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這篇報導,跟我提出的 台灣實業計劃初探之內容 及
我呼籲的世界公民運動 之宣言,有許多相互呼應的地方
歡迎大家一起關心台灣的競爭力跟台灣的未來!
請點選 下方文章:(尤其 最後二篇: 台灣實業計劃 及 世界公民運動)
==============
從[囂張不是一個人造成的]談[台灣的正面能量]
台灣有六個 「看不見的競爭力」(遠見雜誌)
服務業是台灣的希望
台灣品牌 (50萬台商改造東方明珠 全文轉載 推薦必讀)
台灣在世界的位置
地瓜上班族 正改變台灣的未來!(轉載 推薦必看)
天天的故事 (轉載 推薦必讀)
號角響起! 台商要再一次跨上戰馬,向世界其他的地方進發了!
環境清潔 才是台灣現在最重要且立即該做的事
敬請轉傳 台灣實業計劃初探
世界公民運動宣言
==============
==========================
轉載 台灣有六個 「看不見的競爭力」
•遠見 2006/07/17
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態勢,以及中國崛起的來勢洶洶,台灣,還有什麼樣的機會?事實上,流著中華文化血統、又在移民社會中孕育出多元文化,台灣的人才素質與人文素養,都足以在未來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撰文游常山】
近年來,台灣被邊緣化的議題,一直讓人憂心忡忡。到底台灣還有什麼競爭力,是很多人都在問的問題。
由美國前國防部次長、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所提出的「軟性實力」(Soft Power)概念,愈來愈像是「新富國強兵論」,10幾年來持續擴大影響力,也逐漸被更多國家所接受。
硬性實力,不是國力唯一標準
約瑟夫.奈當年提出「軟性實力」,就是為了跟過去的「硬性實力」(Hard Power)做區隔。他指出,過去的國家競爭強調經濟力、軍事力等硬性實力的利誘、威脅;但是未來的競爭是靠可以讓別國願意來稱讚、學習、模仿或購買的一種行為、價值、表現、組織、文化、制度、產品及服務等軟實力。
「布希政府已經從伊拉克戰爭中嘗到苦果。美國應對中東回教國家多展現充滿吸引力的軟性實力:高等教育、男女平等、宗教自由、人權尊重,」今年1月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約瑟夫.奈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舉例指出。
現任美國國務卿萊斯就說過:「美國的價值不能僅靠劍(硬性實力),還需要靠橄欖枝(軟性實力)。」
在日本,現任經濟大臣竹中平藏也信誓旦旦,要發展日本的「軟性實力,增加日本人才、知識及資訊上魅力。」
依循這世界思潮,現在許多台灣有志之士,也紛紛認可「軟性實力」是台灣可以參考、遵循的「拚經濟、展國力」的新方向。
台灣觀光業的第一代言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就認為,台灣的人才、地理條件,如果政府不要牽制,不走錯方向,「台灣的機會不小啊!」嚴長壽在演講中,激動地強調。
綜合許多台灣意見領袖的意見,讓許多台灣人肯定、屬於台灣的軟性實力有哪些呢?
軟實力一
正統中華文化/切入全球最大市場,沒有隔閡
首先,很多人認為,保存全世界最好的正統中華文化,其實是台灣最珍貴的軟性實力之一。
台灣正統中華文化的展現,是非常獨特的,更是大陸、香港、新加坡比不上。剛好2006年就有強而有力的案例可以實證。
這個案例就是李安。今年3月,整個北半球春暖花開,全球影壇都在談台灣來的李安的《斷背山》,紅到連美國好萊塢當前最火紅的導演兼男星喬治.克隆尼都吃味地說:「怎麼每個影展講來講去都是《斷背山》的話題?明明是我拍了《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敗給李安),怎麼會都是李安在走好運呢?」
李安創作的中國式「平衡」
李安一部紅遍全球的電影,正是台灣「軟性實力」的展現。
「我(電影藝術創作)過程的每一步,其實都是有計畫的,最終都是要落葉歸根,」李安回台灣,為25年前美國紐約大學的同學、「優人神鼓」劇團領導人劉若瑀加油打氣時,發表這樣的談話。
這是李安創作根本旨趣的宣言:「我覺得中國的武術也好,表演藝術也好,吃菜、做飯、喝茶,都有一個道理存在,就是中國最基本的『平衡』,也就是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這是一個農業文化,加上溫帶氣候所發展出來的民族精神,」李安分析說。
二次大戰後60年,「正統中華文化」已成為台灣的柔性國力。
40年前大陸文化大革命(從1966年到1976年)徹底「打倒孔家店」「破四舊」。但是台灣小孩卻正在背誦《論語》《孟子》。
「和大陸人做生意最好的社交話題,就是背誦我國中、高中的大陸歷史、地理,每一次都讓他們瞠目咋舌,」投資專家、新加坡中星資本(Censtar)公司董事總經理丁學文說。
蔣中正帶來的台灣大熔爐
台灣的正統中華文化基礎是如何奠定的?原因很簡單,是1949年國共內戰,退居台灣的蔣中正總統,帶來了大陸30幾省的人民,也把各地數不清的文化習俗統統帶來了台灣。
「台灣該是一個非常大的熔爐,人種學上來說,是非常好的,」20年前台灣新電影推手之一、華視總經理小野認為。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就說過,台灣同時兼有會說熟練中文、英語和日語的人口,而且人數龐大,世界各大區塊的生意,台灣都可以做;其中最熱門的是,和中國大陸相通、毫無語言隔閡的中文能力,正是可以切入崛起中的全球最大市場,「台灣有比全世界其他各地都多的華語人口,還深諳中華文化,這是你們最大的文化優勢,」多次來台灣演講的大前研一指出。
「台灣現在搞『去中國化』,說不讀文言文,簡直是胡鬧!」今年初為了崑曲《牡丹亭》公演,回到台北接受專訪時,白先勇不假辭色批判當道。他指的是教育部不斷在課程編訂上實施「台灣中心」議題,而減少授課文言文,這等於是割捨台灣的正統文化優勢。
軟實力二
多元文化/移民+殖民=百花齊放
除了有正統中華文化優勢,台灣也同時擁有多元文化的軟實力。
400年來,台灣一直是個移民之島,95%的住民都是陸續從中國移民來的,使文化展現出包容、包羅萬象的特色。
「台灣是比中國還中國的地方。台灣又比美國和歐洲更能和中國接軌。台灣應該是一個多元文化不斷衝擊的地方。原來本身文化來自中國,可是它經過各代的殖民後,文化開始變種。」1989年與《遠見》雜誌合作拍攝過《尋找台灣的生命力》紀錄片的華視總經理小野,以一個外省客家人(1946年,他的父母才從大陸來台)的出身,持平地看待台灣的多元文化社會。
自從1987年政治解嚴以來,台灣研究成為顯學。很多人在尋找台灣人的「純粹性」,但是小野認為,以「多元開放」觀點來想台灣才對,太純粹反而最後會落空。
舞台劇導演、牯嶺街小劇場委員耿一偉,本身是成長於花蓮的外省第二代,又去捷克留學三年學戲劇。他來看台灣的多元文化,根本就是台灣靈魂的一部分,如果只強調純粹單一的本土文化,是很奇怪的。
「我和台大哲學系同班同學,家鄉在屏東的莊益增(拍《無米樂》紀錄片成名的導演),我們一夥五個人都是『怪卡』,養成的文化絕對不同,但是無礙於我們成為好友同黨,」耿一偉指出。
文化工作者紛紛以自我的生命經驗,體現小野說的「多元文化論述」,這正是台灣的一個優勢。今天的台灣,百花齊放,言論尺度的自由,只怕不輸英、美。
軟實力三
人力資源/知識經濟發展,打敗港、韓
文化之外,人力資源更一直是台灣的軟性優勢。
在世界經濟論壇(WEF)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歷年國家競爭力評比中,人才這一大項,台灣排名一直都在全世界100多國中的前2到前15名,對台灣整體排名提升有極大貢獻。
近年來,全球經濟走向以知識、腦力為核心的競爭遊戲,人才更是競爭力的根本。
而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表「2005年全球知識經濟指數」,台灣知識經濟發展表現優異,在被評比的128個國家中,排名第20位,亞洲四小龍中排名第2,次於新加坡,但是優於香港和韓國。
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就指出,沒有扎實的教育,國力會不進則退,這是美國最大的隱憂,作者並呼籲美國應該向中、日、台、港、星等東南亞學習教育制度。
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就多次讚美東亞各國包括日本、四小龍的教育體制,同時相當憂心美國未來競爭力。他認為美國高中訓練出來的學生基礎比亞洲學生差很多,而台灣的教育和訓練絕對有幫助。
「特別是我在台灣所接受的數學及邏輯訓練,讓我在事物的思考上較具邏輯性,解決問題的步驟更加完備,」Google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指出。
蓋茲認為,東亞國家「追求卓越」的教育,就是養成當地專業經理人能和世界第一流專業人士平起平坐的最大資本。
軟實力四
傳統特質/兩岸三地最溫柔敦厚的地方
一直以來,台灣人才除了教育水準外,台灣人傳統的特質──重視人情味、勤奮等也一直是重要的軟性實力。
「外國人說我們台灣的humanity(人文素養)很好,」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經常從外國客戶或是其他國籍的同事口中,聽到類似讚美。
台灣人有令人欣賞的人情味,背後來自多數人「懂得感恩圖報」的善良的心。
今年5月14日母親節傍晚,台灣大學管理學院,來了四位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貴客,共同為玉山金控集團捐贈新台幣1000萬元而興建的台大「哈佛個案教室」揭幕。玉山的合唱團高歌「感恩的心」,令哈佛商學院副院長惠瑞(Stephen Wheelright)印象深刻。
白崇亮有很多經常旅遊兩岸三地的外國同事,就常跟他分享,台灣給他們最鮮明的感覺就是:「台灣是兩岸三地中最溫暖,最友善、用中國人的話,就是最溫柔敦厚;香港就是最生意導向,非常銳利,非常商業化,中國就夾在自大和自卑之間。中國非常明顯有大國驕傲,大國驕傲仍然掙扎在自大與自卑之間。」
中、港兩極,台灣允執厥中
比起大陸和香港,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中、港之長,而無中、港之短。例如,台灣在經濟發展和法令典章制度上,既能和世界接軌(像香港);在文化主體、國民素質、生活品質上,又能自給自足、不卑不亢(像中國大陸),可以說盡得儒家經典《中庸》所說的,「允執厥中」的好處。
香港近200年殖民史,在借來的土地、借來的時間,侷促地尋找自己的族群認同。當我們看到香港出身的國際巨星成龍早期電影《警察故事》,成龍舉手對英國女王宣誓效忠時,所有中國人大概胸中百味雜陳。
而大陸的庶民社會,由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太少,則一直有太過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緊張。
「城市像歐洲,鄉村像非洲,」台灣出身,同時也是大陸第一個留美回國服務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就如此傳神地形容。
所以中、港兩個大社會,這樣的兩極化發展,都不合人性;這讓奧美的董事長白崇亮近年來最愛做台、港、中三地通俗文化的比較。
「台灣的李安、香港的吳宇森、大陸的張藝謀,他們繼承三地不同的文化特色,這就是他們給世人的感覺:台灣溫暖,香港功利,大陸霸氣。如果我們可以把台灣這個厚實的人味做起來,其他兩個地方的人,都比不上台灣的,」細膩的白崇亮說得讓人心動。
濃厚的人情,淳厚、善良的民心,讓台灣在地社區的進步水準,能很快追上第一世界歐洲、美國;草根的凝聚力,也是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軟實力五
生活品質/台北,優於上海和北京
近幾年,台灣各方面平均發展,已經轉變為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好地方,這又是台灣一項軟性實力。
「兩岸若開放三通,有錢的大陸人、有能力的大陸人,會移民台灣,」聯強國際董事長杜書伍如此認為。
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此刻台灣的最大優勢就是生活品質比大陸各大城市好很多,將來如果兩岸三通,「北京的網路工作者、程式設計師大可以搬到台北來住,真的是這樣。」
根據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諮詢顧問公司美世顧問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s Consulting)2004年做的評比,台北生活品質優於上海和北京。
軟實力六
民主、自由、開放/外國人也瘋狂的生猛活力
近幾年來,台灣社會充滿了「眾聲喧譁」。在社會議題,在環境保護運動,在教育改革,在生態與人文交會領域的反思,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元文化展現。民主、自由與開放,又是台灣的另一項軟實力。
台灣人享受的民主自由,反映在底層人民在寺廟前的「廟埕」活動的推陳出新,而且可以24小時不用休息。
夜深了。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媽祖廟前,只剩下一攤吃海產粥的宵夜攤。襯著萬籟俱寂的嘉南平原,遠遠望去,只有這座古老莊嚴廟宇的廟埕前,今晚似乎人聲鼎沸,嘰嘰喳喳,頗不平靜。
仔細看,一群金髮白膚的訪客,操著德文,正風馳電掣,爭相試騎50㏄的機車──女團員在奉天宮前的中山路飆車,一路尖叫,騎了一遍,還要一遍,已經凌晨兩點了,看樣子,這群稀客,今晚要在媽祖面前徹底放肆,因為明天就要珍重再見了!
人稱阿山哥新港農會祕書林嚴山正領著北部來的友人經過奉天宮,看來這群來自基督教國度的青少年,不過10天,就如此被台灣特有的、依附廟宇發展出來的「夜市」文化深刻影響,不禁也吶喊著加入喧鬧。
讓王丹難以隱身的噓寒問暖
自由、無拘無束、善良和諧的人際關係,濃烈的人情溫暖,這都是讓許多來過台灣的大陸人難忘的地方。
天安門事件三位總指揮之一、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作家王丹,兩度來台北市擔任駐市作家。他愛極了台北,連博士論文題目都定為台灣1960年代自由主義相關領域,研究雷震、殷海光等《自由中國》事件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影響,以便經常來台灣蒐集論文材料。
「我經常搭計程車,才一開口,司機就說:『你大陸哪裡人?』」王丹明明想隱身台北市,奈何台北人人情太溫暖周到,讓他到處受到噓寒問暖。
偉大的人民成就偉大的國家,台灣人多次受到異族殖民的歷史,又深受多元文化的滋潤增補,更加有競爭力。
台灣人本質的善良、教育體系累積培養的無數人才、相對優越的人文教養,腳踏實地的勤勉,這都是台灣未來賴以競爭的「看不見的軟性實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
======================
[李東昇的分析]
台灣並非中國,無法像國父實業計劃中向全世界提供廣大的
土地,物產,人民 形成 世界工廠 與 世界市場!
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
台灣的主軸是:台灣的企業跟個人
台灣的一百萬家企業 跟 兩千三百萬個人
才是支撐我們這個社會跟國家的真正力量!
我們依賴的不是 國家力量,我們依賴的是 人心的力量
我們將超越 美國跟日本,在如何服務 讓人滿足需求
我們將超越 法國跟義大利,在如何品味 每一天的生活
台灣實業計劃的重心 就是 人, 就是 台灣人 Tai Wan Zen
這群人這世界上是很特別的:
人數如此之多(兩千三百萬)聚集在這麼小的一個島嶼之上,
教育程度如此之高,如此之平均,資訊流通速度世界之冠,知識型成效率世界之首,
生活如此多采多姿,彼此如此相似,卻繼承如此多元分歧的文化,
習慣於接受與吸收任何外來的文化,是全世界吸收力最強的地方!
高度不確定,高度災難的地方,平時明爭暗鬥如此劇烈, 連藍綠意識型態種族跟地域都可以如此激烈的鬥爭, 但是一遇到危難或共同利益之時,卻又立即可以攜手合作, 這群人,在這塊貧脊與不安定的土地上,面對著全世界最大的軍事強權的威脅, 還能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更能再創造台灣民主奇蹟, 第三次的奇蹟,就是 台灣生活奇蹟 ,請拭目以待 =================== 台灣方向: Leading edge of off-peak Economics 掌握全球離峰經濟前緣 台商能在世界經濟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就是因為 台商已經成功的從 另類經濟 轉型 到 離峰經濟 成功的扮演 世界經濟地理強悍的 遊牧民族 逐 世界經濟地理 的 水草而居! 哪裡有錢賺! 台灣人就第一個趕到那裡! ==== 主流經濟 main stream Economics (指 佔最主要比率的經濟活動,目前 大部分地區,主流經濟仍是 民生經濟 簡單的說 吃吃喝喝 是 主流經濟 , 例如 稻米,黃豆,麵粉,肉類,石油等 而一般由 當地國控制居多,少數特例:例如 馬拉威的糧食市場 玉米, 卻被印度人控制,我們就不予討論,台商較少進入此一市場,通常是亞利安人!) 尖峰經濟 Rush hour Economics 指一段時間內,最熱門且佔有最大的貿易額或營業額者,例如 3C 產品等, 此一部份 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紅海! 台商缺乏 廣大經濟腹地 以及 土地資源(如礦藏等),要跟 世界大國及強國競爭 極為不利! 看看燦坤等台商的挫敗,可以了解 ==== 通常包括 地理區 或 產品區格等非主流 非尖峰 的 經濟活動! 最有利的是 Front Edge 前緣/尖端 經濟活動 就是 該市場 正在萌芽,擁有高度風險與高度不確定性,但是 卻擁有高獲利 另一種就是 尖峰經濟 受到 例如 地理因素 或 政治因素 等 阻擋,尚未到來 型成 空窗期 或 遲滯效性 例如 大陸的三線四線地區等, 還包括 最新發展出來的心靈地理 經濟版圖 (受 文化或語言隔閡 型成區隔) 當然,如果是 End Edge 末端經濟 那就只能 糊口了! (或稱為 非主流經濟 ) 簡單的說 就是 人家不要做的 或 量很少的 或 利潤很薄的 例如 手工業,勞力密集,低經濟價值農漁業等 其實 台灣以前也是從這裡起家的! 例如 早期農業香蕉,糖等輸出 後期轉變為 勞力密集的加工業,再過渡到代工業 現在這一部分,會被 金磚四國 跟 金磚11國 取代 ====================================== 世界現況:(世界的地理,不只是疆界與誡律構成的世界),而是有三個層次 (ps:第四層尚未開發出來!) ===== 疆界地理 意思就是指 真實的國界或地形地貌的疆界所描繪的 地理空間 就是 Global 1.x 全球國家競爭時代的地理 == 經濟地理 意思就是指 企業的服務或商品所型成的市場 所描繪的 地理空間 就是 Global 2.x 全球企業競爭時代的地理(即 大前研一博士 所說的 不可見的新大陸 就是由 全球化的企業與商品跟國際貿易所形成的版圖) == 心靈地理 意思就是指 個人心靈對質感跟感受 所描繪的 地理空間 就是 Global 3.x 全球個人競爭時代的地理,是全世界剛剛興起的新版圖! ====== 台灣在世界疆界地理的位置: 台灣人少,土地小,所以必須往其他的地理層面發展 中國大陸誠然是世界工廠跟世界市場,但是台商以及洋飄族在大陸的好時光 已經剩下不久了,因為 中國不僅在世界崛起, 中國人 也在 中國 崛起! 台商要再一次跨上戰馬,向世界其他的地方進發了! 如果眼光只能看到台灣跟大陸! 如果眼中只有藍色跟綠色或紅色,隨著媒體政客起舞 那台商就會真正完蛋了! 但是,相信我,身為台灣經濟20多年來在世界上衝殺的老兵 告訴大家:放心吧! 台商不是溫室裡的花朵,台商不是這麼容易被嚇倒的! 台灣當然該緊張,台灣當然應該要做好準備(開拔前的準備) 所以,台灣應該培養的是 具備跨文化跨語言能力,有全球觀的開闊視野 觀察敏銳,洞悉人性,擅長生活,品味質感 能迅速進入全世界新領域的 世界公民! 您同意嗎? === 台灣企業與個人的憂慮, 正是理解到 即將生火待發,銜枚夜行的時候到了! 又要再一次開拔,大隊人馬即將向經濟地理的新的水豐草長的地方前進 出發前的一種緊張感吧! 對於從來沒有出擊過的新手來說,當然對於未知,有許多的恐懼 而對於曾經歷多少戰鬥與留下一身疤痕的真正台商 就會明白,我們又要再度出發了! 請從沒在國際經濟戰場上打過仗的台灣的媒體跟政客,安靜一點 仔細看看這些久經沙場的台商-世界經濟地理強悍的 遊牧民族 世界離峰經濟的佼佼者,即將再一次向 疆界地理的邊陲(或新中心)進發 即將再一次開拓經濟地理的新天地,並且積極進入心靈地理的新版圖 台灣目標: 領先拓殖 個人全球競爭時代 心靈地理 的 心大陸 Mental continent ======== 讓台灣Taiwan 定位成 Taiwan: Tie the World as One ========================== 再經過上一次全球景氣循環的谷底 確認台灣是Glocalization 全球在地化的中樞, 確認與世界接軌不等於與中國接軌, 因為全球化不是單中心化, 而是多中心化, 台灣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與差異化, 當然 台灣也不例外! 現在台灣的政治現況包括台開案(趙建銘被收押)即為明證 但是,台灣的反應模式,卻是截然不同的,請拭目以待!世界民主奇蹟,絕非虛名! 適者生存, 不適者淘汰, 台灣是亞洲唯一,全球少有的地方,這個地方,不是由少數人來決定前途,引領方向.很多其他的國家,再某些時刻由一兩個人來決定一切,有時也顯得非常進步與繁榮,當然通常這些少數人確實很優秀,但是環境可能快速的變化,英明的領導人可能老去,他的子女可能不一定同樣偉大,權力也可能使人腐化...台灣精神就是"變",唯一的不變就是"變";台灣的特色就是"亂",真正不亂的就是"亂",請所有人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寶貝啊! === 台灣生活: Non-stop Living (Future living style) 不停頓的生活 (人類未來的生活) 台灣是全球最便利的地方,"7-24,365"就是這個地方的最佳寫照,不論任何時候,在台灣任何地方,手機都會通,走路500公尺內,你都能買到任何東西!計程車招個手,打個電話馬上來,不管任何人,24小時手機都Call的到,Starbucks喝咖啡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談生意,連中學生都不例外,每位計程車司機都能幫你強化政治素養跟教改議題,2006/1/1日起,政府全年無修,採行三班制.... 台灣特色: Characterless Characteristic(Unpredictable) 沒有特色的特色(無法預測的特色) 因為台灣沒有堅持自己的成見 所以,你無法預測 台灣的特色,台灣的特色,不斷在變,高速的轉變 因應 心靈地理的多變與多元,沒有堅持,才能真正: 了解需求,紀錄需求,滿足需求,創造需求! 台灣是全世界最便利的地方 ==================== 台灣策略: convert From MIT to MFT, from DFC to LIT (MIT made in Taiwan, MFT merchant form Taiwan, DFC diversification fusion center, LIT livingstyle in Taiwan) 從 台灣製造 轉變成 台灣商機 , 從 全球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心 到 台灣生活 那就是 台灣每天的生活方式 ! ===== 如果你沒有經常跟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接觸,或者出國去旅遊經商或移民 你沒辦法體會 台灣的生活方式是非常特別的! http://www.lonelyplanet.com/ 寂寞星球 是全世界暢銷的旅遊書 看看外國人 怎麼用三言兩語描寫台灣? http://www.lonelyplanet.com/worldguide/destinations/asia/taiwan/ Taiwan is a modern industrialised megalopolis clinging to the fringes of an ancient culture; a string of teeming cities at the feet of a glorious mountain range. It has traditional noodles from a 7-Eleven, aboriginal tribes in mini-skirts and a day of temple rituals followed by waterslide rides. 簡單的說:台灣是悠久的歷史文化與現代工業社會交錯融合的地方,成串密集的都市緊緊的圍繞在雄偉的高山腳下!在24小時經營的7-11裡面,有賣傳統的麵條,穿著短裙的原住民跟到處可見的寺廟的原始儀式與車水馬龍融合成每一天... 多元的融合與衝突,現代與傳統,科技與文化,都市與高山,原住民跟新住民... 所有看似對立的元素,神奇的組合在一起!這就是 台灣特色!!! 我們每天都在過著全世界最多采多姿的生活!我們一天當兩天用! 我們很亂 但是 亂的好! 亂 讓人安心! 不必像在歐洲或日本的嚴謹 也不樣美國或大陸的咄咄逼人, 但是也不是一種落後的懶散 就是一種 隨便 都可以 的生活態度! 來這裡 很放鬆! 來這裡 很豐富! 來這裡 很划算! 來這裡 很特別! 不是名山大川,也不是高深的文化 就像 豆腐,是一種沒有特色的特色,是一種永遠有驚奇的不可預測!!! 這裡是台灣! 我是 李東昇! 行銷台灣的人,行銷台灣奇蹟的人! 行銷台灣經過經濟奇蹟,民主奇蹟之後 神奇的 生活奇蹟 的人 我的目標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 台灣,喜歡台灣,愛上台灣,趕快到台灣來! 趕快跟台灣做生意,趕快來體驗台灣生活經驗,趕快愛上一個台灣人! ===== 敬請轉傳出去
而這群人卻又生活在這個如此輕鬆隨意但是也如此高度競爭,
====
離峰經濟 off-peak Economics
因為是 人撿剩 的 嘛! 有時不得不在此 等候浪再起的時候
====
另類經濟 alternative Economics
台商該準備起身向第三線第四線城市跟鄉村以及大西部進發了!
把台灣變成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心, 把台灣變成聯繫世界的樞紐
台灣在世界經濟地理的位置:
台灣為何仍是 全世界第十六大經濟體?
2004年的GDP
排名: - [GLO]全球 是台灣的96.3倍
排名:1 [US]美國 是台灣的20.4倍
排名:- [EU]歐盟 是台灣的20.2倍
排名:2 [CN]中國 是台灣的12.6倍
排名:3 [JP]日本 是台灣的6.5倍
排名:4 [IN]印度 是台灣的5.8倍
排名:5 [DE]德國 是台灣的4.1倍
排名:6 [GB]英國 是台灣的3.1倍
排名:7 [FR]法國 是台灣的3.倍
排名:8 [IT]義大利 是台灣的2.8倍
排名:9 [BR]巴西 是台灣的2.6倍
排名:10 [RU]俄羅斯 是台灣的2.4倍
排名:11 [CA]加拿大 是台灣的1.8倍
排名:12 [MX]墨西哥 是台灣的1.7倍
排名:13 [ES]西班牙 是台灣的1.6倍
排名:14 [KR]南韓 是台灣的1.6倍
排名:15 [ID]印尼 是台灣的1.4倍
排名:16 [TW]台灣
你相信嗎? 為何能做到? 台灣的土地與人口 跟這些大國
相差哪裡是 兩三倍而已! 中國土地是我們的 267倍 且 人口是 我們的 57倍!
但是 中國的GDP(全球第二,佔全球13%)
只是 台灣的 12.6倍 (台灣剛好 約佔全球的 1%)
台商也在那 13%中貢獻了超過 十分之一!
因為台灣是一個 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心
美國 跟 台灣 都是 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心
一個強盛的世界多元文化中心--美國
但是 請把美國分開成 東岸,西岸,跟中西部大草原
中西部大草原的多元融合,並不明顯
主要的多元文化,反映在兩個主要區域:
東部海岸的大紐約區域 以紐約州為中心的
(美國東北部:九個州:康乃狄克州、緬因州、麻塞諸塞州、新澤西州、新罕布夏州、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羅德島州、以及佛蒙特州。)
跟
西部海岸的大灣區(Grand Bay area/大舊金山灣區)
以加州為中心(包含 華盛頓州,奧勒岡州,加州)
如果 加州單獨計算,是全世界第十三大經濟體!
加州人口及面積都約為台灣的1.5倍
經濟實力也是約為台灣的1.5倍
也約略佔全球經濟的 1.5%
其緯度與台灣相似,人口多元與台灣類似!
==
這個 太平洋東西岸的 兩灣 (台灣 跟 大舊金山灣)
正是 全世界經濟效率最高的兩個地區
而兩地的高度互動(尤其以高科技產品跟國際貿易)
更是緊密!
=======
補充一下全世界的四大經濟熱點(都是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心):
大西洋兩岸:美國東北部10% 跟 英法荷比盧(歐盟)20%
太平洋兩岸:美加西岸跟墨西哥20% 跟 東亞 中日韓台20%
(東亞再加上東協約佔全球30%)
已經佔了全球 80%的經貿活動!!!
其他包含印度洋(阿拉伯/石油)跟其他地區
====
而台灣正位於全球環太平洋經濟圈 的西岸中心
加州正是環太平洋經濟圈 的東岸中心
精確的說 環太平洋經濟圈約佔全球 65%的經貿活動!!!
台灣能成為全球第十六大經濟體,正是拜此一經濟地理之賜
當中國崛起,上海當然明顯威脅台灣
北京威脅東京跟首爾(漢城)
廣州深圳威脅香港
這樣的磁吸效應(我們都開玩笑說是 慈禧效應)
對 台灣,香港,日韓都造成巨大的衝擊!!!
這才是 台灣今天經濟不振的 真正主因
所以:
===
讓台灣變成連結太平洋岸兩大經濟系統的中心,變成聯繫世界的樞紐
是最佳策略!!!
=============================
看到今天大陸與韓國的成功,很多人就以為”韓國模式”,’中國神奇”很了不起, 在全球一片不景氣中, 逆勢上漲,但是稍有遠見的人都會想起”日本第一”, 想起幾年前日本的成功, 簡直是全世界的表率, 但是現在日本經濟卻像落水狗剛爬上岸,
再往前回想當年的[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 不也曾經都是像今天的韓國跟大陸一樣的高速經濟成長與欣欣向榮,
為何如此,那是因為他們成功的因素也是他們可能失敗的因素,
他們的成功都建築在幾千萬人或幾億人, 乃至幾十億人都由少數幾十人或一人作決定, 當然他英明睿智,作出正確的決定就好,萬一他錯了,三五年後發現時,已經國家都走下坡了,歷史不斷證實這點
所以台灣是 [亞洲唯一多元成長的經濟體] , 唯一不是由少數人極權領導的經濟政策, 任何人, 任何政黨, 都必須遵從大多數人及市場的法則的決定,趙健銘事件證明,沒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台灣!
[台灣的亂] ,才是保障台灣長治久安的基石, 才是台灣的特色, 才是全球生意人所想要來台灣的原因,
在台灣的政府,企業 跟 個人, 就像細菌每分鐘都在快速演化,
所以凡是能在台灣生存的企業體,一但移植到其他地方,都比其他地方的企業更有競爭力與快速學習調整的能力, 這就是台灣商人成功的秘密,
有一個笑話[華山論劍]說明這一件事,一群台灣劍客在華山頂上一個狹小到客棧中互相殘殺,掌風劍氣四射,不一會兒,只剩少數人奄奄一息的爬出客棧,
卻發現成千上萬看熱鬧的所有圍觀的群眾,都已經死了. 被劍氣跟掌風的尾勁所殺!!!!
所以台灣要走自己的路就是很清楚了, [台灣就是民主與多元] ,台灣就是亞洲唯一真正的自由經濟體, 世界任何人在台灣, 都享有完全的尊重與機會, 但是卻也必須遵守遊戲規則,
那麼,台灣人是世界所有人最好的合作夥伴,互利雙贏,積極認真,
台灣政府是世界唯一的不停頓政府,提供365/24完整的服務,全球視野,在地尊重,真正成為世界的樞紐
台灣的希望就是"Tie the world as One = Taiwan",
台灣應藉由資訊產業的發達,積極發展通訊及數位內容服務產業,
透過對全球所有文化的多元尊重與研究,全力投入世界6800種語言與文字的了解,
台灣(Tai=Tie,Wan=One)
是真正沒有偏見,完全自由民主開放,政府全力投入文化創意產業,
軟硬體技術成熟,充沛的敬業技術人才,東西方與南島文化衝突與薈萃的地方,再網際網路新時代的"新世界"上,必能發展這個"不可見的新大陸": 世界的樞紐="台灣"
台灣的希望就是"自由民主開放",
台灣的希望就是"不停頓的政府,不停頓的社會,不停頓的人民",
『台灣的特色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
因為台灣就像『豆腐』,本身沒有味道
但是不管甜的鹹的酸的辣的都能配合
不管川式港式台菜還是江浙菜,都能入味
因為台灣是『真正尊重多元差異的地方』
台灣快速的吸納所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
只要看看台灣人從日本那裡學來麵包烘培的技術
但是現在全世界都有台灣人開的超好吃的麵包店
只要看看台灣人在世界各地開的婚紗攝影
連上 數位視野 你就能明白 http://www.dcview.com/gallery/
保證是內容最為多元跟特別,當然也是學來的但是在此生根
甚至以前台灣被冠上『仿冒(海盜)王國』
而現在台灣是世界發明展的常勝軍
而台灣從仿冒主機板變成全球主機板,滑鼠,液晶面板王國
我還可以舉出無窮的例子,說明這種『沒有特色的特色』
我們24小時營業的便利商店的密集度跟產品內容,超過日本,世界第一
我們的計程車,到處都叫得到
我們的公共交通工具,超級便利
我們的手機跟門號普及率,世界第一(超過 118%!)
我們的寬頻普及率世界第三
我們的政府e化程度,世界第一!
所以台灣是世界最便利的地方! 24小時不停頓的地方
台灣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實驗場所,台灣是世界未來生活的研究室! 台灣是世界生活科技的最新測試樣本!
懇請對這塊土地有心,對這個社會有愛,對這個國家有責任 的諸位
一同來撰寫 這部 台灣的實業計劃 吧!
再次懇求大家 敬請轉傳 台灣實業計劃初探 至少,來看看好嗎?
請點選這裡 http://bloguide.ettoday.com/alexandros/textview.php?file=000002255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