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載 天下雜誌 的專文,可以了解:縣市合併是趨勢!!!  請參考
 
請注意:絕大部分縣市長(不分藍綠)都贊成 台灣進行「行政區重劃」
 
也請參考附錄: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
=======================
 


城市群合作才能立足世界版圖
 
天下雜誌
 
更新日期:2006-09-02 記者:李雪莉.汪文豪
 
對有企圖心的城市而言,它們此刻有著以下共同的焦慮:如何在世界版圖中建立自己的座標,不被遺忘?如何不被太平洋另一端的城市比下去?

現實真的很殘酷。過往城市的競爭法則悄悄走入歷史。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三角研究園區」的故事,已經揭示新型態城市競爭的到來。

五十年前,圍繞著杜克等三所大學成立的三角研究園區,五十年前的發展,就領先時代。這裡雖然佔地七千英畝,卻是由一個非營利組織運作著,因低廉土地、研究人員,而引人前來投資。

但不久前,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卻發現北卡發展出現瓶頸。原因是世界各地各園區在積極競爭同時,北卡的三角園區卻不夠有野心與全球策略。「它總是說,這裡有好的人才、便宜的土地、良好的氣候,問題是其他城市也同樣提供相同的東西,」北卡園區執行長查爾斯.海斯(Charles Hayes)對《BusinessWeek》表示。

就像一記警鐘,三角園區後來擬定一個名為「贏取明日工作之戰」計劃(Winning the Job Wars of the Future);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它們意識到「合作」的重要。

區域「合作」才能競爭

以往園區周邊的十三個地方政府把對方當敵人競爭,現在,它們決定把力量做大,用整合性的策略,迎戰全球競爭,就好像坐在同一艘船上。如果再以一個城打敗另一個城市的邏輯運作,還有可能兩者皆敗;未來的趨勢已走向城市的結盟,區域與區域競爭。

建築師潘冀經常往返台北與上海,在中國建設許多廠辦的他觀察,每個城市都在力爭上游,二線城市知道不可能跟一線的比,於是積極尋找生存定位。

歷史發展的軌跡發現,大城市發展到後來,都面臨沒有腹地的問題,而小城鎮則是找不到著力點發揮,遠遠被拋在大城後面。但區域合作可以解決大城與小鎮的問題。

台大城鄉所所長夏鑄九常被大陸官方邀請到對岸做顧問。
 
他以才啟用的大小洋山港為例,說明小城市如何找出利基。黃浦江長年泥砂淤積,上海急需深水港,於是上海向外找地,最後上海出資、浙江出地,合作建造洋山港。
 
許多到現場的台灣團隊都好奇浙江為什麼肯和上海合作?結果,對方的回答很簡單:「上海是大樹,我們只能扮演碧羅春。」
 

不論是一線、二線、三線城市,都靠著區域合作,彼此分工而茁壯。一線城市就像領頭羊,帶著周邊小城市往前衝。「城市區域(city region)會愈來愈重要,」夏鑄九說。

一旦區域間有了合作模式,競爭力會成等比級數增強。對岸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群目前佔中國GDP三六%,二○二○年預估達到全國六五%。

而台灣的城市如何突圍,特別是行政區域已被劃分到二十五個縣市,其中十六個縣市人口不超過百萬、七個縣市人口未達兩百萬;小城未來該如何發展?
 

從北到南,多位縣市首長都贊成台灣進行「行政區重劃」 。
 
桃園縣長朱立倫認為桃園可以和大新竹、苗栗合併而台北縣市合併,「台灣不需要那麼多單位。」
 

夏鑄九則提出「區域政府」的概念。就是保留既有的縣市,但成立北台、中台、南台、東台更高一級的政府,做策略與資源的整合。

不論是重劃行政區或區域合作,都將是台灣能否持續競爭的關鍵。而且對四大區域都是迫切議題。

走進台中逢甲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系主任劉曜華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中台灣的衛星空照圖。圖中,一條粗線從東向西連貫起台中火車站前的中正路、台中港路、中棲路到台中港,全長二十五公里的路程,劉曜華將它稱為「台灣大道」。

「中正路是歷史台中,中港路是生活台中,台中工業區這段叫科技台中,吸引人看夜景的大肚山叫景觀台中,台中港這段叫港灣台中。台灣大道,好比國外的香榭大道或賓州大道,反映整個中台灣的發展潛力,」劉曜華興沖沖地解釋。

當民間用虛擬的台灣大道,看出大台中整合的優勢時,行政上的台灣大道,卻被台中市、台中縣與交通部三個單位切割管轄。

體認到縣市合作的重要,台中市長胡志強曾提出「中台區塊」的概念,希望中部縣市能像粽子一樣,串聯合作。但目前是只聞樓梯響。

中台六縣市,六百萬人。如果有個直轄市領軍,劉曜華說,就能以四百多萬人的愛爾蘭、紐西蘭的發展規模來思考。

同樣地,南台灣也急需區域資源的整合。高雄縣長楊秋興就十分贊成高高屏三縣市合併,甚至十多年前他當台灣省議員時,就推動國土重新規劃,認為高雄縣市該合併。
 
他說,高雄市每年有八百億元預算,高雄縣只有三百億元。高雄市是有錢沒地方花,高雄縣是沒錢花。但高雄市發展空間已經飽和,很需要高雄縣當腹地。

台北縣市的問題也很類似。台北盆地人口加總有六三四萬,地理上盆地內的河川水系與道路交通,理應有一套管理系統,卻因行政上劃為台北縣、市,缺乏整體規劃,資源重覆浪費。

不過,今年開始,由於兩大行政區皆由國民黨執政,兩位縣市長已簽下九十六項、七大類的合作案,縣市合作出現生機。

區域合作在世界各地已快速發生,例如北京加上天津,但台灣的進展幾乎流於口號。
 
曾為宜蘭進行都市規劃的新加坡建築師劉太格認為,原因在「台灣對大的規劃沒經驗,也不考慮。」
 

城市要更有競爭力,只能靠城市群的合作。未來不能只推銷城市,只有推銷區域才有機會在全球競爭存活

 ======================
  
 [李東昇的意見]仔細看看:台灣改成五市五縣(尤其 新的英文譯名)是不是 更讓
外國人 容易了解,容易記憶 呢? 這更是行銷台灣的好時機喔!
 
2008全面推行 [世界公民標示法] 真正與世界接軌,理性務實,開創新局
 
=======================

關於 國土規劃,請看我的建議
 
現況參看: 從[台灣23縣市369鄉鎮區]看[世界公民標示法]現況篇 
 
台灣國土規畫,我主張:[五市五縣,十全十美]
 
 
 
 
1.將台北縣,基隆市 併入台北市(雪山山脈則全數轉入宜蘭縣)
2.將桃園縣,苗栗縣及新竹縣(平地部分) 併入 新竹市
3.將台中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彰化縣 併入 台中市
4.將嘉義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嘉義市,雲林縣,台南縣 併入 台南市
5.將屏東縣與高雄縣(平地部分) 併入 高雄市
6.將坪林,雙溪,石碇,尖石等併入 宜蘭縣
7.花蓮縣 維持不變
8.將中央山脈以東(山地部份之高雄縣與屏東縣)併入 台東縣
9.中央山脈山地部份(原南投縣,台中縣山地部份),組成 玉山縣
10.金門,馬祖,東沙,南沙,綠島,釣魚台等(除龜山島外)之 離島
全數 併入 澎湖縣
===
 

 
如此 台灣西部 平地部分 分割為 五市(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
台灣西部(中央山脈以西)山地部份 成立 一縣(玉山縣)
台灣東部(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已東)分割為 三縣(宜蘭,花蓮,台東)
所有離島(除龜山島外),都屬於 一縣(澎湖縣)
===
台北盆地 為 台北市(南崁溪以北)
桃竹苗台地 為 新竹市(南崁溪以南,大安溪以北)
台中彰化台地 為 台中市(大安溪以南,濁水溪以北)
雲嘉南平原 為 台南市(濁水溪以南,二仁溪以北)
高高屏平原 為 高雄市(二仁溪以南 ,林邊溪以北)
雪山山脈及蘭陽平原及龜山島為宜蘭縣
海岸山脈分為 花蓮縣台東縣
中央山脈 為 玉山縣
離島(除龜山島外)為 澎湖縣
都跟 地理區格 吻合
 
市 都以都市發展(工商服務業)
 
縣 都以自然生態(休閒遊憩業)
 
玉山縣 則以 水土保持跟地震斷層與高山生態
澎湖則成為海洋研究及遠洋發展基地
====
如此 台灣(中華民國) 分為:
 
五市五縣 都是 直轄市直轄縣 (廢除 省)
 
廢除 鄉鎮市(都設為 區 , 即 369區)改為官派
 
也就是廢除 鄉鎮市長 及 鄉鎮市民意代表 
==================================
 
 
其 新版 ISO 3166-2 編碼如下:(同步修改 英文譯名)
 

舊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