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我國在歐洲唯一邦交國教廷梵蒂岡
是否會跟中國建交?!
教宗的信函,對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做一些探討!
=====================
中國時報 2007.06.30
教宗敦促北京與梵蒂岡復交 開放宗教自由
中央社
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今天懇請中國所有天主教徒,團結在他的教權之下,同時敦促北京,與梵蒂岡恢復邦交並開放宗教自由。
本篤十六世認為,北京操縱下的愛國教會與天主教教義不相容,但他仍對愛國教會釋出空前善意。
在各界十分期待的這封信函中,教宗堅稱他有權任命主教,但也表示,他確信能就關係正常化問題與北京當局達成協議。
教宗作出友善表態,撤銷梵蒂岡先前禁止與中國官方教會神職人員接觸的限制,並承認部分中國天主教徒除參加官方認可彌撒外別無選擇餘地的事實。
教廷在信函附帶的照會中指出,一旦與北京政府達成協議,教廷「隨時」準備把駐台灣的大使館遷往北京。
這封信函是本篤十六世在牧靈事業上對中國境內高達一千兩百萬天主教徒全面兼顧所作出的最重大努力,中國境內天主教會呈分裂狀態,其一是獲北京認可的愛國教會,另一地下教會則效忠羅馬教廷。
在主張無神論的共產黨取得政權後不久,中國於一九五一年強制中國天主教徒與梵蒂岡切斷關係。中國天主教徒只能在獲政府掌控的教會做禮拜,官方教會呈認教宗是精神領袖,但自行任命神父和主教。
但數以百萬計中國天主教徒仍隸屬效忠教廷的地下教會。
本篤十六世曾在若干場合讚揚,不畏官方施壓而堅持加入地下教會的天主教徒,為信仰付出「流血」代價。
但本篤十六世如今敦促他們,為了讓教會團結一體,應該原諒並與其他天主教徒和解。
顯然教宗一再提及「中國天主教會」,並未刻意區別兩者,顯示他期盼兩者合而為一並與教廷維持融洽關係。
但教宗也多次指出,中國官方的愛國教會「與天主教教義不相容」,理由是它自行任命主教且試圖指導教會生活。
與此同時,教宗也作出空前友善姿態,撤銷梵蒂岡於一九八八年發佈的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尋求限制與中國官方教會接觸,並宣布任何獲中國官方教會任命的主教將會自動被逐出教會。
在針對北京當局發出的訊息中,教宗堅稱天主教會在中國無政治目的,與此同時,中國也不能干涉「信仰以及教律事務」。教宗敦促北京當局尊重真正的宗教自由。
教宗強調,為確保教廷傳承,必須由他任命主教。但教宗也表示,他願意作出妥協。他寫道:「我確信能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解決有關遴選主教候選人的若干問題。」
梵蒂岡希望仿效與另一共黨國家越南達成的模式,由教廷提出數名候選人,再由越南政府從中選定一人。
=====================
中國時報 2007.06.30
教宗發表牧函 中國外交部:盼改善中梵關係
中央社
對於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發表致中國天主教會的牧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今天表示,中方注意到教宗發表的牧函,並希望改善中梵關係。
教宗在牧函中表達與中國政府對話溝通的意願與立場,希望官方的愛國教會與效忠教廷的地下教會能合一共融,以及教廷在任命主教事務上能完全自由。
據中國外交部官方網站,秦剛在評論時說,「我們注意到教宗發表的牧函。中方一直主張改善中梵關係,並為此做出積極努力,願繼續與梵方進行坦誠的、建設性的對話,尋求解決雙方的分歧。」
秦剛表示,「中國關於改善中梵關係的立場是一貫的,即梵蒂岡必須斷絕同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不得干涉中國的內政,包括不得以宗教為名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
秦剛又說,「希望梵蒂岡拿出實際行動,不要再設置新的障礙。」
=====================
中國時報 2007.06.30
教宗致函中國天主教徒 籲北京尊重宗教自由
中央社
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今天致函中國天主教徒,呼籲北京當局尊重「真正的宗教自由」,並警告,中國的官方教會與天主教教義不相容。
在梵蒂岡公布的措辭強硬信函中,德國籍的教宗堅稱,教廷有權自由任命僅效忠教廷的主教,並稱教廷無法承認中國官方教會的主教。
本篤十六世表示,他明瞭,教廷與中國關係正常化需要時間以及雙方的善意。
但本篤十六世在信函中寫道:「教廷必須能完全自由任命主教,因而考慮到中國境內教會最近的特殊發展,本人確信能與中國政府達成協議,以解決有關遴選主教候選人的若干問題。」
教宗又說:「教廷方面仍對協商抱持接受態度,若欲克服當前困難,這是絕對必要的。」
梵蒂岡於今年一月二十日宣布,教廷希望在各個層面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中國境內的官方教會擁有五百萬信徒,但效忠羅馬教廷的地下教會則約有一千萬信徒。
===============
台梵邦交生變?外交部:中梵建交難度高,不影響與我邦誼
2007/07/01 12:10
記者林佳欣、鍾家豪台北報導
最近台灣的外交處境,真可以說得上是內憂外患不斷!先是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一份牧函中,直指中國跟梵蒂岡應該要建交,接著我駐新加坡代表胡為真又公開痛批台灣的正名運動,胡為真去職後,外交部到底該怎麼安排新任代表,才不會讓新加坡拒絕,也讓外交部傷透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