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說什麼 另一個澎湖!!!
==========
請看 我經林博士(林環牆先生)同意的轉載:
經續會成敗的關鍵
探討相同的內容,但是請大家自己看
(注意這段 要治癒台灣的荷蘭菌病症,經續會必須提出有效政策,以扭轉當前「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錯誤方向)
====================
引述來源: http://formosan-voices.blogspot.com/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即將在月底召開,從最近各分組會議討論來看,可能最後又陷入台、中經濟關係打轉,仍無法產生整套策略方案,以解決台灣經濟成長弱化與實質工資停滯不前的双重結構性問題。
台灣經濟的戰略必須盱衡時代的演變,做出正確的調整。由於因應戰略模糊或執行無力,台灣近六年來資本和技術大量外流到中國,而本身內部卻是投資低迷,以致台灣整個資源分派,竟然演變成在配合中國崛起的發展需要。顯然,台灣主體性的整體利益和安全,已不斷地遭受侵蝕。
對此情勢的演變,包括前國策顧問黃天麟先生、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以及筆者在內等海內外專家,早已不斷發出警告和提出經濟戰略以為因應。無奈政府與朝野政黨始終無法跳出「兩岸關係」的狹隘思維,而行政體系政務官也從未見其主動做有意義、有前瞻視野的政策討論或辯護。今天台灣社會彌漫悲觀氣息。雖然政爭不斷,但無論如何,執政的民進黨政府難辭其疚。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最近一再呼籲,台商赴中國投資等於是在中國複製台灣成功的過去而已。台灣怎麼可能經由複製過去,建設今日,再創新將來?
經濟成長的動能來自於投資,但應該投資於將來的創新或是過去的複製,孰輕孰重?不証自明,卻正是台灣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
我們不能繼續在「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錯誤路線走下去。否則,經濟上「台灣化」的中國終將反噬而把台灣「中國化」,形成廣大共產中國政經體制的一部份。不僅台灣人民所得水準將被往下拉向中國工資水準,台灣主體價值將淪喪,也將深遠衝擊亞太地緣政經安全的既有架構,升高台灣更難掌握的不確定性風險。
因此,鑒於台、中規模的絕對不對稱,台灣的經濟戰略絕對必須針對中國崛起帶來的機會,以及潛藏其背後的多重風險,做出兼顧政、經、安全等多角度的平衡因應。
即使單純從經濟角度透視,對台灣來說,中國熱其實就是中國版的「荷蘭菌」(Dutch Disease)。荷蘭曾於1960年代發現天然瓦斯,這個西歐小國的資本和人力乃過度湧入該新發現自然資源的開發,以致造成該國製造業遭扭曲掏空,挫弱其原有的國際競爭力。新資源的發現竟反而傷及荷蘭整體經濟利益,英國經濟學人週刊於1977年首次稱此為「荷蘭菌」病症。中國熱也一值在扭曲台灣資源分配,台灣經濟已產生荷蘭菌病症!
無疑,要治癒台灣的荷蘭菌病症,經續會必須提出有效政策,以扭轉當前「走向中國,複製台灣」的錯誤方向,並進而誘引資源投入台灣將來的創新發展,這是經續會成敗的關鍵。
(作者是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
請呂副總統幫幫忙,別再開口了,好嗎?
再看今天 東森新聞 的報導: 副總統呂秀蓮今(二十四)日在全國總工會第三屆理事長就職典禮上表示,台灣如果過分依附中國的話,將會成為另一個澎湖,就算有好的風景、豐富資源,還是不夠富有,也缺乏競爭力。 呂秀蓮表示,外界老是說,政府不夠開放,但是數字會說話,在一九九九年投大陸為十二.五億美元,至去年增加為.六十億美元。此外,六年前,我國投資大陸的比例不過是佔GDP的二七.七%,但是,到了去年竟然佔GDP七十一%,台灣企業幾乎把雞蛋都放在大陸,風險太大了,同時,許多產業都關掉工廠,到大陸去設廠,而這也是造成我國勞工失業的主要原因。 針對外界批評,民進黨執政以來,經濟一直下滑,呂秀蓮也反擊,民進黨執政以來,物價指數成長率維持在一.四%,並且主計處統計六月的失業率三.八四%,是二○○○年以來,失業率最低,並且六年來外匯存底從一二○○億美元增加到二六○○億美元,,出口值也從二○○○年一二○億美元增加至一二八億美元,顯示景氣復甦。 呂秀蓮也釋出勞工利多訊息,她表示,二十七日(週四)要舉行經續會,會給大家滿意的答案,尤其是產業組已達成許多共識,包含鬆綁勞動稽徵法、非典型勞工僱用限制、放寬外勞的總量管制之外,對於職場中弱勢團體,包含婦女、中高齡勞工也有利多,除了輔助婦女就業、創業之外,也要禁制年齡歧視,並且提高退休年齡下限,讓勞工有更長的職場生涯,同時,勞工退休金新制也實行一年,也會全面檢討,給勞工更好的工作環境和職場生涯。 ==================== 2006.07.24 中國時報 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出席全國產業總工會第三屆理事長、副理事長就職典禮致詞時指出,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快速增長,雞蛋通通放到中國籃子,過分依賴中國,將使台灣成為另一個澎湖,台灣應與世界接軌,定位為世界一部分,成為世界美麗島。 呂秀蓮致詞時,引用各種數據,希望社會不要唱衰台灣,她表示,相較於韓國,台灣外貿表現、物價指數都不錯,失業率在今年五月也降低到百分之三點八四,外匯存底也提高。 呂秀蓮表示,台灣將雞蛋通通放到中國大陸的籃子裡,如果失業的原因要對症下藥,不是罵民進黨,應該抵制中國化。 她說,澎湖的人才都往外流,當地建設落後,台灣前途如果一定要中國決定,註定台灣沒前途,台灣新方向應該是國際化,與世界接軌,過度依賴中國,台灣遲早會變成另一個澎湖。 ==================== 2006.07.24 中國時報 經濟部今(二十四)日公佈六月份外銷訂單金額統計達249.2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加42.6億美元,成長率達20.6%,經濟部表示,在亞歐美地區經濟穩定成長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的帶動下,因此訂單金額創歷年次高。同時,經濟部統計長張耀宗指出,台灣對香港、中國大陸的依存度愈來愈高,每年從香港、中國大陸的訂單金額都以兩位數增加。 根據經濟部統計,六月份來自香港、中國訂單為64.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5.2億美元,增加31.07%;而六月來自美國訂單為67.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4億美元,增加20.21%。由此可見,雖然外銷訂單金額美國還是高於香港、中國大陸,不過以成長速度來看,香港及中國大陸所增加的額度及成長率都遠高於美國。 按新台幣計算,累計一至六月外銷訂單金額共1,4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0億美元,成長率達24.32%,經濟部表示,由於台灣許多工廠外移,海外生產比重愈來愈大,不過大多還是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因此並不會影響外銷訂單的表現。 副總統呂秀蓮今天出席全國產業總工會第三屆理事長、副理事長就職典禮致詞時指出,台灣對中國的投資快速增長,雞蛋通通放到中國籃子,過分依賴中國,將使台灣成為另一個澎湖,台灣應與世界接軌,定位為世界一部分,成為世界美麗島。 呂秀蓮致詞時,引用各種數據,希望社會不要唱衰台灣,她表示,相較於韓國,台灣外貿表現、物價指數都不錯,失業率在今年五月也降低到百分之三點八四,外匯存底也提高。 呂秀蓮表示,台灣將雞蛋通通放到中國大陸的籃子裡,如果失業的原因要對症下藥,不是罵民進黨,應該抵制中國化。 她說,澎湖的人才都往外流,當地建設落後,台灣前途如果一定要中國決定,註定台灣沒前途,台灣新方向應該是國際化,與世界接軌,過度依賴中國,台灣遲早會變成另一個澎湖。 =============
張忠謀:台灣要正視中國的崛起!
2006/07/25 20:05
記者顏瓊玉台北報導
經續會召開在即,行政院長蘇貞昌25日聽取12位資深顧問意見,其中,「投資中國」是談話焦點。包括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立法院前副院長江丙坤等都認為,台灣必須正視中國市場的崛起;但行政院前副院長吳榮義則持保留態度,他認為,中國未來的經濟成長是「短多長空」。
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將在27、28日登場,5大分組目前已經做成561項共識,除了兩岸組和政府效能組還要分別在今、明兩天召開最後一次分組會議外,產業組、社會安全組、財經組都已完成共同意見的書面報告;蘇揆在下午聽取12位資深顧問意見,會後由行政院發言人鄭文燦轉述。
張忠謀表示,台灣經濟要繼續往前走,不能忽略公平正義,以及環境生態保護,但是對於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提出的2015年台灣經濟發展願景,台灣能否成為全球資源整合的加值中心、GDP能否到達3萬2千美元,還需務實評估。
談到台灣和中國的關係,他說,台灣和中國在地緣關係很接近,中國市場和中國的崛起,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問題,但台灣如何面對,如何投資中國,這個問題,他也還在思考。
由於經續會所討論的問題都是長期性、結構性,甚至是爭議已久的議題。江丙坤表示,從經發會到經續會,很多共意見是一致的,有些問題甚至已經存在將近10年,代表政府的執行力需要再加把勁;建議將來經續會結束後將結論納入經建會的4年經建計畫理,甚至逐年、逐項檢討。
他說,拚經濟還要考慮政治、社會、心理等各方條件,台灣經濟成長趨緩的原因在於投資信心、消費信心不足,很多人主張兩岸經貿開放,目的不是投資中國,而是在於投資台灣、壯大台灣產業的優勢。
經續會召開至今,意見多元,討論的議題廣泛,他期勉內閣成員要有政策主張,貫徹責任政治,勇往直前,經續會只是聽取意見的方式,建議在政院底下設置「財經顧問會議」,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林信義表示,中國市場是機會和風險並存的,「有些企業不該去,去太早;有些企業該去,卻去太晚」,這個情況應該討論;「取其利、避其害」是未來要討論兩岸關係的重點。
曾於政府部門任事的他直言,政府對於很多經濟面臨的問題,包括產業和環保的關係,不能沒有看法,「不決策所造成的怠惰更可怕」,該有看法時要勇於提出。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則以「日本經驗」警惕台灣,剛從日本返台的他表示,日本經濟目前有3項隱憂,包括外勞如何在經濟裡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何建構高品質人力市場、如何因應不斷擴大的社會福利和社會安全支出,這些問題在台灣也慢慢出現了,將來一定也要面對。對於台灣在亞太經濟地區裡面扮演的角色,他希望台灣不要被邊緣化。
對於台灣投資中國問題,雖然與會代表多持「開放」態度,但吳榮義有不同看法。他說,全球化不等於中國化,中國市場在短時間是一個機會,但長期來看,也有很多風險和威脅,他個人懷疑中國經濟未來是否能平穩成長。不過,他認為是「短多長空」。
===================
請看相關新聞:
=================
2006.07.24 中國時報
呂秀蓮:過度依附中國 台灣會成為另一個澎湖
【中時電子報吳靜君台北報導】
呂秀蓮:台灣應與世界接軌 成為世界美麗島
中央社
不過呂秀蓮也指出,台灣在中國大陸投資快速成長,很多人說新政府保守,但以到中國大陸投資快速成長的數字來看,難道政府還不開放嗎?
台灣對港、陸的外銷訂單依存度愈來愈高
【中時電子報吳靜君台北報導】
請點選 下方文章:(尤其 最後二篇: 台灣實業計劃 及 世界公民運動)
==============
從[囂張不是一個人造成的]談[台灣的正面能量]
台灣有六個 「看不見的競爭力」(遠見雜誌)
服務業是台灣的希望
台灣品牌 (50萬台商改造東方明珠 全文轉載 推薦必讀)
台灣在世界的位置
地瓜上班族 正改變台灣的未來!(轉載 推薦必看)
天天的故事 (轉載 推薦必讀)
號角響起! 台商要再一次跨上戰馬,向世界其他的地方進發了!
環境清潔 才是台灣現在最重要且立即該做的事
敬請轉傳 台灣實業計劃初探
世界公民運動宣言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