隊成員幾乎只喝水不進食,因為一分一秒都錯失不得,那時候雖然有許多觀眾圍觀,但他們眼裡只有隊友與麵包,專注力讓他們得以更掌握細節,並發揮出超越平日的水準,,最終獲得冠軍的殊榮。

 吳寶春得獎的作品為「酒釀桂圓麵包」,特地採用台南東山鄉的古早味煙燻龍眼乾等台灣在地特色食材,並有一項獨特的法寶,就是加入餵養八年的老麵種,再透過精準的發酵技術掌控,終於製作出散發濃郁麥香味、外脆內酥和氣孔組織粗大完美的歐式麵包,也受到評審青睞。

 吳寶春與團隊成員目前再精研技術,全力準備明年四月舉行的第六屆世界盃麵包烘焙比賽,這項總決賽將有來自世界七大賽區、四十多個國家選出的十二支世界頂尖國家隊參賽。

==================================

[李東昇的意見]還有全世界!

大家可能不知道,台灣人的麵包店,已經開到全世界各地

而且都是 生意興隆

就算在 法國(包括巴黎),在日本(包括東京),在美國(洛杉磯,舊金山,紐約)...

台灣麵包,都是最受歡迎的麵包!!!

比 法國麵包,日本麵包,美國麵包 都受歡迎!

因為 我曾任 僑委會全球華商電子商務班的導師(兼課程設計/也任講師)

我可以請大家自己到 僑委會網站,或各僑社網站看一下:

就知道: 麵包烘培班 才是 最熱門的班 (即將超過 30%)

因為 台灣麵包 口味多變,樣式多元,口感極佳!

我不是偏見,真的 很多老外都超喜歡的(搭配 珍珠奶茶 銷路更好)

台灣的 烘培產業 要加入更多優秀的人才!!!

請不要以為 會唸書就了不起!

台灣的 麵包烘培,婚紗攝影,動畫設計 都是 世界最有競爭力的!

也會是最有 世界觀/全球觀 的產業! 請尊敬服務業!

==================

烘焙台灣 800億的商機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台灣反其道而行

應盡快填補 美國(尤其 加州, 尤其 矽谷 / 灣區 )中國人 跟 印度人 歸國後

讓出的空缺!!!

=================================

中國時報 2007.05.14 
印度資訊產業繁榮 海外人才紛紛回流
中央社


 台灣一家航空公司派駐印度的人員曾經表示,往來台灣與印度的旅客,以旅居北美地區的印度人居多數,這些印度旅客是以台灣為中繼站,實際往來北美與印度;這句話也證實了近年印度經濟成長迅速,尤其資訊產業蓬勃發展,吸引了旅居北美的印度資訊人才紛紛回國尋求更好的機會。

 印度「金融快報」今天發自紐約的報導,引述印度企業家協會最新估計,近幾年來可能已經有六萬名印度資訊人才,從美國矽谷返回印度。

 印度企業家協會早在二零零三年就預測了這種趨勢,並表示大批的外資湧入印度,尤其絕大多數都是來自矽谷的創投公司,必然會帶引更多的資訊人才順勢回到印度,對美國矽谷也將會造成影響。

 報導引述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和杜克大學今年稍早公布的聯合調查說,矽谷所有創投公司有百分之十五是由印度人成立,此外,過去十年來在美國由外來移民設立的科學工程公司,有四分之一是印度人所設。

 報導引述美國政府和商業人士的話說,這些印度公司每年在美國的營業額達五百二十億美元,保障了四十五萬個工作機會,如今大批印度資訊人才回流,可能影響全球科技中心的矽谷乃至整個美國今後的競爭力。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說明]簡體字當然要學!

大家知道大陸使用的 簡體字(簡化字)到底有幾個嗎?

简化字总表 (參看:http://www.stlcls.org/s-words/Simplified_word.htm 

共分四類:


a.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例如 塵 -> 尘)
b.14個簡化偏旁(例如 說->说  蝕->蚀 釘->钉 等)
c.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例如 漢->汉 戲->戏 觀->观 等)
d.把上述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
共2238字(因「簽、須」兩字重複,實際為2236字)而已!

以大陸國標碼(GB2312-80是使用最普及的)共計6,763個中文字,
也就是說 繁體佔 4527字(66.94%)超過三分之二,
簡體字僅33.06%

==========================

看懂簡體字的四大原則

第一種、字形簡化:將複雜的字形,直接去掉一部份偏旁

1.去掉上邊、上左、上+左、上右、上+右:
开(開)..关(関)..关(關)..斗(鬦)..辟(闢)..灭(滅)..儿(兒)..云(雲)..向(嚮)..冬(鼕)
松(鬆)..胡(鬍)..须(鬚)..熏(薰)..垦(墾)..恳(懇)..飨(饗)..启(啟)..盘(盤)

2.去掉下邊、下左、下+左、下右、下+右:
厂(廠)..广(廣)..扩(擴)..产(産)..萨(薩)..严(嚴)..飞(飛)..气(氣)..业(業)..巩(鞏)
丽(麗)..制(製)..御(禦)..筑(築)..涂(塗)..准(準)..回(迴)..卢(盧)..芦(蘆)..庐(廬)
泸(瀘)..驴(驢)..沪(滬)..雾(霧)..爷(爺)..节(節)..茧(繭)..岭(嶺)..声(聲)..医(醫)
习(習)..丰(豐)..艳(艷)..宝(寶)..击(擊)..凿(鑿)..屉(屜)

3.去掉左邊、左上、左+上、左下、左+下:
亏(虧)..隶(隸)..务(務)..条(條)..誊(謄)..面(麵)..曲(麯)..致(緻)..志(誌)..朱(硃)
录(錄)..表(錶)..采(採)..余(餘)..卷(捲)..困(睏)..夸(誇)..咸(鹹)..里(裡)..舍(捨)
家(傢)..象(像)..蔑(衊)..秋(鞦)..系(係)..赞(讚)..复(復)..复(複)..复(覆)..蒙(矇)
蒙(濛)..蒙(懞)..仿(彷)..佛(彿)..台(颱)..点(點)..肮(骯)..郑(鄭)..干(幹)

4.去掉右邊、右上、右+上、右下、右+下:
虽(雖)..亩(畝)..类(類)..杀(殺)..号(號)..离(離)..壳(殼)..挂(掛)..亲(親)..吨(噸)
涩(澀)..竞(競)..际(際)..标(標)..时(時)..孙(孫)..逊(遜)..独(獨)..浊(濁)..触(觸)
积(積)..汹(洶)..赶(趕)..秆(稈)..贮(貯)..涌(湧)..踊(踴)..妇(婦)..扫(掃)

5.去掉中間、兩邊:
寻(尋)..宁(寧)..奋(奮)..粪(糞)..夺(奪)..虑(慮)..虏(虜)..弃(棄)..累(纍)..疟(瘧)
吴(吳)..汇(匯)..齿(齒)..随(隨)..堕(墮)..眯(瞇)..术(術)..卫(衛)..昙(曇)..团(團)

6.以一點或一畫代替一部份偏旁字形
单(單)..兽(獸)..肃(肅)..渊(淵)..伞(傘)..丧(喪)..办(辦)..协(協)..举(舉)..学(學)
带(帶)..电(電)..审(審)..币(幣)..袄(襖)..敌(敵)..适(適)..爱(愛)..处(處)..系(繫)
线(綫)..钱(錢)..丝(絲)..鱼(魚)..脑(腦)..乐(樂)..礼(禮)..么(麼)

 

第二種、字音簡化:用近似音的簡單字形取代複雜字形

※大陸用羅馬拼音法,沒有第幾聲的差別!

(李東昇的補充說明: 原作者 指的是 該字形簡化規則 沒有音調差別

而非指 漢語拼音 沒有音調!

漢語拼音 我會另行介紹

同樣有五個音調 跟台灣標示不同

聲調符號

陰平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第二人生

歡迎加入!!! (免費,點選下列連結,登記申請即可)

http://www.secondlife.com/

中文(簡體字版)

http://www.hipihi.com/

====================

中國時報 2007.05.14 
環遊世界八十分鐘?第二人生幫助你圓夢
中央社


 這是一趟旋風式旅行,你可能一會兒在西班牙海灘的迪斯可舞廳中熱歌勁舞,身旁盡是衣著清涼的美女,一會兒又前往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家氣氛熱鬧的酒吧找個位置坐下來好好享受,接著又搭上一架小型飛機,在一片茂盛的熱帶森林上空飛行。

 這樣的旅程得耗掉不少時間吧?一點也不,總共需要時間不到兩小時。

 不用機票、無須花錢,更不用離開座位,在「第二人生」虛擬世界中旅遊,對於那些希望深度探訪網路以尋找桃花源的旅客而言,特別具有吸引力。

 旅客僅需下載免費程式,接著登入,就可以環遊世界。這個虛擬世界的居民設計並建造出一套精細的3D場景,在其協助下,旅客可以看到他們的線上實體「化身」慵懶躺在沙灘上、在一家氣氛浪漫的餐廳內享用晚餐、或是在熱鬧的夜店中盡情跳舞。

 不過就和真實世界一樣,旅客在這裡也容易迷路。「第二人生」的長期居民規劃自動旅行、開設虛擬旅行社,甚至發行旅遊指南,就和迷途旅客手中常見旅遊指南一樣。

 不過一般常見的Frommer旅行指南,與美國出版商聖馬丁出版公司四月發行的「第二人生非官方旅客指南」兩者間,當然存有若干明顯的差異。

 旅客指南的共同作者卡爾說,「書中有些部分說明如何飛行與盤旋,」但儘管出現必要的調整,「這很像是出國旅行」。

 上個月「第二人生」湧入一百多萬名旅客,由於旅客擁有飛行甚至在兩地間穿梭的能力,因此度假再也不是一件曠日費時的事情。

 旅客前往虛擬的羅馬市區與幻想世界旅行時,可以與來自(真實)世界各地的其他參與者互動,其中約四分之一使用者來自美國,其他大多來自歐洲、巴西、加拿大、日本與澳洲。

 在第二世界中,語言隔閡亦不復存。旅客可以選用免費的翻譯程式,與使用其他九種語言的人進行鍵盤打字對話。

 對於那些希望了解自己身在哪裡的旅客,可以選擇導覽旅遊。虛擬旅行社「綜合旅行社」(Synthravels)打算在二十七個虛擬世界中,包括「第二人生」或「魔獸世界」,為「旅客」搭配志願導覽員。

 以最近一項「第二人生」的旅遊路線為例,「綜合旅行社」創辦人蓋洛薩帶領遊客前往虛擬世界中的西班牙伊比沙島,首站前往販售傳統佛朗明哥舞蹈服裝的商店,接著前往四周是沙灘與海洋的迪斯可舞廳,在這裡旅客只要輕按滑鼠,就可以跳舞。

 但就像是旅遊旺季時的梵蒂岡一樣,在美國或歐洲時間的晚上,「第二世界」的旅遊景點會人滿為患,造成電腦運作緩慢,讓導航更為麻煩。

==================

可創業賺錢的遊戲-「第二人生」

作者:張漢宜 2007.02.14 第366期

 

攝影:Second Life網路

 

IBM最近買下十二座島嶼,做為員工訓練、線上會議、研發中心、行銷與其他商業活動之用。這些島嶼不在任何海面上,而是位於「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一個3D虛擬實境網站。

 (有關更多Second Life的科技行銷,請立即閱讀
「顛覆傳統媒體,英國BBC打造Web2.0新平台」。)

 去年秋天,哈佛大學法學教授尼森(Charles Nesson)在「第二人生」開課。線上教室位於「伯克曼島」(Berkman Island),每個哈佛法學院的學生都擁有帳號密碼,可以到「第二人生」修尼森教授的課,並在線上即時進行討論。

 官方單位也開始進駐這塊科技奇境。瑞典外交部旗下的瑞典研究所,開設「瑞典駐Second Life大使館」,是「第二人生」第一個外交官方單位。它指導網友如何在現實世界申請簽證,並提供有關瑞典的資訊。此外,瑞典研究所也計劃比照IBM的做法,在「第二人生」購買島嶼,專供瑞典公司駐紮使用。

形成百萬住戶社群

 美國加州林登實驗室創立的「第二人生」網站,在網路發展上顯得獨樹一幟。它不只是一個3D虛擬實境遊戲,更形成百萬住戶社群,擁有自己的經濟規模,連企業界、廣告商、政治人物都紛紛進駐。

 「『第二人生』已經不只是一款遊戲!」英國權威財經刊物《經濟學人》報導,去年九月,有超過七十四萬人進駐這個網站,而且每個月以二○%的「人口成長率」迅速增加。這群人之中,有許多是以嚴肅而認真的態度「玩真的」,把這裡建構成一個擬真社會。例如,他們在上面組織癌症病患支援團體、演練地震與恐怖攻擊的應變措施、開闢佛教徒閉關修行地。被視為二○○八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可能人選的前維吉尼亞州政府官員華納(Mark Warner),更成為首位在「第二人生」接受專訪的政治人物;訪問他的,則是駐在「第二人生」的全職記者Hamlet Au。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引用來源:  海闊天空的一代──天下雜誌教改10年特輯

 

 

 

在網路上流傳了一陣子了,很有意思。我覺得它是從一個媒體揭瘡疤的角度在拍這一部片,或者應該說,找出負面的東西,是媒體的天職!?
最大的錯誤,就是以為: 升學 是唯一得出路!
更以為 讀書,讀更多的書,人生就有希望?!
教改實驗班的孩子,這樣的人生就是 失敗?!
其他的孩子,去美國唸書,成為跨國公司經理,就是成功?
成為研究所就是成功! 成為工廠領班就是失敗?
這樣偏差的心態,才是 教改無法成功的最大阻礙!!!
再說一次:
家長,老師,政治人物,尤其是 偏頗的媒體!!!
對教育無可救藥的偏見!!!
就是教改最大的失敗
就是這部影片,可以讓我們好好省思的!

=========================================

[李東昇的說明]最新消息:4/12李慶安輪值教育文化委員會召委,排定請教育部部長列席報告「一綱一本及一綱多本之爭議」,並備質詢。
 
顯然立法院也有人要推動一綱一本
 
尤其李慶安委員,跟這部影片一樣,一再以[補習班的數目增加]
 
來作為[教改失敗]的證據!
 
我更必須嚴正駁斥!!!
 
政治人物的腦袋,才是教改需要改革的一部分!
 
[李東昇的意見]

 

關鍵問題是: 考一綱還是考一本! (重點根本不是 教一本 或 教多本)

====================================================

請看這三篇資料:

三個觀念,教改成功(郝龍斌錯在哪裡!)

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0000045687 

解答: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這裡!

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0000048080 

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哪裡?(郝龍斌懂嗎?)

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48058 

 

[李東昇的說明]教改之我見: 

1.教改的目的:必須以 建立學生自信,找到自己的定位,能自在的過生活 為目標

2.教改的對象:第一部分,應該是 教育三環的連結與改進 ,
                       即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的整合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分析]小心郝周倒!

馬英九如果輸,就是輸在郝龍斌跟周錫瑋!

2008不會二次政黨輪替的關鍵 就在 郝龍斌跟周錫瑋!

別誤會!

是因為 最可能搞垮藍軍,重演當年 連宋配慘劇的

就是 郝龍斌 跟 周錫瑋 在 大台北地區,反過來 迫使 中間選民

不得已 投給 謝長廷 或 不投給馬英九 !!!

(ps:當年哪堿O兩顆子彈!

連望之不似人君,宋看來篤定會篡位之故!!!

連宋兩個,讓中間選民投不下去!!! )

  

[李東昇的分析]

先看人口統計:

台北市:2,627,146
台北縣:3,773,177
北市縣合計:6,400,323

台灣總人口:22,886,902

北市縣佔全國比率:27.97%

簡單的說:

北市縣加起來,約有 四百萬票!

投票率以 80%, 即 可能有 三百二十萬票!

如果 馬 得 55%, 謝 得 45%

那麼差距將為: 170萬140萬

這樣 馬英九,就贏了!!!

反之

如果 馬 得 50%, 謝 得50%

那麼 各得 160萬票, 則 馬英九 就輸了!!!

各位,所以輸贏在 30萬 票 之內

  

基本上,全國(北北基之外)是 五五波

南部謝贏, 中部東部馬贏

得票非常接近, 總和起來因為 南部人數略多

謝小贏馬不到 5~10萬票以內!!!

 

這樣就很清楚了!

關鍵就是 大台北地區的 中間選民!

大約 10~20 萬的中間選民,將決定

2008 是否 政黨二次輪替!

  

如果以現狀來看:

中間選民會投給馬!

也就是說:

馬英九現在選,可能會贏 40~50萬票以上!(我的估算)

這就是 這次中時民調的呈現

中時民調馬大勝謝! (2008確定政黨二次輪替)

(因為 抽樣關係 跟 特定傾向

中國時報的差距 都在 10%~13% 之間)

請選戰尚未開始,因此 馬領先 25%, 減 13% , 約 12% 領先

  

真正選戰開始,大約會讓南部激化,所以,馬大概領先 3%~5%

也就是說:馬可能領先 30~40萬票!!!

 

但是,如果 中間選民 被 周錫瑋郝龍斌 搞到

不想投給謝長廷,但是 馬英九也投不下去!

甚至 就是要 投給謝長廷來教訓 郝龍斌 跟 周錫瑋!!!

那麼,選情將會空前的緊張!!!

很可能輸贏縮小到 5~10萬票!!!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說明]媒體主筆,不如國家領導人

請看我的分析,(參看:  競爭力中國首度超越台灣 

以及 台灣的問題在哪裡?  )

就知道:

1.國家領導人,不如企業CEO! 當然!

2.但是, 媒體主筆,不如國家領導人

==========================

引用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Rtn/2007Cti-Rtn-Content/0,4526,110110+112007051400492,00.html  

中國時報 2007.05.14 


國家領導人,不如企業CEO!

【中時電子報主筆郭至楨特稿】



先讓數據說說話吧!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公佈,二○○七年世界競爭力評比報告,台灣從第十七下滑至第十八名,中國則從十八上升至第十五名,這是台灣首度落後於中國。

根據經建會所統計台灣歷年經濟成長率,而從2000年開始,經濟成長率便開始一路呈現震盪下滑曲線,2000年5.77、2001年-2.17、2002年4.25、2003年3.43、2004年6.07、2005年4.09、2006年4.6%。

交通部統計處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世界貨櫃量排名,高雄港境外航運中心貨櫃「裝卸量」再度下滑,今年貨櫃量可能連退兩名,落居第八。荷蘭鹿特丹及杜拜,緊追在後,很可能雙雙超前高雄港。

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快速攀升,內政部資料顯示已由民國82年的7﹪攀升至民國93年的9.4%,台灣早已是一個高齡化社會。若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估,我國老年人口在民國103年時將超過10%,民國140年時更將高達35.5%。

據遠見雜誌報導,從1999年開始,到2005年底止,台灣約計有144所小學、分校、分班消失了(廢校或併校)。2006年更有35所學校同樣被迫面臨消失。全台將有超過3萬6000多名的學生,必需因此轉往更遠的學校就學,或是因此而中輟。

根據台衛生署統計台灣性行為低齡化,平均年齡已下降至十四歲,甚至年紀最輕的僅十二歲就有性經驗,以致於台灣未婚懷孕比例已高達千分之十二點九五,比鄰近的日本千分之四,韓國千分之二點八,新加坡千分之八,都要嚴重。

這樣的國家領導人,人民該怎麼辦?

當國際競爭力逐年衰退、國家經濟成長率長期不振、政治不確定性以及社會治安敗壞所導致,人心浮動不安與消費意願的大幅低落,面對這種種持續惡化的負面危機,如果你身為國家的領導人,該怎麼辦?如何才能逆轉頹勢,轉危為安?

陳水扁總統在面對國家內政與外交問題一片錯綜膠著,台灣前途發展毫無方向,企業與民心均為之動盪不安之際,卻依然能夠在此危急之秋,宣佈將要再一次更換行政院長,讓這七年的執政,大幅更替了六任行政院長,對於如此高的閣揆耗損力,倒也是前無古人的創舉,真的令人咋舌!

只是這六任行政院長的更迭替換,從來沒有一次是真正為了國家政務的推動,或是社會經建的落實,陳水扁總統之所思所慮,均不離其個人政治利益為先,民進黨選舉考量次之。

而行政院長角色,在陳水扁總統的眼中,充其量只不過是一位總統府的高級幕僚長而已,其功能也只是用來執行陳水扁總統的政治目的前線作手罷了。

因此,誰能因應政當前治局勢產生最大政治利益,且又能甘心於作其馬前卒,事事聽命於跟前,誰便是最佳行政院長人選,至於其個人的學經歷與專長,或是社會民心的觀感,早已不是陳水扁總統所要納入的考量因素了!

如今的蘇貞昌,在黨內初選敗戰之後,深知在未來的一年裡,不論是對扁或是對謝,他都難以繼續扮演稱職的角色。

對扁,最後的一年,扁勢必在國家與黨務運作中強力干預,不僅是要力圖證明自己尚未跛腳,更在於求其自己的歷史定位,但是蘇貞昌能夠全然接受並予以配合嗎?

對謝,在代表民進黨邁向二OO八年的大選途中,所需給予必要行政支援,蘇貞昌毫無說「不」的權利,如此為人作嫁,不僅半點不得便宜,若稍有閃失,恐怕還會落得輔選不利的罵名,既然兩面不討好,倒不如立即掛冠求去,至少還落個輕鬆自在,也可為個人未來的政治前途重新佈局,「誰配誰」,總有萬般可能。

國家領導人,不如企業CEO!

其實,就算是一般的企業CEO,當被迫面對企業競爭與生存危機時,所採取的因應策略與戰術應用,或許會因其產業特性或是CEO的人格特質而有所不同。但是,不論如何,「求其穩定、重視管理、著重研發、力求整合」絕對是所有CEO在面對企業營運與挑戰時所會採取共通的基本準則。

台灣的國際處境原本便已相當艱困,自從民進黨政府執政之後並未見改善,反而因鎖國意識的不斷擴張,迫使國內企業紛紛自尋自救的生路。反正,對於台灣的企業而言,早就深知民不與官鬥,畢竟「你有關門政策,我有活命之道」。

因此,就算國際競爭情勢再險惡,國內政策搖擺再劇烈、態度再閉鎖,企業CEO依舊能夠打出一條制勝之道。

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二OO六年台灣一千大製造業、五百大服務業、一百大金融業聯合交出了一張相當不錯的成績單。三大產業合併營收創下二六.五兆的佳績,比二OO五年還要成長了九.六%。

反觀,在這次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所公佈,二○○七年世界競爭力評比報告中,台灣之所以會持續衰退,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便在於,台灣在政治穩定性風險、政府政策方向一致性、社會凝聚力等方面排名,分別重挫至五十、四十八、五十一名;財政制度風險、金融機構透明度、股市指數、手機費率等也都在最後十名之內。這根本就是因為政府效能的不彰,拖垮了總體的競爭排名。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扣除中時習慣性的偏差之外

馬還是贏!!!

所以我說:如果情勢不變(沒有大的變故)

2008 政黨二次輪替,已成定局!

這是 台灣民主的福氣!

這也是 台灣民主的里程碑!

有二次輪替,就有三次,四次,無數次輪替!!!

請參看我的預言: 2008確定政黨二次輪替

=======================

2007.05.14
今天若投票 六成二投馬英九 三成七選謝長廷
【中時電子報黎珍珍台北報導】

在黨內無人挑戰的情況下,馬英九順理成章地成為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經過四大天王激烈競爭,謝長廷意外地在黨員票上拔得頭籌,提前登上民進黨內的衛冕者寶座。二○○八年總統大選,馬英九、謝長廷對決態勢大致底定,如果今天就是投票日,誰能勝出?


根據中時電子報所做的民調,如果今天就投票,有62.7% 的人表示會投給馬英九,37.3%的人選擇謝長廷,兩人差距為二十五點四個百分點。在看好度方面,看好馬英九的人為57.1%,看好謝長廷的人有 34.8%,8.1%的人沒有意見,馬、謝差距小幅拉近為二十二點三個百分點。

若以政黨傾向區分,在支持度方面,表態支持泛藍的受訪者中,93.6% 的人會投票給馬英九,只有6.4%的人投給謝長廷;表態支持泛綠的受訪者中,謝長廷有90%的支持度,馬英九為10%。值得注意的是,在自認政黨傾向中立的受訪者中,有60.3%的人要選馬英九,39.7%的人支持謝長廷,兩人相距約二十個百分點。

在看好度方面,泛藍支持有82.1%的人看好馬英九當選,只有9.9%看好謝長廷;泛綠支持者則有79.2%看好長廷,但有16.9%的人認為馬英九當選機率高。至於政黨傾向中立者,馬、謝兩人看好度有大幅拉近的趨勢,看好謝長廷的有36.4%,看好馬英九的有53.4%,差距縮小到二十個百分點以內。

在選擇國家領導人時,什麼特質是選民最重視的?根據民調顯示,高達59.1%的受訪者認為「施政能力」最重要,其次是「清廉、高道德感」,有 33.1%的人重視;「政黨」和「省籍」各只有2.4%及1.3%的人在意,另有 4%的人不表示意見。

選民普遍重視國家領導人的施政能力,那麼在民眾眼中,馬英九和謝長廷的施政能力誰比較強?民調結果顯示,有53.5%的人認為馬英九的施政能力較強,38.6%的人認為謝長廷施政能力較強,兩人相差約十五個百分點,但也有7.9%的人對此沒有意見。

若以政黨傾向進行交叉分析,藍綠同樣呈現「各擁其主」的情況。泛藍支持者認為馬英九施政能力較佳者佔了82.8%,泛綠支持者認為謝長廷施政能力較佳者佔了86.6%。而在政黨傾向中立的受訪中者,馬、謝的支持度相當接近,41%的人認同謝長廷施政能力較優,47.3%的人認為馬英九施政能力較好,兩人只差了六個百分點,另有11.7%的人不表態。
面對台灣的未來,哪一方面的施政項目是下一任總統應該優先改善的?在「經濟」、「國防」、「外交」、「交通」、「教育」、「治安」六個提示項目中,受訪者一面倒地認為改善經濟是未來新任總統的首要之務,認同度高達70.4%,其次有10.7%的人認為應優先改善治安,教育以8.7%名列第三。另三項依序為國防3.4%、外交1.4%、交通1%。

中時電子報是於五月九日、五月十日兩天進行電話民調,有效樣本為1062人。在年齡層分布上,四十到四十九歲比例佔29.8% ,五十到五十九歲佔22.4%,六十歲以上佔20.2%,三十到三十九歲佔18.8%,二十歲以下佔8.5%。在政黨傾向方面,40%受訪者表示支持泛藍,37%表示中立,21.8%表示支持泛綠。在95%的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不超過3%。

=======================

[李東昇的說明]

中國時報民調差距 南北平均大約 10% ~13% 的誤差!

我統計了超過6年!!!

都接近這個數字!!!

所以,扣除 這個數字後, 馬英九 還是贏!!!

================

 

接下來看 以去年北高得票率 跟 選前民調 的 比較

臺北市市長選舉政黨得票數(率)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內有反賊

外有惡鄰

正是 台灣外交官 所面對的困境!

不論在維護我們的邦交國(避免中國無所不用其極的金錢或陰險的外交手段)

或在爭取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如 WHO)的努力上!

真的!

請向台灣的外交官致敬!

這些 只會扯後腿的反賊,

你們心中可有 中華民國!

你們心中可有台灣!

台灣的外交官正在聖露西亞跟中國戰鬥

台灣的闌尾就在唱衰,就在揶揄是 金錢外交!

等到 真正建交公報出來,台灣打了一場成功的外交戰

贏得了真正的友誼

也成功的開啟 雙重承認 的先例

這難道不是 中華民國 的成就嗎?

這些闌尾呢?! 馬英九呢?

默不作聲! 連聲持平的肯定都沒有!!!

這樣對嗎?

看看 台灣為了爭取加入WHO,拼命爭取公平合理的待遇

世界各國紛紛仗義直言,支持我國!

這些闌尾,包括馬英九,說過了什麼支持的話嗎?

各位,想想看吧!

在內有反賊,外有強大的惡鄰威脅迫害之下!

台灣的外交官,還能有今天的成就,真的不簡單!

真的需要被支持,被鼓勵!

不是嗎?

如果你也認同,至少請你出個聲,喊聲好,可以嗎?

請參看:

與聖露西亞復交(台灣的25個邦交國) 我國推動 雙重承認?!

台聖復交加勒比海外交網成形

台灣贏得聖國民心破解一中魔咒

呼籲支持台灣參與WHO 新聞局發起網路請願運動 

你對台灣現在的25個邦交國,瞭解多少?對台灣有益嗎? 

做得好[台灣與查德斷交]並應立刻全面檢討台灣邦交政策

諾魯設駐台大使館 外交部:雙邊關係更穩固

===========================================================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意見]我很了解!

如果你 只有立場,沒有是非! 因為市長是藍色,所以你就必須護衛

我也只能搖頭歎息!

  

如果你覺得,你又不住在天母,事不關己!

我也只能說:沒錯,確實如此!

 

如果你為了生活,你不想惹麻煩,不能發聲支持,我也了解!

但是,至少匿名幫忙轉寄或傳播,好嗎?

 

如果可能 連上 天母合眾國 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united_tianmu/episode

 

如果可能:

假日請到天母走走! 順道到義美吃個超好吃又超便宜的霜淇淋!

然後 帶幾本 天母合眾國 回去,看完 送給朋友,好嗎? 

  

如果你可以出錢出力,我更感謝你!

但是,請你一定要 看過這幾篇文章,好嗎?

   

你知道嗎?

面對天母最後一棟白屋,市政府行政怠惰,只會作秀!

天母最後一棟,唯一的一棟白屋,這麼多人努力的奔走

結果可能白忙一場! (請看:天母白屋保存,一陣白忙? )

眼看著 天母運動公園即將消失了! (大停車場也已經不見了)

多少媒體來報導,多少人努力的奔走(喬伊斯媽媽,天母合眾國,天母自救會)

結果台北市政府繼續一意孤行! 如此蠻橫! 如此驕傲!

這把刀,照樣刺進天母的心臟! (請看: 一把插在天母心臟的刀  )

真的,天母商圈快毀了!

沒了人氣! 店一家一家的關! 看看忠誠路! 看看中山北路!

看看天母東西路! 真的! 悲哀的台北人! 悲哀的天母社區!

天母人不能依靠政府,只能自救!

你聽過 天母鄰舍節? (請看: 請支持 天母鄰舍節  )

 

拜託你們(沒看過這幾篇文章的)一定要點選這幾篇文章看一看:

天母白屋保存,一陣白忙?
一把插在天母心臟的刀
請支持 天母鄰舍節 

台北人沒有公民意識!?

郝團隊施政滿意度僅41.3%!好好檢討吧!!!不要再騙了!台北人啊!你們會不會太瞎了!

市議會一綱一本專案報告

遣責郝龍斌強制單車戴安全帽!反對!我會抗爭到底!

再怎麼野蠻,也別犧牲我們的孩子! 天啊! 郝龍斌跟吳清基就是這樣的野蠻!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感佩]新莊的驕傲!

感謝麗寶建設!

感謝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中港國小校長陳滿

以及新莊市十六所國小校長

這是[世界公民]的典範!

請全力支持[新住民火炬計畫]!

我也會全力投入!

ps: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 多次公開場合(如公聽會)

不畏政治壓力,明白表示 全力支持 一綱多本,反對一綱一本!

道德勇氣跟對社會的貢獻,都令人敬佩!!!

=====================

中國時報 2007.05.13 
麗寶建設捐千萬元 北縣推動新住民火炬計畫
中央社


 台北縣政府推動「點燃新住民的愛」新住民火炬計畫,在麗寶建設慨捐新台幣一千萬元下,今天正式啟動計畫;未來將在新莊及附近區域共二十所小學推動,預計有一千兩百多名新住民學童及一千零五十個家庭受惠。

 縣府上午在新莊藝文中心舉行火炬計畫啟動記者會,縣長周錫瑋、印尼及馬來西亞等駐台官員、新莊市長許炳崑及議員黃林玲玲等地方民代與會觀禮,開場就安排各國新住民媽媽表演,讓現場充滿異國風味。

 周錫瑋表示,台北縣是新住民最集中的地方,就連學齡兒童中也有近八分之一約五萬多名新住民子女,為了讓新住民來台後有家的感覺,才積極推動火炬計畫,營造台北縣國際化、多元化的環境,未來也將推動新住民志工訓練,讓新住民能服務新住民外,也讓新住民成為大家的家人與好朋友。

 由於火炬計畫是由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中港國小校長陳滿召集新莊市十六所國小校長所組成的工作坊,在麗寶建設贊助一千萬元推動下,成為全國第一個結合民間贊助並以鄉鎮市為區域的新住民輔導計畫。

 麗寶建設副總經理何昭宏代表董事長吳寶田接受周錫瑋頒發感謝牌。他表示,麗寶贊助是基於企業對社會的回饋,也希望能發揮拋磚引玉的效果,讓這項計畫能更加擴大延伸。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東昇的感言]我永遠的老闆!

stan,跟葉小姐有時會叫我幫忙去處理 阿媽的朋友們

(秀蓮文教基金會的朋友)的電腦維修問題

我只有一個感動:

看到 stan 跟 葉小姐 對 阿媽 真心的尊敬跟照顧,真的! 這就是人格的偉大!

聽母訓 施振榮「家傳」長子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