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東昇的意見]強力推薦: 《驚歎愛爾蘭》
節錄部份,呼籲兩本都買回來看!!!
《芬蘭驚豔》《驚歎愛爾蘭》
借用喻小敏的文字:
更重要的是,從國家發展的歷史軌跡。自十二世紀以來,愛爾蘭被英國殖民長達八百年,十九世紀掀起獨立建國運動,將近一百年的時間,流血衝突不斷,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外移。愛爾蘭雖然終於在二十紀初爭取獨立,但是極端的政治領導激化民族主義,仇視英格蘭成為最高指導原則,再加上不合時宜的宗教教義,從此,愛爾蘭採取自給自足的閉關政策,和英國大打經濟戰,相互貿易制裁,經濟嚴重衰敗,人心絕望,社會閉鎖,人口持續外移,全愛爾蘭人口甚至跌破三百萬。愛爾蘭困頓的格局一直要到一九八○年代末期,政治局勢從一黨執政邁向政黨合作,契機才出現,國家發展的方向,也因為歐盟經援的推波助瀾,迅速建立共識,開始踏上富裕之路。
愛爾蘭的情況與台灣相似到令人心痛。與歐洲隔著英格蘭島,又礙著英國西進大西洋的水路,愛爾蘭始終是英國的後院,但時移境遷,愛爾蘭過去的落後在今天反而成了發展的潛力,一躍成為歐洲躍升的新興要角。語言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好例子。愛爾蘭的母語是凱爾特語,但殖民國英語的勢力不斷滲透,即便二十世紀極端民族主義政府統治時期,曾試圖將愛爾蘭改造為說凱爾特語的國家,也未見成效。今日,愛爾蘭人說英語成為吸引外資投資的一大考量,相較於東歐新興國家,愛爾蘭無疑更具優勢。
今日愛爾蘭人口四百萬,但全世界宣稱自己是愛爾蘭裔的有四千五百萬人。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但從台灣走出去在全世界落地生根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數(李東昇注:三千八百萬華僑)。在疆界已然崩解的全球化社會,台灣還要劃地自限,走回頭路嗎?從亞洲四小龍的蓬勃煥發到今日的困頓無措、舉步為艱,企業已經用發展策略揭示台灣應該走的路。但是,政黨惡鬥,一切泛政治化的台灣,個人如何超越,進而整個社會如何超越?!
真的值得大家深思!(請跳脫政黨惡鬥吧! 拋棄藍綠偏見吧!)
=====================
吳祥輝從愛爾蘭看台灣
報導╱陳宛妤 攝影╱林晉加、吳祥輝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