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東昇的感慨]唐飛無法成功! 

因為誤解[中間力量]如何運作!

[中間力量]是[第三力量]嗎? 絕對不是!

第三力量能選總統嗎?絕不可能!!!

如無第三人參選,選票過半(多數決)制度,也無用武之地!

因此,我的問題:

2008選總統,台灣人只能選 馬英九 或 謝長廷 嗎?

答案是: 沒錯!

 

但是,關鍵是:

1.是由 中間力量 來選馬 或 選謝!

2.而且關鍵不是選舉,而是選舉前!

 

中間力量 不是 第三力量,而是 第一力量(決定選舉結果的力量!)

中間力量的運作,不是參予選舉,而是參予政策的制定跟修改

也就是說: 在選舉之前,中間力量必須召開 公民會議

提出議題,公開討論,形成共識,

要求 馬跟謝參予討論並公開發表!!!

這比 選舉辯論會 更有效!!!

讓大家看到他們如何面對 公民提出的 的政策探討!!!

這才是 中間力量 的運作之道

   

================

中間選民,當然不需要靠邊站(選藍或選綠)

因為既然他們都很爛,我們何必選他們?

我們不是要來跟 藍綠對抗!

我們是要他們來 爭取我們的選票!

因為 中間選民 要形成 決定選舉結果的力量!

  

如何做?

利用網路,充分討論各項議題,突現政治人物的 無能

喚醒人民的 公民自覺, 願意站出來主張自己的權利

那就是 參予 公民會議!

公民會議可以由任何人召開,程序自由

重點是必須凝聚共識,超過一定人數!

 

民主的問題,不是要用 開明專制 解決!!!

民主的問題,要用 更民主的方法解決!!!

 

[直接民權] ,就是 更民主的方法

簡單的說: 公民權 並非只有 投票權!

我們擁有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 的權利!

而且是由 公民直接行使,不需要透過他人!

只要 全民有共識! 誰能擋得了!

問題就是在於: 共識 如何形成?!

 

不是使用民粹! 更不是 造反!

不需要對抗! 不必透過政治人物!

要運用資訊媒體(不會被操弄/無法被操弄)

透過 公聽會,進而形成 公民會議!

先選擇 單一較小的議題,先形成參予

(例如 樂生模式)

再慢慢擴大各類議題!

但是,建議避免選擇高衝突性議題

 

我們現在選擇

教育議題 (一綱一本/北市基測)

先來試驗,歡迎大家參與線上公聽會開始

試著參予跟發表意見

接下來舉行實體公聽會

最後計劃在 宜蘭舉行 公民會議!

歡迎大家關心跟參予!!!

 

當然,任何人,都可以發起任何議題!

只有能凝聚夠多人的關心,最後形成共識

就可以了!!!

我對於任何議題,都願意 參予!

請跟我聯絡: alexandroslee@yahoo.com

========================

請參看我這個系列,完整的評論跟分析!

馬別再提撤飛彈跟九二共識好嗎? 台灣人真悲哀! 

只能選馬或謝嗎?!  (也論中間力量如何運作?中間選民能做什麼?) 

馬英九建構本土論述&談六四:自由民主須是兩岸共同語言

 馬英九贏定了?! 馬謝對決馬支持率增為59%

經濟成長率分析(四小龍 跟 世界各國 跟 台灣比較, 看胡扯的人要怎麼ㄠ!)

馬英九:二○○八政黨輪替 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

雙航圈雙中心?馬英九別再聽這些人的了!否則不一定會贏!

馬:重建台灣傳統核心價值  

謝長廷:馬英九談兩岸有矛盾

加油!馬英九敢批老蔣了(全文轉載)

國民黨改的好! 加油!

馬九訪印度軟體英服務協會 談台印軟體合作

捧馬?勢利的新加坡! 回拍馬屁?馬英九真的不必!

馬:主打經濟,對! 但是,怎麼打? 別亂搞,否則不一定會贏,好嗎?

 

===============================

全文轉載 中時 黃哲斌 的探討

引用來源: 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JB/archive/2007/06/06/3898.html

首先,是三件舊事:

 

20041月,林懷民、王永慶、李遠哲在媒體發表「沉痛表白」;

 

20041月,侯孝賢、朱天心、南方朔等人籌組「族群平等聯盟」;

 

20072月,簡錫堦、錢永祥、馮建三等人成立「公民前線」。

 

然後5月底,綠營出身的周奕成,宣布將組「第三社會黨」,希望在藍綠之外,找出台灣社會的第三勢力,6月初,唐飛以智庫「台灣前途展望協會」重返政壇,鼓吹中間選民表態。

 

除此之外,施明德、李登輝都曾宣示台灣有「超越藍綠的第三勢力空間」。第三勢力、中間選民像是江湖上傳說多年的「天山雪蓮」,人人都說它有起死回生、治癒沉疴的奇效,但卻沒人親眼見過;至於藍綠政客,幾乎異口同聲說「沒有這種東西」,彷彿它只是武俠小說裡的想像物。

 

其實,不見得是想像物,倒真的是舶來品,1998年,英國布萊爾提出「第三條路」、德國社民黨被稱為「新中間(Neue Mitte)」,兩者都是調和原本「國家與市場對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拉扯」的路線修正。

 

在台灣,第三勢力不容易存在,因為各大政黨並無左右路線之分,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是偏向資本集團、強調市場經濟體系的保守政黨。異言之,台灣政治衝突的根源,並非經濟思維、財政政策、社會福利的正面撞擊,甚至,兩岸政策歧異也非主要癥結,我們口中的「藍綠惡鬥」,其實是肇因於歷史詮釋與政治意識的僵固對抗

 

不像左右辯論在歐洲有其長遠基礎,台灣兩大政黨一直不敢碰觸他們的真正差異,反而不斷剝削歷史遺留的族群、統獨矛盾,以語言、以文宣標語、以不負責任的短線措施,不斷突顯、擴大特定選民的情緒,鞏固自己身陣營的支持選票。

 

八年來的操作,藍綠各自挖深了壕溝、建立了灘頭堡,讓台灣成為兩極對抗的戰場,兩極之間卻是一片荒原,不受歷史召喚、不關心統獨矛盾、不在意族群議題的民眾,根本離開這片被人工建構的戰場,他們根本脫離了「選民」的身分,賭爛票或含淚投票,並不是他們字典裡的辭彙。

 

他們是一群「想像中」的中間選民,無論唐飛、周奕成或簡錫堦的挑戰則是找到一把有效的號角,讓這一群根本算不上「一群」、比較像是分散孤立「圈地」的公民,重新凝聚在一起。(施明德曾像魔術師一樣,讓我們短暫看見「這一群」的存在,但瞬即消散如煙如夢。)

 

只倚賴社會對於藍綠的厭惡,顯然是不足的,這個社會過去吸收了太多負面情緒(綠營教我們仇恨中共、藍營教我們仇恨扁家族),第三勢力運動者必須找到正面說服的力量,讓民眾相信,打破藍綠二元對立的結構,台灣可以變得更光明、更開闊、更晴朗。

 

截至目前,至少周奕成已掌握此一論述的力道,他以「第一社會(1945年以前的住民)」、「第二社會(1945年到1949年之間遷台的住民)」為切分點,聲稱要建立一個「第三社會」,他以一種動態的政治訴求,重新包裝「族群融合」此一舊字眼,打破藍綠雙方口口聲聲「族群融合」,卻假借族群、統獨等歷史矛盾獲利的現狀。

 

除了更綿密、更細膩鋪陳「第三社會」的未來進行式,第三勢力運動者應結合社運、環保、弱勢團體,一方面豐富運動的多樣性,將政治對抗轉為更具建設性的社會議題與政策辯論,另一方面突顯兩大政黨漠視內政議題的荒謬,讓第三勢力的「市場價值」更加鮮明。

 

或許,中間選民並不存在,或許,他們只是迷了路,找不到前往投票箱的路。要重新喚回他們,絕不容易,但絕對值得一試。

 ======================

走向第三社會的艱苦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androslee 的頭像
    alexandroslee

    [世界公民運動]李東昇的新家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