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東昇的意見]推動世界看台灣[台灣學]活動
 
請不要扯入政治的惡臭跟媒體的腥羶!!!
 
還給[台灣學 Taiwanism]一個乾淨清新自在多元的空間
 
==============
新聞轉載開始:
(引用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508050121+95080512+0+145826+0,00.html)


西方學界集體哈台 開始發燒
丁榮生/台北報導
 
有別於漢學家從中國文學瞭解東方文化,近年崛起的台灣學研究在西方學界逐漸發燒。繼五月「西方多在哈台灣」探討台灣政經經驗後,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與倫敦政經學院合辦「重寫文化:在歐洲的台灣學觀點」研討會,西方學界除熱於鑽研兩岸關係外,也開始探究「中國崛起下的台灣文化。」
 

台史所所長許雪姬指出,倫敦政經學院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知名社會科學院,其「台灣文化研究」是英國第一個也是唯一專門研究台灣文化的學術組織。
 

這批書寫當代台灣社會現狀的論文,基本上是以台灣現代化之始的十九世紀初探討至今,例如比利時魯玟大學的安.海倫指出:「台灣在打造民族國家的歷史籌畫中,碰巧與中日兩國啟動近代化時期相近。因此台灣從中國史脈轉而到日本殖民體系,再到一九四五年被解放的新認同,中國歷史與傳統又再度回到日常生活,台灣反而變成地方誌。」這段經驗,巧妙點出台灣主體認同的轉折。
 

荷蘭萊登大學的漢寧.考特爾所寫的「再寫台灣語言」也點出,台灣的所謂「國語、台語」等語言與方言,在台灣社會階級制度化與政治權力鬥爭中起落;而晚近台語在本土語言多樣化嶄露頭角,繼文學之後,台語電影、流行音樂與電視節目的曝光率都日漸增長。
 

政經學院的西敏學院教授馬克.哈洛森則在「書寫台灣國家狀態」論文中指出,台灣國家認同根本是一套文字策略,他透過王浩威、簡媜、侯吉諒三位作家於一九九○年代初回到福建老家故鄉,尋覓認同根源的書寫文字。
 
相對西方學者的這些關點,全程參與籌畫的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張隆志表示,台灣學成為西方研究的一個課題時程不長,且以個別學者之作居多,這次是少見的長期集體研究,也讓我們理解西方觀點對台灣學擺脫漢學課題的獨立研究成果,顯見台灣的特殊性,已受到矚目。
=====================
新聞結束
 
=============================
關心台灣的出路
請點選 下方文章:(尤其 最後二篇: 台灣實業計劃 及 世界公民運動) 

蕞爾台灣,發明大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