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球觀(國際觀) vs 在地化(本土化)

=====

其實,不管你喜不喜歡,地球上某個不知名的角落所發生的事

都正在影響你現在每天的生活

====

而你也許根本就不了解你每天生活的週遭

=====

全球化不是『單中心化』或『美國化』或『中國化』

本土化不是『民族意識』或『去中國化』


 

 

國際化不是學好英文,或做一個英文版的網頁跟型錄就好

 

在地化不是寫上『孫悟空到此一遊』,然後拍些照片就好

以為美國每個地方都一樣,不知道紐約跟LA是不同的世界

=====

我在美國看電視的時候,往往感到一種『我是外星人』的感覺

當其他人看到某個廣告,都笑的超誇張的時候,我完全搞不懂

好笑的是什麼?那上面所有『字』我都懂啊!!!

我在大陸看中央電視台的時候,也覺得『在大陸,我是外星人』

=====

多年前當我去了宜蘭去拜訪一個朋友, 他們第一次帶我到東山河

我從到他們口中第一次聽到『社區意識』的時候

我才知道,『在台灣,我也是外星人』

=================================

 

讓我們從今天的兩則新聞談起

=============================

     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2005.11.19)表示,他現在常常強調「本土化」,是不自然、不正常的,本土化教育本來就該融入教材,希望未來的教育部長不必再強調。

     杜正勝上午在國父紀念館專題演講「教育發展新挑戰」時指出,國家定位應在課本裡說清楚,若講不清楚,是很悲哀的事;各國教育均是「由近而遠、由親而疏」,以本土為出發點的教育,更是天經地義。

     他強調,教育就是從孩子的生活環境出發,以台灣為主體的教育「就像是呼吸空氣一樣自然」。而現在他常常在講的本土化教育,其實是不正常的,希望本土概念早日融入教材,未來的教育部長,可以不用再強調本土教育。

====================================

[轉載 Cheers雜誌 :消失與崛起的工作]

而且「核心」的內涵,並不等同於「留守不動」,剛好相反,「移動 」(mobility)將成為人人必備的能力。

 

所謂愈來愈「核心化」的總部,事實上就是一個人員不斷travel”(出差)的環境。童文池舉例,明基內部參與人力資源事務的員工接近90人,但是被他定義為“corporate (企業總部)層級的,只有22人。這些人的工作就是主導文化 、策略面的公司政策,到各地去跟現場員工溝通。

 

鮑惠明有同樣的看法。他對一個「國際化經理人」的定義是:Anytime we equip to move,”(隨時都準備好要出發)他笑著說。鮑惠明有個衣箱 ,永遠放好幾套預備的衣服,一拎就可以上飛機。早上出發 ,中午就在對岸工作。他稱這樣的工作型態叫「一卡皮箱趴趴走」。

============================================

全球化 在地化 是衝突牴觸的嗎?

============================================

請先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如果請你 指出一張方形或圓形甚至任何形狀的紙張的

『中心點』就算有些困難,但是大概你都可以看得出來

=====

簡單的說,『一個有限的平面上必然有一個中心點』

=====

現在如果請你指出地球儀上中心點,你認為是哪裡?

=====

『答案是:球面上的每一個點,都是中心點』

=====

這樣的結果,你認為理所當然嗎?

這樣的差別正是 全球化 本土化 爭議的解答

======================================

當我們站在地球上,看著週遭的事物,例如站在台北的街頭

你也許正站在101大樓的廣場前,你也許會認為

你所在的宇宙,是一塊有限的平面上,所以你會認為

這塊有限的平面上,必然有一個『中心點』

例如『廣場的中心點』『台北的中心點』甚至

『台灣的地理中心點』

但是如果你搭乘直升機從廣場起飛,飛到一定高度,

你會發現,那個『有限』的界線似乎消失到地平線下了

當你往前飛的時候,你會發現永遠到不了盡頭!!!

你會開始了解,也許你還不知道,那個『中心點』在哪裡

幾千年前

當我們的祖先登上高山或航向海洋就已經了解了!!!

=====

但是接受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這個事實,簡直嚇壞無數人

=====

直到數百年前,人類社會才能真正接受這一點

===================================

所以你是用哪一種觀點看待你正面對的世界

你能只用一種觀點嗎??不能

我們所需的四種視野:

微觀(micro view 需要放大鏡,顯微鏡等),

近觀(close view 需要集中視線30cm), 

遠觀(open view 需要觀看全部3M),

巨觀(macro view 需要眺望,望遠鏡,地圖)

我在不同的時刻,可能同時需要四種中的數種視野

 

如果我們只有少數的視野,例如缺乏微觀或巨觀視野

只能看見舉目所見的事物,當然不行

但是如果你一直戴著雙筒望眼鏡,也是無法過生活

======================================

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

其實,不管你喜不喜歡,地球上某個不知名的角落所發生的事

都正在影響你現在每天的生活

====

當墨西哥灣上的颶風吹向紐奧良,你每天加油的的錢就漲了

幾百塊,你發現你開的車可能是日本車,但是其中一個在

『烏托邦』生產的電池接頭有問題,你的車可能被迫回廠更換

而西伯利亞的鳥類得了H5N1禽流感也有可能讓你吃不到香雞堡

只好回家看韓劇,一邊喝著美國牌子越南生產的『嗚嗚』可樂

以上內純屬虛構但是卻是如此真實

=====

但是你要用哪一種心態來看待,來自全球的事物

1.      我要愛用國貨,拒絕舶來品

2.      外國月亮一定比較圓,遠來和尚比較會念經

3.      這東西雖好,但是比不上祖國的東西更好

我想都不是吧!

我們有自信嗎?我們願意平等尊重去看待嗎?

=======================================

我兒子小的時候,最喜歡問我

『暴龍』跟『河馬』哪一個比較厲害

花豹到底跑多快,而太陽到底有多大

不管多困難,我還是得用他能了解方式來回答

例如『在陸地上暴龍比較強,如果到水裡,河馬比較強』

而『花豹跑得比我兒子快5倍』

至於『如果太陽像學校操場,而我兒子就像操場上的一粒沙』

=======================================

我們當然必須了解跟熱愛我們所在的這塊土地

如果我的朋友,現在去大陸工作

我也一定告訴他,必須了解跟熱愛那塊土地

====

當我們到了異鄉,就要把他鄉當故鄉

====

這就是『本土化』或『在地化』的意涵

====

至於為什麼要了解世界不同的地方

因為我們已經不可能跟前人一樣

一輩子老死在故鄉

=====

世界上的每個地方,都可能是我的故鄉

=====

多年前在一個僑委會的座談會上,我也是與談人

記得主持會議的是當時的副主委 洪冬桂女士

我就提出『新僑胞』的定義

我說『我弟弟可能變成僑胞,因為它可能去泰國工作』

他是未來的僑胞,後來果然我弟弟去了泰國一段時間

『我兒子可能也是僑胞,他可能去SanJose工作』

而我以前是僑胞,現在也可能去大陸工作

每一個人民,都可能是僑胞,我們不需要分老僑跟新僑

而是把全國人都當成『新僑胞』或『準僑胞』

我們應該做的是『做好準備』當他們還在國內

或者還是學生的時候,就該做好『僑教』

======

其實,並不一定要真的移民或到國外工作

透過網際網路跟旅遊或媒體,我們每天都在不停的吸收

來自這個地球上不同地方傳來的訊息

======

關鍵在於,你用什麼態度來看這個訊息

 

如果了解『答案是:球面上的每一個點,都是中心點』

那麼,地球上每個地方,都是平等的

沒有哪堿O中心,沒有哪堿O故鄉

=====

你現在在哪裡生活,就用心在地的去體察跟了解

=====

反之,也不要貶抑世界上任何其他的生活方式

胡適講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我想這也是五四運動的

中心思想之一『坐轎子的人,沒有資格嘲笑坐汽車的人沒有文化』

因為轎子跟汽車,是不同的文化(我們現在當然不會

但是將近百年前的人們,可不是這麼想,胡適才會這麼說)

==============================

那麼對於『全球化 在地化 是衝突牴觸的嗎?

的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很清楚了

 

全球化與在地化(本土化)根本是一體的兩面

其實就是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

=====

唯有『尊重差異 , 創造差異』才是唯一的出路

=====

能尊重多元,自在自信的觀全球

也能尊重在地,用心熱愛所在的這塊土地

台灣人在上海, 當然要比在地人更熱愛上海

北京人在紐約, 當然要比紐約客更用心了解紐約

台灣人在台灣,當然更要用心熱愛這塊土地

台灣人在台灣,當然也要平等尊重全球的每個角落

再說一次

=====

不要讓全球化或本土化成為『偏見與傲慢』的藉口

====================================

唯有『尊重差異 , 創造差異』才是唯一的出路

====================================

世界公民運動宣言
 

世界公民
運動重要觀念的省思

 

1.語言學習(英語學習)的正確態度

2.全球觀(國際觀) vs 在地化(中文化)

3.多元與一元的差別

4.Language corner vs English corner

5.台灣為何能成為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中心

6.從農業,工業到商業及服務業

7.體力,權力,財力,魅力到 智力與心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androslee 的頭像
    alexandroslee

    [世界公民運動]李東昇的新家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