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東昇的意見]值得推薦!

期待我們的家長,也可以開始學著

不要太緊張! 不要耍權威!

尊重孩子,啟發孩子!

不要 老是要給 標準答案!

試著讓孩子早點適應 沒有標準答案 的世界!!!

==================

引用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6060341+0+0+165855+0,00.html

2007.06.06
《不必大吼大叫也能教好孩子:神奇式的啟發式教養法》(書摘)
第一篇 啟發式的教養方法

「我能提出最重要、最有用的教養規則嗎?
這不是贏得時間,而是浪費時間。
請原諒我這個明顯的矛盾。
假使人們經過思考就可以了解,我愛矛盾更勝於偏見。」──尚.賈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不必吼叫也能教好孩子
96.6.6 【謝淑美-胡綺恩】
這是一本原文德文的書籍,歐語系的父母對於教養孩子與東方的父母有非常不一樣的方法與態度,這本書是一個典型,因此翻譯成中文,希望可以給台灣與華文世界的父母有些借鏡與參考的地方。...




作者@菲利普.修,捷齊.梅
中譯@梁宇清(更多詳細內容,請看《不必大吼大叫也能教好孩子》)
出版資訊@台北:奧林文化(2007)ISBN 978-957-0391-55-8
《不必大吼大叫也能教好孩子:神奇的啟發式教養法》封面(照片@奧林文化提供)



啟發式教養的遊戲規則
盧梭的箴言意味著,在啟發孩童的日常生活中,大人應該集中注意力、關注孩子發生的問題,而不是一直以同樣的反應去面對相同的錯誤。就好比一個好的鋼琴家,一開始時是用慢動作來練習艱難的部分,等到熟練之後,才練習加快速度。

一個「啟發式教養」例子

小男孩興奮地跑進廚房,告訴媽媽一個故事。他非常激動,用高分貝的音量敘述故事裡的金字塔、駱駝及蛇。媽媽想要更了解這個故事,要求小男孩把故事裡的主角畫出來。媽媽走出廚房去拿紙。當她回來的時候,發現小男孩的手裡早已拿著一枝蠟筆,故事裡的主角們正裝飾著廚櫃,還有一隻恐龍在洗碗機的門上張牙舞爪。

當下媽媽有點震驚。但她猶疑了一下──該不該開罵呢?她知道廚房是一定要清理的了。於是她放下紙,拿起一張小椅子,坐在兒子身旁聽他講故事。兒子的想像力可是比她的清潔劑和打掃時間重要多了呢!

您知道這個小男孩是誰嗎?他就是史蒂芬.史匹柏。史蒂芬.史匹柏以他無邊無際的想像力,成為現今好萊塢偉大的說故事者。

啟發者必須是可靠的!

一個真正的孩子啟發者知道他自己的知識並不比別人來得高尚,也承認自己無法知道所有事情。他會接受有時他的理由可能不夠充分、甚至是錯的,他知道自己是孩子的朋友而非獨裁者。

因此,啟發式教養可以帶來神奇的結果:

哭鬧也可以變成歡笑
固執可以轉化為好奇
讓孩子自己主動
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幽默的一面
讓共同的時間成為緊張、刺激的經驗

真實生活中的實例

啟發式的教養方法只有在執行的過程中,才會展現出它的實際意義。我會在接下來的內容中,針對不同的日常生活狀況做詳細說明。這些都是真實生活的情形,只是人物和發生時間稍做改變。您將可以從大人擔任「啟發者」的角色中,獲得全新而不同於以往的體驗。

有時候親子間不同的觀點會產生衝突,甚至造成親子關係極為惡劣。一個適當的「啟發者」能夠在尊重每個家人的情況下,把不同的意見加以整合,並讓大家知道有時迷路或走錯路也不是什麼壞事。


在這些實例中,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我們希望您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激發出自己的想像力,發展出讓自己愉悅的方式。當然,您也可以透過閱讀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這本書的章節內容雖然是依照孩子的年齡增長來編排,但您也可以挑選喜歡的章節、跳著閱讀,這樣做並不會影響您對全書的了解。

每個例子中的前提說明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更換

如果爸爸、媽媽早已經是一位「啟發式的教養專家」。

在大部分的情形下,其他父母所採用的方式是「設定界限」或「放牛吃草」。有經驗者在使用「啟發」的方法時,不只能夠維護不同的意見,同時也能加入自己的意見。

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例 下雨不穿雨衣:在雨中遊戲

人物:安格(三十八歲)、小安(三歲,安格的姪子)

週末時,小安有時候會去舅舅家。媽媽小碧與舅舅安格的感情雖然很好,但兩人的個性卻南轅北轍。小碧認為自己是「母雞型」的性格,太容易緊張,對孩子總是面面俱到、無微不至;但也難免給小安一種壓迫感。為了讓小安可以輕鬆些,小安偶爾可以去舅舅安格的家玩。安格舅舅的家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有如圖畫書裡的自然叢林。

今天小碧發現安格家的地上有些新玩意,可能會造成危險,眼睛頓時睜得像牛鈴一樣大。她懷疑地看著放在拖車上的帆船,心想今天的天氣並不怎麼好。

像往常一樣喝過茶後,兩個大人開始「交接」:不過是為了一個下午,小碧所準備的袋子裡面的「必要」裝備,簡直可以讓小安在海邊渡假三週了。當然小碧也不忘一再地耳提面命:「別讓他吃甜食」、「別讓他玩危險的工具」、「如果你們要出門,一定要帶雨衣。」小安與安格同時點頭,也忍不住地微笑著。

小碧很了解這種情形。她自我解嘲地說出這兩個「男人」心中的話:「讓這個老太婆繼續嘮叨吧!」然後說了聲再見,冒雨衝進車子裡。

看著屋子旁邊的拖車,小安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舅舅出門去駕駛帆船。安格舅舅在小安超大號的袋子裡找出一件雨衣。雨衣又舊又重,穿上它走路還會發出嚓嚓嚓的聲音。小安一臉快哭出來的樣子,不只這件雨衣發出的聲音,他根本一點也不想穿上這件又蠢又笨重的雨衣。

「沒錯,穿上它根本沒辦法走路。」安格舅舅這麼說讓小安很驚訝。不過安格舅舅也說了一些雨衣的優點,像是人不會被淋溼。安格舅舅解釋說,如果不是在水裡,其實潛水衣也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安全帽也只有在騎車時才有意義。
小安仍堅持己見:「雨衣遜斃了!」兩人經過一番討論後,安格舅舅認為已盡了小碧交代的責任,也就不再堅持,「沒問題,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出門。」

小安只穿著T恤就衝出去,安格舅舅則穿了件防雨夾克。他可是憑著這身裝備贏得不少帆船競賽獎呢!儘管大雨傾盆,兩位男士照樣動手移動架在拖車上的帆船。

過了幾分鐘,安格舅舅故意裝出很冷的樣子,問:「安仔,你會不會覺得冷?」小安有些遲疑地回答:「不會。」

沒多久,安格舅舅又再問一次,並提議回屋子裡去。混身溼透的小安連吭一聲都沒有,一馬當先地往屋裡跑。

一進到屋子裡,出乎小安的意料,已經有一澡盆的熱水等著他。這是他們在進行「戶外活動」之前,安格舅舅預先為他的姪兒準備好的。

第二天兩個男人穿著睡衣一起享用早餐。他們手捧熱可可坐在餐廳的窗邊, 爭論著是否會下雨。不管是不是會下雨,兩人倒是一致同意都應該出去玩。安格舅舅提議只需穿睡衣出去就可以了,反而是小安認為應該穿雨衣。安格舅舅知道達成目的了。整個上午他們兩人都待在船上玩划船比賽。

深度評論

從孩子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許多規則都是隨意制定的,根本無須完全遵守,因此他們會不斷地反抗它。

但如果這些規則是大人與孩子共同發現,而且是親自實驗過的,孩子就會真心接受,這樣大人也往往可以省掉孩子反抗的苦惱。許多父母常常問到,在如此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孩子反抗的行為問題,到底需要投入多少時間才算合適?答案是:保持耐心!第一次碰到問題時,要讓孩子真正了解,當然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實際上,這是一種「時間投資」,而且是在許多其他狀況中也可以開花結果,讓您收到很多「時間利息」。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只要讓小傢伙嘗試一次,從冷得發抖進入溫暖的澡盆中,他就會記得這個他和大人共同發現的「雨衣規則」,即使大人可能早已忘了這回事。父母可能會擔心孩子在這種或相似的實驗中生病,其實是多慮了。兒童醫師指出「雨天不穿雨衣玩耍,之後趕緊泡個熱水澡」,是一個可以採用的愉快實驗。愉悅的生活體驗反而能預防感冒呢!
啟發技巧

規則如果是由孩子和大人以平和的方式共同制定,將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共識就是這樣形成的。

童言童語

小安知道親愛的舅舅安格晚上會來家裡,一個小時之前就穿著睡衣在外面的走廊跑來跑去,還告訴鄰居說:「舅舅今天會來我家!」

「舅舅到的時候門鈴會響,」媽媽解釋,並且把他抱回屋裡,「到時候你一定會聽到。」過了一會兒,小傢伙打開門、按了門鈴,再衝回屋裡。「門鈴已經響了,」他認真地說,「舅舅來了嗎?」

(更多詳細內容,請看《不必大吼大叫也能教好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exandroslee 的頭像
    alexandroslee

    [世界公民運動]李東昇的新家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