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東昇的意見]台灣到處有溫暖

我發願要讓他們被知道,傳遞更多的溫暖!

=================

2007.04.25
雲林國中的「星期二助人課」 師生回收資源 助貧4年不輟
周麗蘭/雲林報導

暢銷書《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描述在病榻上發光發熱的墨瑞老師,讓對人生理想早已幻滅的美國記者米奇,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在雲林國中,每個星期二的環保回收日,對全校一千多名師生而言,也是一堂沒有課桌、黑板的「助人」之課。
這堂「星期二的課」已長達四年。當年,一年級男學生王銘鼎家境清寒,父母都是肢障患者,靠爺爺奶奶一起投入的資源回收為生,校方得知後,發動全校各班做好分類,把瓶瓶罐罐送給「王爸爸」。

同學家境清寒父母肢障

一開始,王爸爸(王清城)和王奶奶開著小貨車到校回收,王奶奶病故後,改由八十歲的王爺爺接棒穿梭各班收資源。

王爺爺個性土直,一些學生不習慣,校方也體恤老人家年紀大,穿梭課堂太辛苦,再訂星期二為環保回收日,讓各班學生主動把資源垃圾搬下樓,好人做到底。

每逢周二下午兩點,王爸爸開著老爺級的紅色貨車進入校園,行動不便的他,以兩張木板凳練就了快速行動的技巧,伶俐地布置回收場地。

三點多下課,學生們瞥見「小紅車」來啦,很有默契地抬著一箱箱的瓶、罐、紙張下樓,王爸爸一邊忙著分類,一邊咧著嘴對四面八方而來的學生說「謝謝喔」。

當年國一的王銘鼎,如今已升上高職二年級,妹妹王書庭正就讀國三,四年來,王爸爸的回收車從未誤點過,只要有空,王書庭就加入分類的行列。

學務主任黃合庸表示,為了兼顧王家孩子的自尊,校方只讓全校學生們知道「有個同學家裡窮,需要我們幫忙。」但王銘鼎很開朗,一點也不介意同學知道,妹妹王書庭也坦然面對。

王書庭說,小六的時候第一次跟爸爸來雲林國中資源回收,一個老師忽然拿了一個鉛筆盒送給她,她就愛上這個學校。

王書庭說,跟著爸爸做回收,沒有什麼好難為情的,很謝謝老師、主任、同學們的幫忙。

全校愛心匯集王家感念

王爸爸則一再感恩,「謝謝很多老師幫忙!」、「謝謝小朋友!」他很感激校方接納他如校園的一份子。


幾年來,「小紅車」已成為校園風景,也是學生做善行的提醒,校長劉慶陽表示,只要小貨車一停,不必廣播,學生就自動靠攏。
二年級學生葉珈佑知道資源回收的「阿伯」是同學的爸爸,他覺得,同學有困難是一定要幫的啦!學生陳育仁認識王爸爸,手腳伶俐的他,已成了王爸爸的小幫手。



把愛再散播出去 王爸爸惜福感恩 捐錢行善


周麗蘭/雲林報導

只讀過小學補校的「王爸爸」,從雲林國中載了一車垃圾資源,頂多賣個三、四百元,惜福感恩的他,卻又再散播愛的種子,每周固定到慈濟資源回收場當義工,還捐錢給孤兒院、造橋鋪路的行善團。

「媽媽有教我…」是王清城的口頭禪,他說,母親生前教他做人的道理,對他而言比千百萬元還重要,「我全部包起來,放在心上。」

王清城從小罹患小兒麻痺,但母親卻視他如正常人,她種菜、他賣菜,十多歲的小孩、又不會走路怎麼賣?「頭上掛著菜籃,一家一家爬。」王清城回憶,當時一點也不覺苦,只是膝蓋結繭如象皮。

王清城除了資源回收,也兼差賣水果盆栽,母親曾對他說:「聽說西螺有個孤兒院,不知道在哪裡?」有一次,王清城剛好經過看到,回家趕緊報告母親,沒想到媽媽立即要他載她去捐錢。

王清城說,媽媽常常告訴他:「有錢幫人是福氣,路上看到凹凸不平就填,沒能力補,就捐錢給人補。」因此行有餘力,他也捐錢給嘉邑行善團,雖然只幾百元,但總是心意,十幾年來,王也一直是慈濟的贊助人。

雲林國中師生把垃圾資源「送」給他,王清城更覺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固定在斗六的慈濟資源回收場幫忙分類,由於行動不方便,他負責支解錄影帶、抽出磁帶的手工。

夫妻倆都是小兒麻痺,王清城的臉上讀不出自怨自艾,他說,並不覺得上天對他不公平,前世造什麼因,今生就得什麼果,「既然劇本已經寫了,就好好演下去,自在快樂就好!」

不過,樂觀的王清城,逆境卻接踵而來,揹著房貸,一天才賺幾百塊,太太又罹患乳癌剛手術,也許是德不孤必有鄰,王的朋友得知他家中又有重大變故,幫他募款度過難關,雲林國中也全額補助他女兒的所有學雜費用。

==========================

奉獻台灣半世紀 93歲 美籍瑪喜樂阿嬤病逝


楊秀員/彰化報導


奉獻台灣身心障礙者半個世紀的美國籍「阿嬤」瑪喜樂病危,昨天下午由救護車將她從醫院,送回她一手創辦的二林鎮喜樂保育院,員工及歷屆畢業生圍繞著她唱詩歌、禱告,並徹夜守著她,希望她好走。

瑪喜樂今年九十三歲,晚年失智,上周因為呼吸困難,由喜樂保育院送往二林基督教醫院,並住進加護病房,昨天中午醫院發出病危通知。

喜樂保育院為了讓她安息主懷,在下午四時三十分許,讓她回到了住了半輩子的喜樂保育院。瑪喜樂回到保育院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並下起傾盆大雨,彷彿是在為這位奉獻台灣大半輩子的老人家悲泣、不捨。

一百多名員工及坐輪椅、拄著枴杖來的畢業生們,圍繞在阿嬤的身旁唱著詩歌,大家邊唱邊擦拭眼淚,個個紅著眼眶,齊聲禱告,希望阿嬤在上帝的庇護下,不再有病痛。畢業生們也一個個向阿嬤訴說她昔日的疼愛。在歌聲中,瑪喜樂安詳離開人世。

瑪喜樂出生於一九一四年美國華盛頓州的摩西湖農村,一九六○年來台,並創辦二林喜樂保育院專門收容照顧小兒麻痺患者,後來擴大照顧身心障礙者。

半生奉獻台灣的瑪喜樂,晚年健康亮紅燈,二○○○年罹患失智症,皮膚也發生病變。去年耶誕節前,阿瑪也曾病危住院。

由於阿嬤晚年疾病纏身,且年歲已高,而且她又熱愛喜樂,因此,喜樂早就有籌設「瑪喜樂紀念館」的計畫。喜樂也保留了她創辦喜樂時住的紅瓦屋,要將的精神永遠留在喜樂。

瑪喜樂在一九九八年獲省府榮譽省民證及彰化縣榮譽縣民證、內政部台灣永久居留證。一九九九年獲中華民國華夏三等獎章、二○○年獲總統頒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及台灣基督教總會榮譽宣教師證。

喜樂保育院 讓爬行的孩子站起來


楊秀員/彰化報導


九十三歲的瑪喜樂昨天走了,這位美籍護士,在台灣整整待了四十七年,她的半輩子在二林喜樂保育院度過,而她對台灣這片土地的付出,更讓台灣人永遠懷念。

瑪喜樂在一九六○年到台灣,一九六四年五月,來到彰化二林,她在鄉下看到許多可愛的小孩,在地上爬來爬去,才知因罹患小兒麻痺無力就醫,只能自生自滅。

瑪喜樂心生憐惜,也知道上帝要她到二林的目的!當年十一月二林基督教醫院創院,第一天出診,就來了兩百二十二位小兒麻痺患者,在驚訝中她決定積極要為這些折翼的天使建造一個家。

一九六五年八月,二林基督教醫院附設小兒麻痺保育院,收留了十六名院童,這就是二林喜樂保育院的前身。

當時台灣的醫療水準差,農村貧窮又封閉,瑪喜樂為了讓小兒麻痺患者,得到良好的照顧,開著車一家一家的探訪,但遭到很多拒絕,多數人都因為沒有錢,不敢讓孩子醫療,有些人怕這種事傳出去會丟臉,不讓孩子曝光。

瑪喜樂不氣餒,一家一家去拜訪,一家一家的把孩子帶出來。就這樣,讓許多在地上爬的孩子,或站起來或拄著枴杖走出去,他們也獲得了就養與就學,也奠定了喜樂後來能夠收容身心障礙者的基礎。

而一切的費用,都是靠瑪喜樂回美國,一點一滴的募集,所以她回美國不是探親,不是度假,而是募款。常帶回營養品,讓孩子獲得滋補。

瑪喜樂把每一位小兒麻痺孩子當成自己的小孩,現任喜樂保育院副院長林嫦玉,也是位小兒痲痺患者,當年被丟棄在孤兒院,就是被瑪喜樂帶回保育院,供她讀書,才有今天的她。

從事建築業的張深華,七歲就到喜樂,他曾經很叛逆,但瑪喜樂憑著愛心耐心教導,讓他走上正途。張深華說「如果沒有阿嬤,到現在都可能還在地上爬。」


昨天聽到消息,立即由台南趕來的陳淑雅,也是七歲就到喜樂,是在瑪喜樂的愛心照拂下,才能夠求學,現在她是一位公務員。
許多許多的感人故事,不斷的在二林喜樂留傳著。而瑪喜樂個人熱愛生命、勇敢、堅強、進取、奉獻精神,將永遠留在台灣人記憶中。


===============

請點選下列文章:

真性情!崑濱伯:一百萬元,全部捐給籌備中的「無米樂基金會」,幫助更多農民種出好吃米
台灣到處有溫暖

癌症細胞(作者:李家同)
空服員的故事 (讓這份感動,繼續傳下吧!)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一場比賽,兩個英雄; 一場政爭,兩組狗熊
當你遇見 "導盲犬"時,請當作沒看見牠!!

【車票 】一則感人故事--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