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公民媒體時代
台灣準備好了嗎?
你準備好了嗎?
請支持 [直接民權]
請支持 [世界公民運動]
====================
中國時報 2007.07.13
解構標準答案 從維基百科中挖出金礦 專訪公視何國華、維基劉自強
專訪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 整理謝宗龍、胡智銘、守寍寍、梁惠明 撰文梁惠明
一棟19世紀大宅的背後,竟是英國在二次大戰時主要的密碼破解基地...
印度象,現在大都被稱為...
哪一種巴豆是香港獨有的?
哪一種翼手龍的名稱,取自阿茲提克文明裡的羽蛇神?
1954年成立的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設計什麼?研究什麼?
「你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這是傳統媒體的問法。「你對這些問題有什麼看法?你認同這些說法嗎?」這是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問法。
改寫歷史 一言堂徹底崩解
維基百科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去編輯的線上版本百科全書,它是從2001年開始的計畫,目前全球網站流量排名第九,全部文章數為四百多萬筆,以英文為主,華文文章筆數有十三萬筆,每天新增文章數大約為7731篇,華文205篇。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宗旨是:想像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全人類的知識。
維基百科的誕生,打破了傳統媒體給予資訊的流程,資訊不再來自媒體的片面選擇,而是來自各方對現況的討論,所有知識隨時都可能變化演進。「標準答案」在維基的世界裡絕不存在,因為連這四個字本身都可以被討論解構。
聚眾監督 公民力量風起雲湧
以來自四面八方的網友,集體貢獻知識所產生出來的百科,值得信賴嗎?維基有句名言:在眾多眼球關注下,所有錯誤都會被挖掘出來。靠著眾人的力量,文章可能有錯誤,但是會一直被修正。事實上維基的精神,不在於文章的品質,而是在於哪些事情是被人關心的,以及大家所陳述的意見。
這種「相對的事實」,挑戰傳統媒體「絕對的事實」,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當台灣傳統媒體以「全知守門人」獨斷片面提供資訊時,維基百科呈現事件的過程完全透明,辨證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可以回覆的,這種概念徹底顛覆傳統媒體,引起某些國家專斷掌權者的注意,封鎖的情節時有所聞。如果維基百科呈現事實的概念,能落實在網路跟傳統媒體中,台灣的民主化應該能夠顯著進步。
放眼國際 維基年會在台灣
維基媒體基金會每年都舉辦年會,第一屆是二○○五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第二屆在美國波士頓,今年在台北舉辦,剛好是歐洲-美洲-亞洲,代表維基是跨語言、跨文化的。
今年的年會從八月一號到八月五號為期五天,與會的都是網路界的重量級人士,包括維基百科的創辦人Jimmy Wales、維基媒體基金會主席Florence小姐及日本知名的網路推手伊藤穰等人,相當難得。希望多一點台灣的朋友參加,共同讓華文的維基能夠更茁壯。
你的知識 就是我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趨勢專家已經注意到,維基百科累積驚人數量的內容,下一步該如何使用這些內容?這些知識對一般人有什麼關係?如何從成千上萬的網友共同貢獻的知識當中,挖掘龐大的網路財富,無限延伸的議題,正在先驅者心中醞釀發酵!
以下便是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郭至楨專訪公共電視新媒體部經理何國華、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維基媒體國際會議議程召集人劉自強的內容。
郭至楨問(以下簡稱『問』):國華兄,您長期從事媒體工作,由電子跨足到新的網路平台,又接觸大量的群眾,您怎麼定義新的媒體力量?
公共電視新媒體部經理何國華(以下簡稱『何』):其實我真的從中時電子報學到很多,因為我是從傳統媒體跨進來,所以我到現在一直都在學習,如何去聆聽真正觀眾的聲音。其實在傳統的媒體處理上,我們過去的做法是我認為什麼是新聞,觀眾或讀者應該要什麼,我就寫給他,拍給他,我認為你就是需要這個。可是跨入這個領域之後我才知道,事實上不是這樣子。
在這半年來我到各個地方去,看的面向也比較寬廣一點,才知道很多人關心的並不是我們在台北所看到的這些議題。我們長期認為只有煽色腥的新聞,才能吸引閱聽人,其實公民關心的議題更廣,這也是公民運動能夠興起的背景。我要的內容不是你給我的,而是我要去發表我看到的東西跟我感受到的事實。
當我們看到地方上各種事情,包括像河川整治、農田管理、外籍配偶等等事情,我們可以藉由電子報或是其他各種平台,讓大家能夠參與討論,這樣的問題我們無法漠視。
所以現在應該是傳統媒體的工作者,應該重新被教育。我們過去所受的教育,是公正客觀和事實報導、平衡報導,這些理論基礎應該要重新檢討。
問:請問自強兄,從一個科技人,一個學術的研究者,又是一個年輕人,你怎麼看待公民媒體這種大翻轉的革命?
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以下簡稱『劉』:剛才提到幾個關鍵還蠻重要的。第一個是聚眾力量的呈現,網路文化從BBS到個人的網站、個人的新聞台、部路格、到維基百科(Wikipedia),各家成立不同平台,部落格其實是一種型態,也是描述一種現象。
像早期的BBS,可以說是早期部落格的呈現,差別在於當時他影響的範圍,可能只有在那個平台的使用者,他也沒有辦法達到聚眾的效果。當然在BBS上我們可以發起抵制某項商品,但整個影響力還是比不上現在的公民媒體。
我個人認為在當中有兩個很關鍵的因素,一個是在技術方面,另一個是在整個底層的授權機制,是否能達成聚眾目標。
技術部份是網友怎麼樣去做串連,讓文章可以快速散播出去。下一步要討論的就是我是不是能夠自由散布這些內容,所以在部落格方面,大家會比較關注是不是公眾授權這個議題。
因為公眾授權的議題起來了,所以網友在轉載文章或傳播資訊的時候,可以更自由,因為每個人都不願意做犯法的事情。
當公眾授權被引進之後,現在的人可以很自由的在智慧財產權的架構當中,去使用別人的文章。因為整個技術成熟加上整個授權機制,可以讓人民使用的時候,對於整個知識的推展是有很大的幫助。不論是在部落格或是維基百科的平台上,現在的平台可以聚眾,這是很關鍵的因素。
問:以聚眾來說,部落格還是比較個人化的呈現,比較大的平台聚眾,可能就像維基百科,它的力量是比較大的。另外像是公共電視的PeoPo,它某些層面已經很接近公民媒體的概念。當初所設定的PeoPo營運模式,已經得到預期效果嗎?公民媒體發聲的問題,有沒有真正被突顯出來?
何:基本上我認為是有。不過因為PeoPo現在還是baby剛起步的階段。我們講一個案例好了。像中國時報,在七月十號刊登一篇石門水庫被污染的報導,這新聞其實第一個報導的是PeoPo,我們在兩個禮拜前就報導。
這報導的情形是有個公民記者,他長期觀察石門水庫上游被污染的情況,然後他也觀察到水利署的監測紀錄。兩個多禮拜前在PeoPo網站出來這條新聞之後,其他新聞台也都大篇幅報導。
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來,公民的力量正在慢慢形成,例如我們當初作樂生的議題,就在攝影棚內辦了一個高峰對話;另外關於中正紀念堂正名的問題,我們也做了戶外的討論;接下來有關河川的議題,我們也會在南部辦一個戶外的對話。
透過這樣的平台,我們希望讓虛擬世界的聲音,也能在實體世界呈現,透過虛實的結合,讓議題能夠達到最大的效果。當然我們也很期待未來可以跟中時電子報及維基百科有更密切的配合。讓公民的聲音可以傳達出去。由於公共電視是非營利,所以我們希望這樣的聲音能夠讓越多人知道越好,希望這樣的聲音出去以後,它可以引起討論或是改變一些政策。
七月二十二號PeoPo將辦公民記者聚會,那天的聚會大概會有三百人,在台大校友會館,我們把它定位為維基年會的暖身活動,希望這樣的暖身活動能夠跟維基年會連結起來,因為畢竟維基也強調社群的結合,我們希望國內的社群能夠慢慢融入到國外社群裡面,讓台灣的聲音能夠出去。
台灣的一些部落客中,真正使用維基百科的人還是很侷限,我們希望透過持續暖身的活動,讓台灣的參與率更高,這對於台灣在國際能見度上的增廣有很正面的影響。
問:公民力量在現階段還是要透過主流媒體,力量不夠強大。請教自強,以科技人的角度來看,您怎麼看待公民運動?科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劉:就我自己的角度來講,我覺得科技不是決定這一切發展的原因,剛剛提到為什麼有民眾願意去報導這樣的事情,其實我覺得有蠻大一個原因是覺醒。
比如說我在社區,我一定會去關心社區週邊的事情,但是他可能沒有覺醒到他可以做些什麼事情,這在早期科技還沒有那麼普及好用的時候,他能做的事情就是用口頭在街頭巷尾間,去傳達她們的不滿或不同的意見。他不知道他的聲音可能可以在主流媒體上被傳達出來。所以這種覺醒是很重要的。
當網友透過部落格,發現他說的話有人會在意,並且透過計數機制,部落客發現有很多人在看他的文章,他知道跟關心這些事件的人大有人在,同時這些人可以共同去討論一些題目的時候,他會覺得在這個茫茫的世界當中,他是有存在價值的。
虛擬的社群力量展現,其實就是所謂的聚眾,就像是實體世界當中,那種「市集」的群眾,實際在網路上呈現。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一直覺得技術是扮演一個很微小的角色,甚至很多情況在發展的時候,不是由技術去決定要怎麼樣發展,而是人的需求是去決定技術要做什麼樣的演變。
像剛才提到的維基百科,其實我們一直不覺得這樣的平台是一個最好的平台,包括編輯方式,以及使用的難度偏高,一直都是問題。但之所以會被大家彰顯為不錯的平台,是因為很多人去使用它,各種操作上的困難會變成大家討論的焦點,有很多人會貢獻他的想法,讓這個平台變得更好。但是技術還是需要存在,在所有新的網路運動當中,技術雖然也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最主要的公民力量,還是要靠公民覺醒。這個階段的教育過程,通常比較長。
台灣引進部落格的概念,沿用許多年後才慢慢有人覺醒,知道部落格除了書寫「我的生活」之外,還可以寫「我對這個社會的觀察」。部落客可以去翻譯國外的文章,例如南斯拉夫內戰的新聞會對我有什麼樣的影響,這是以前人可能不會想到的一個事情。
問:彼得杜拉克曾說:人們過去太重視網路內容的傳遞,真正重點的核心在於技術!現階段看起來的確是如此,科技如果代表一種能力的展現的話,維基百科這樣的平台,就能具有一定的地位。我想請教自強兄,可否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明,什麼叫做維基百科?
劉:維基百科是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去編輯的線上版本百科全書,它是從2001年開始的計畫,目前全球網站流量排名第九,全部文章數為四百多萬筆,以英文為主,華文文章筆數有十三萬筆,每天新增文章數大約為7731篇,華文205篇。
之所以會有維基百科的產生,是因為背後有一個維基媒體基金會在推動,這個基金會有個宗旨:想像一個世界,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的去使用全人類的知識。這個基金會除了維基百科,還有九大計劃在推動中,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很多人都會問說,維基百科是不是要和大英百科全書對抗,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大英百科全書是聘請了很多專家,去修訂一個大家都有共識的版本;維基百科有歷史頁面,你可以看到過去討論的歷史,由此可知,事實是多面向的,這樣的過程可以教育讀者多面向的思考。
當然,維基百科上面的文章品質會參差不齊,但是重點不在於文章的品質,而是在於哪些事情是被人關心的,以及大家所陳述的意見。
問:維基百科的誕生,其實打破了傳統媒體給予資訊的流程,資訊不再來自於媒體的片面選擇然後給予。維基百科的資訊來自現況的討論,隨時都可能有變化和演進。可是維基百科既然是每個人都可以編寫,正確性會不會因此受影響?
劉:在維基裡面有句名言「在眾多眼球關注下,所有錯誤都會被挖掘出來」。靠著眾人的力量,文章可能有錯誤,但是會一直被修正,你可以從被編寫的過程有沒有爭議、討論的次數,去評估這個議題的正確性如何。
我們當然不能保證維基百科上面的資訊一定正確,但是如同我之前所說的,維基的精神,不在於文章的品質,而是在於哪些事情是被人關心的,以及大家所陳述的意見。
當然,維基也有一個功能是凍結頁面,當某些議題被過度討論或非理性改寫時,管理者就可能凍結頁面。但是這種封鎖,不會是看不見或永遠的,你不能編寫但是可以討論,等討論到了有一定的共識之後,這個頁面可能再度開放編寫。
問:誰是管理者?誰有決定凍結頁面與否的權力?
劉:每個平台都會有比較資深的人和願意多付出的人,我們會由這些人來做管理者。當然管理者也可以被檢驗、被討論,這些討論都是公開的。維基百科本身是中立客觀的,管理者的存續與否,可以由網友的討論來決定。雖然有些人是沈默的,不出聲的,但就目前的平台來說,我們還是採取由出聲音的人來決定管理員是否能存續,基本精神都是透過peer review來決定各種事務。
問:在維基百科中,經過來回辨證所產生最後的那篇文章,這種結構性做法,以傳統媒體的角度,該如何看待?
何:傳統媒體要做到這個部分很不容易,新聞製播跟編採的過程,在十年前和十年後是一樣的,有哪些新聞線索進來,指派誰去採訪,採訪回來又透過編輯的修訂,最後呈現模式,又要看各級長官的觀點而定,都是分階級在執行。我堅信沒有一個事實是可以被完整呈現出來的,從不同面向去看事實是不一樣的。
傳統媒體若沒有解決階級性問題與落實新聞室的民主,恐怕沒有辦法像維基一樣執行。但是在網路世界是可以嘗試去執行的。維基透過群眾式的討論,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透過不斷的辨證,把相對事實適時表達出來。
不過這種「相對的事實」,對於傳統媒體上「絕對的事實」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台灣傳統媒體操作同一件事情,可以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傳統媒體所呈現的事實都是片段的,但是維基百科呈現事件的過程完全透明,辨證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可以回覆的,這種概念跟傳統媒體就完全不同。
台灣的民主化要往前走,媒體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網路媒體,維基百科呈現事實的概念,若是能落實在網路跟傳統媒體裡,台灣的民主化就會更進步。
問:談到這裡,又牽涉到守門人角色的問題。維基百科中,每個人都要為事實把關,不過以傳統媒體的看法,守門工作只靠個人的話,又容易受到偏好跟價值判斷的影響。我想請教一下,目前維基百科有多少種的語言?
劉:維基百科目前號稱有249種語言,光是中文就有簡體、繁體、粵語、港澳繁體、新加坡繁體與台灣白話文,也就是所謂的台語版。最近還有客語的計畫。光是在中文就有多元的展現。希望比較少人使用的語言,也能保存在這個平台上。
問:目前維基百科上,像台語客語這類語言,要如何以文字來表現?
劉:不同的語言就有不同的書寫型態。例如台語就有好幾種拼音方式,因此維基百科的台灣白話文版,成立第一件事就是要決定使用哪一種拼音方式,當時仰賴參與這項計畫的工作人員所使用的語法,不過如果有人認為台語應該用其他的方式來呈現,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討論。
原則上維基百科歡迎不同的語言加入。以中文為例,雖然書寫跟詞彙有所出入,但是基本結構是一致的,因此就可以利用一些技巧,透過按鍵就可以在繁體中文、簡體中文、港澳繁體、新加坡繁體之間轉換。同義不同字的辭彙也有方法及時轉換。
問:維基百科是一個以分享為宗旨的平台,不過各種語言文字都有,要如何做到資源共享呢?
劉:透過技術,可以自動轉換的就讓電腦代勞。不過一些技術無法克服的問題,例如英文轉中文,就須靠熱心的網友,貢獻自己的時間去翻譯,同時也能增添自己的文化內涵。
維基百科為什麼受到世人推崇,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許多網友無私貢獻自己的知識,而維基百科也以增加credit的方式,讓大家都知道這些網友的貢獻。
另一方面網友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知識,也是希望知識不要被某家公司或機構所壟斷,讓全世界都能使用。公眾授權機制在那邊,他們所做的事情可以給別人使用,他們就更願意跟別人分享。維基百科在五年之間能發展到目前的規模,都是全球熱心網友們的貢獻。
問:維基的成功要靠無私奉獻的義工,但是透過不斷分享辯證及互相監督所達成的效果,這種言論自由,是不是踩到了些政府的痛處了?
何:台灣民主體制雖然還在演化中,但是畢竟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地方,所以對於維基百科也是站在歡迎的立場。不過維基百科的內容在一些立場互異的政治人物眼中,似乎就是有所偏頗,進而產生了敵意。但是這些都是演進過程中必須忍受的陣痛。
把維基的概念引申到傳統媒體時,可能傳統媒體的結構需要重新解構才行。解構過程中守門人思考重心,這種透過以往傳統守門人的作用而傳達出去的資訊,是不是就是萬無一失,一定符合全民的利益?我想並不盡然。
以前傳統媒體的架構中,仍然以職務高低來評價新聞事件的可信度,只有階級越高,守門人的角色才能扮演好,但是維基的概念是資訊平權,每一個人都要尊重不同領域中的專業知識。
傳統媒體認為,職務階級越高者,守門人的角色會扮演得更好。但就維基而言,維基是資訊平權的概念,任何一個人的專業知識不會比另一個人超越多少,你在某個領域裡你是專家,跨到另一領域你要去尊重另一個專家。
但就台灣的傳統媒體來講,不管你是資深媒體人,或者就媒體的階層而言,可能最高層的人是專家,他會認為下面的人跟他比起來不是專家,他才是通才的專家。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媒體觀察組織,會對這種情形有意見:為什麼某些特定的人,對所有的領域都熟?什麼都能說、什麼都能觀察。
這種情況跟維基的概念比較起來,相當不可思議,因為維基要求的,是必須是很了解、不斷辯證,產出一個結果來。我們也很期待PeoPo做到維基的角色。我們現在做的是把一個專家知識貼上去,引起更多的討論,但這部份仍須持續教育,因為台灣所謂的公民記者,還沒有這麼成熟的想法,所以必須嘗試去教育他們:「你們可以這麼做」,這跟傳統的媒體教育不同。
以維基平台而言,從二○○一年開始至今,已經做了很好的教育,畢竟英文是強勢語言,英語世界已有較成熟的功能,這是我們要虛心學習的。
問:回到維基本身,維基百科畢竟不如「事件」或「議題」會引發廣泛討論,但不可否認仍有其影響力,否則中國大陸不會這麼在意。實際情況如何?
劉:像部落格或維基百科這樣一個平台,其實是讓人民去宣洩、抒發想法的管道,有時這平台或許對政府會有幫助。因為大家講完了、發洩完了可能就沒事。我個人認為,維基百科或部落格其實是不同的媒體型態,「百科」代表我們去書寫一個現象或事實,因此每篇文章必須有參考依據,不能隨意杜撰,有趣之處在於:什麼是事實?我們平常在定義政治問題,例如什麼是一個國家時,會引起很多討論,這個討論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
比如維基百科上,可能有提及某個國家的文章,自然會有另一些人跳出來,質疑以維基百科這樣的全球知名網站,在上面描述的,不是「我」認為的事實,就會覺得受到挑戰。這種邏輯還是從傳統百科或傳統媒體的角度來思考,以為維基百科上所呈現出來的,就是大家認為的事實。
但是如果更深一層了解維基百科,就知道這是一個不斷辯證的過程,他或許會開放一點,讓自己也加入討論,他開始把他所認為的事實丟出來,然後看看什麼是大家能接受的共識。
所以我覺得對政府的威脅,反而是政府或當權者以既有的心態來看維基百科,還不能接受維基百科這種媒體形成的過程,只看到片面的現象或我們所認為的共識的部分,所以有些政府認為受到威脅,像對岸就曾經封鎖好幾次的行為。
我們認為封鎖永遠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被封鎖的人總是找得到出路。現在對岸的朋友,至少我們接觸過的,都用proxy server或透過別的伺服器,還是看得到。當然很多內地朋友從未聽過維基,我兩週前去澳門演講,幾個朋友很希望把這樣的觀念引薦進去,他們也覺得,封鎖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去正視這現象,了解這東西形成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因為越封鎖只是讓人民更好奇。這不是一個正確的方法。
除了中國封鎖之外,維基的文章有沒有對其他國家或政府造成威脅?或許有。因為掌控政權的人往往比較慢進入網路世界,比較無法掌握網路世界的發生過程。但隨著時間的演進,等到這樣的網路媒體開始發揮效應時,大家就必須正視這種新興媒體的影響勢力。
YouTube上有很多競選廣告,當他們已經懂得利用這個頻道去傳達聲音時,他就必須融入這個文化當中,去了解這樣的文化背後所引伸的社會意涵。我相信再過幾年,掌權者即使心裡覺得受威脅,也不敢這麼明白表現出來,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不可擋的趨勢。
問:八月一號開始,有個維基百科的年會,將在台北舉行。這個重大盛會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劉:八月一號到八月五號為期五天的會議,是維基百科背後的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每年都會辦的活動,第一屆是二○○五年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辦、第二屆在美國波士頓,今年在台北舉辦,剛好是歐洲-美洲-亞洲,代表維基是跨語言、跨文化的,這個活動想必會吸引許多關心網路趨勢的人參加,目前報名踴躍,希望多一點台灣的朋友參加,也讓華文的維基能夠更茁壯。
有幾個特別來賓:除了維基百科的創辦人Jimmy Wales、維基媒體基金會主席Florence小姐,代表維基來參加之外,日本知名的網路重要推手伊藤穰等人也會來,這是一些代表新的網路關鍵趨勢的人物。
此外,還有一群人也值得注意,維基百科累積了很多內容,下一步是如何使用這些內容?這些知識對一般人有什麼關係?我們另外找了一群利用維基平台或技術建立商業模式的人與會,他們本身是商業公司,他們利用這個平台去經營另外一個社群,另一種人則是用這技術去做公司內部的企業知識管理。
這群人代表的是,維基百科或維基平台發展至今,已非常成熟。它下一步會往哪裡走?除了我們不斷貢獻知識之外,下一步是這東西怎麼樣被別人使用。未來百元計畫的電腦裡,將內建一套維基的離線版本,這對於偏遠地區兒童是個接近資訊的機會。
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年會除了有精彩演講外,還可看到這個計劃與維基百科如何被世界不同的人使用,我們也很鼓勵台灣的年輕一代,透過這樣的活動,跟國際更進一步接軌,也誠摯邀請中時電子報讀者參加這活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