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中油中船應該改名!
我看了游錫堃跟辜寬敏的[轟李]
真的替他們難過,希望他們趕快退出台灣政壇
又看到所謂[橘營]反對 中船,中油改名
更是鄙視這些政治人物!
真的,看看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只有黨派,沒有是非!
我懶得再批評了! 選民用你們的選票來決定吧!
我們還要花每個月近台幣百萬元,聘請這樣一個立法委員嗎?
你要嗎?!
可以先看這篇: •去中國化是趨勢?!
我的立場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我反對 去中國化!
但是,我也要強力譴責這些 完全情緒化的[反去中國化]份子!
正如同 [去中國化]是一種偏頗的思維
[反去中國化]也是一種偏頗的思維
這兩種(人)我都反對!
用 理性平和 的思維,不行嗎? 每件事,都要扯到藍綠意識型態嗎?
=================
請看[李東昇的解說]
這兩家公司,因為名稱就是跟對岸中國的公司同名
不改名稱,如何進入國際市場!
請自己看 兩岸中油的英文網頁:(注意 中文名稱是 中國石油喔!)
http://www.cpc.com.tw/english/home/index.asp
注意到 英文名稱為: Chinese Petroleum Corp.
如果你是一個外國人,你會認為這是一家中國公司,不是嗎?
(注意 是 中國大陸 的公司喔!)
然後看 中文網頁: http://www.cpc.com.tw/big5/home/index.asp
中文名稱是: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再看看: http://www.petrochina.com.cn/english/index.htm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再看 中文網頁: http://www.petrochina.com.cn/chinese/index.htm
你會發現,也是 中國石油!!!
中文名稱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誰會搞得清楚 是 台灣的 中油, 還是 中國的 中油!!!
=====
再看 中船: http://www.csbcnet.com.tw/csbc/Introduction/Introduction01.aspx
可以知道,其實 中船的前身, 就是 台灣造船公司,
一直到1978年,才變成 中國造船公司
尤其 英文網頁: http://www.csbcnet.com.tw/csbc/EN/index.asp
看看英文名字: 「China Shipbuilding Corp.」(CSBC)
我要不說,你一定會以為,是中國大陸的公司吧!
再看更誇張的:
中文版: http://www.shipbuilding.com.cn/
跟 英文版: http://www.shipbuilding.com.cn/en/index.php
對岸的 中船公司 連英文名字都是 China Shipbuilding
請問 改回 台灣造船公司 又如何?!
難道 這不需要改嗎?!
真的,台灣的政治人物,水準都這麼低嗎?
都只有偏頗的意識形態,眼中只有藍綠,沒有是非嗎?!
===================
中國時報 2007.02.03
中油中船擬改名 橘營堅決反對
中央社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鄭金玲今天表示,大概經濟部嫌預算太多沒地方花,才盡想著搞些中國石油與中國造船,改名為台灣石油與台灣造船等無聊舉措;親民黨政策會執行長黃義交說,中船與中油改名沒必要,只要用錢不在刀口上的支出,親民黨都反對。
經濟部長陳瑞隆昨天表示,中國石油公司擬正名為「台灣中油」;中國造船公司改名為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原則上應不至於花太多錢。中國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徐少萍說,國民黨反對經濟部去中國化搞台獨,打算杯葛「九十六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鄭金玲下午答覆記者詢問時指出,中油與中船兩家這麼大的企業體要正名,怎麼可能不須增加支出?陳瑞隆的說法根本模糊焦點。
她說,國家經濟條件一天比一天差,民眾生活水平日趨艱困,經濟部不思如何帶動台灣經濟,卻搞些無關痛癢枝微末節的非業務事項,可能經濟部嫌預算太多沒地方花,既然如此,親民黨贊同國民黨的作法,總預算案可重新檢討。
黃義交說,沒必要花錢卻浪費的事情親民黨都反對,親民黨支持國民黨。
================
改名囉!中油以後叫台灣中油 中船則稱台船
【中時電子報吳怡台北報導】
國人所熟悉的中油、中船名稱,即將走入歷史。經濟部長陳瑞隆今(二)日証實,為配合政府推行的台灣正名運動,中油將改名為台灣中油,中船則改為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下週五兩家公司將各自召開董事會討論正名案。根據這兩家公司估計,為了正名所必須花費的經費,中油約為七千萬元,而中船也有二千萬元左右。
為了配合台灣正名運動,經濟部與幾家國營事業討論後,正式名稱終於定案。其中,「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將改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簡稱維持CPC不變。「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則是改名為「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原本以英文簡稱「CSBC」作為商標維持不變,但是中文簡稱將改為「台船」。
中油與中船已經敲定將於二月九日舉行董事會討論。因為中油是百分之百官股的國營企業,因此董事會通過後就完成正名。中船則是因為有部分民股,因此下週董事會通過後,還必須等到三月召開股東會認可,才算正式通過。
中油表示,中油加油站現在的商標是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方是Chinese Petroleum Corp . ,未來將以「中油」及「CPC」的名稱替代,不過原本的小火炬和紅藍線標幟維持不變。由於如此一來不需要全面重新製作,只需未來將設備汰舊換新時,順便換上新名稱,因此預估更換名稱花費將在七千萬元上下。
而中船改名為「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後,原本以英文簡稱「CSBC」作為商標也維持不變,但是中文簡稱將改為「台船」,原本印上「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硬體設備也將汰換,估計花費約二千萬元。中船總經理范光男表示,正名後可以讓中船更加國際化。
======================
[李東昇的意見]民進黨已經開始走向滅亡?!
人生的路,要越走越寬,不是越走越窄
人生的路,要越走越正,越中間,不是越走越偏
民進黨在這些老舊而且偏頗的政治人物領導下,
恐怕已經開始走向滅亡的命運!
回頭吧! 醒醒吧!
再說一次: 多元開放的堅持,不需要理由
去中國化的意義與目的,這些人了解嗎?
如果是為了讓這些公司,在國際競爭/國際行銷上避免混淆
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除了另一批偏頗的意識型態者)
例如 中國石油,中國鋼鐵 當然會跟 大陸上的 中國石油,中國鋼鐵混淆
所以 中國石油 改成 台灣石油 也沒有問題!
中國鋼鐵 改成 台灣鋼鐵,當然也OK!
但是 中華航空,中華電信 根本 不衝突(大陸沒有 中華航空 跟 中華電信)
至於 英文名稱 中華電信 已經改為 changHua Telecom (而非 China telecom)
同理,中華航空 中文不必改,英文名稱則可以改成 Jong Hua Airline 即可
其實,我說過: 我建議 中華民國 英文改成 Jong Hua Min Guo (Taiwan)
正式名稱 改為 Republic of Jong Hua
如此, Jong Hua 就是 我們的品牌! 跟 China 完全不會混淆!
就是最佳的策略!
跟 去中國化 有什麼關係?!
中國 不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1912~1949年之間,中華民國 是 中國的 執政者!
中國的65萬件寶物,在外雙溪的台灣故宮博物館的山洞中
中國文化的真正傳承
(尤其是兩千年來所有典籍使用的文字:傳統漢字/繁體字)
在台灣發揚光大!
中國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匯集在台灣衝突激盪,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台灣 現在才是 中國文化最珍貴的 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
這些人,懂嗎?!
台灣何必自絕於中國?
中國的政權代表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是
中國的文化代表是 台灣!!!
這才是我們的寶貝! 跟故宮65萬件寶物,同樣都是無價之寶!
擁有這些寶貝,卻拼命想要拋棄,真是無知到極點!
醒過來吧! 民進黨的大多數黨員!
為了民進黨,為了台灣,為了你自己
把這些偏頗的過時的政治人物,拋棄吧!
(不是拋棄中國
而是該拋棄這些 目光如豆 只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量的政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