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一定要這麼偏頗嗎?
明明故宮就不只收藏 [中國古文物] 改成 [國內外文物] 哪裡有問題?
明明就已經不是 「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 改成 [故宮博物館] 有什麼問題?
真的莫名奇妙!!!
這樣的[反去中國化]到底是做給誰看的呀!
=======================
中國時報 2007.03.21
藍委質疑去中國化 故宮條例部分條文遭保留
中央社
立法院法制與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聯席審查「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草案」,草案中擬修改原條文有關「中國古代文物」和「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等文字敘述,多位國民黨籍立委質疑是去中國化,朝野意見紛歧,經討論後,相關條文遭保留,交朝野協商。
國立故宮博物院長林曼麗上午在立法院說明修法意旨表示,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草案中,有關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以及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等文字敘述改為「國內外」,絕非去中國化,而是基於組織體例設計與院史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必須分開處理。
她說,為擴大本土化與國際視野,使故宮博物院的發展能更多元,現行組織條例第二條有關「古文物」的「古」字,以及定義古文物為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文玩、法書、名畫等品項,應全數刪除。
不過多位國民黨籍立委徐少萍(基隆市)、李慶安(台北市)、賴士葆(台北市)、盧秀燕(台中市)、雷倩(台北縣)、郭素春(不分區)等皆質疑,組織條例未更動前,也不妨礙故宮與世界各國知名博物館交流、合辦展覽,為何趕在正名運動的浪頭上,故宮也搞去中國化?徒增困擾與爭議。
林曼麗一再澄清,但朝野意見紛歧,會議主席、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陳明真(僑選)裁定,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以及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等文字敘述應否改為「國內外」,「古」字應否刪除,先予以保留,交朝野協商再議。
此外,故宮博物院應否設置副院長二人,其中一人聘任資格比照大學校長,以及應否設置主任秘書一職,經討論後也決定,保留交付朝野協商再議。
====================
中國時報 2007.03.21
林曼麗:故宮組織條例修正 無涉去中國化
中央社
國立故宮博物院長林曼麗今天在立法院表示,修正「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中有關「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以及「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等文字敘述,絕非去中國化,而是基於組織體例設計與院史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必須分開處理,且基於國際法論,故宮現存文物本屬中華民國所有。
立法院法制與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午聯席審查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修正草案。林曼麗說明修法意旨,因現行條例施行迄今已逾二十年,不足因應實際需要,有必要重新檢討。
不過修正草案將原條文第一條,有關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古代文物等文字敘述,刪除後改為「國內外」,至於第二條凡提及古文物的「古」字盡皆刪除。在野黨立委輪番質疑,去中國化風潮吹向故宮,泛政治化的浪潮連文化淨土都無法倖免。
林曼麗指出,應否刪除古文物的古字或有討論空間,但依據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立法體例,機關組織法規內容應闡明機關設立目的及隸屬關係,可是現行組織條例寫明故宮文物的歷史淵源,根本與立法體例不合,修法目的完全基於回歸體例考量,無涉去中國化。
她說,何況院內正在規劃兩個院史展示區,供民眾瞭解、認識故宮沿革,目的就是要讓歷史的歸歷史,體例的歸體例,「事情沒有那麼嚴重」,若因去中國化爭議,阻礙故宮長遠發展,這是台灣人的不幸。
林曼麗表示,以國際法而論,只要國號還是中華民國,故宮文物屬於中華民國所有,且目前沒打算拆除院內蔣公銅像,現階段也不會考慮是否要將故宮博物院改名為台灣,否則就真的太泛政治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