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思考一下
這才是台灣新的[戰略地位]
================
2007.02.01
美台商會:中如攻台將造成全球晶片供應瓦解
中央社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三十一日表示,中國最近發射飛彈摧毀太空軌道上的衛星,令人擔憂中國的軍事企圖,以及台灣可能成為戰爭的引爆點。
韓儒伯說,中國剛好在美台商會公佈「二○○六年半導體年度檢討報告」的前幾天發射飛彈獵殺衛星,令人不寒而慄,因為該報告預測台灣將於二零零七年成為全球最大的DRAM供應國。
韓儒伯引述相關數據說,台灣供應全球百分之八十二的筆記型電腦,百分之九十八的主機板,百分之七十二的LCD電視螢幕。美商估計美國公司二零零六年在台灣生產的科技產品總值可達七百三十三億美元,比二零零五年成長百分之十一。
韓儒伯說,在全球經濟越來越倚賴台灣電子零件供應的時候,如果中國對台灣發動軍事攻擊,整個供應鏈將因而瓦解,影響所及,美國經濟將受到嚴重打擊。
韓儒伯指出,美國經不起台灣發生類似一九九九年的大地震,更經不起北京在台灣製造人為大地震,北京積極發展太空武器值得美國嚴肅關切。
台灣國防部:歡迎日本提供軍事技術合作
中央社
台灣國防部副部長柯承亨接受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總編輯平可夫專訪時表示,未來如果日本管制軍事技術輸出的政策有所調整,歡迎日本向台灣提供軍事技術。
根據漢和今天提供的專訪內容,平可夫在提問中談到日本防衛廳改為防衛省之後,今後作為正常國家,武器出口的問題也可能會走上議事日程。對此,柯承亨表示,站在台灣的立場,只要武器進口能夠多元化,能夠提升戰力,台灣都是非常歡迎的。
他說,「如果日本真能夠出售武器給我們,對於台灣來說將會非常有幫助。」
柯承亨表示,「台灣最希望獲得日本的反潛技術,據說日本改裝的P3C還好過原裝貨。台灣至少希望日本能夠在一些技術上能和台灣合作。」
他指出,「日本從冷戰時代開始就高度重視反潛技術,對於台灣、日本週邊海域的安全將會有莫大的幫助。此外,日本的潛艦技術更是一流的。」
漢和指出,日本在成立防衛省後,檢討對外武器出口政策的聲音正在增大。
在反潛問題上,日本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平松茂雄也對漢和表示,台灣必須強化自己在西南海域的反潛力量。
他認為,日方提出的「西南諸島有事時」的對應檢討,就是意味著戰時日本至台灣一線的反潛、海上破襲將由日本和美國攜手進行,台灣則全力負責南方至南沙群島海域的水下安全。
但是,如果台灣不加強自己在西南地區的反潛力量,戰時將會分散美軍的負擔。
平松茂雄認為,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應該把多餘的P3C反潛機通過某種變通方式轉售台灣。
漢和並指出,日本還出現了「把退役潛艇轉手美國最終出售給台灣」的聲音。
據說,東京的防衛研究者認為,日本的潛艇技術非常適合台灣的反潛作戰需要。
漢和表示,目前華盛頓、東京、台北都認為,中國正在極大地強化其水下作戰能力;中國在海南建設了巨大的第二核潛艇支隊地下基地,擁有三個地下出口,可見其具有相當的規模。
目前分類:報導的推薦與評論 (1013)
- Feb 02 Fri 2007 01:21
中如攻台將造成全球晶片供應瓦解:這才是台灣新的[戰略地位]
- Feb 01 Thu 2007 19:05
批郝 衛局長宋晏仁閃電辭職(郝龍斌的管理風格,可見一斑!)
[李東昇的意見]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
台北人,趕快自求多福吧!
我已經懶得再要求召開公聽會!
相較於台北縣劉文通局長跟周錫瑋縣長,至少願意聽我們的意見
且表示
1.絕對不會犧牲台北縣考生權益
2.拒絕跟全國基測同一天考試
我雖不滿意,但是至少肯定他們願意溝通(雖然他們還是執意推行一綱一本)
但是,郝龍斌不但不承認說謊(偽稱自己女兒一綱多本云云)
更高傲的連一次公聽會也不辦
更完全無視我們的建議,在立法院的公聽會上
吳清基局長兩次親口表示,要考一本!
•解答: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這裡!
•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哪裡?(郝龍斌懂嗎?)
而且計畫96學年度(最晚97學年度)就開始實施!
相較於台北縣的計畫100年才實施,
同時避免跟全國基測同一天,且願意考一綱
我不禁要問:
台北市郝龍斌市長,你在怕什麼?你在急什麼?
我只能請所有公民,認清這種權力的傲慢!
請注意,衛生局長的用語吧!
[原本情緒平靜的宋晏仁在記者採訪時,突然又說出了「利益勾結」四字,隨後又說,聯合醫院藥價差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此時,他顯得有些小小激動,當記者繼續追問時,他卻又不願多說。]
各位,請你們自己看吧!
我看我的預言,越來越真實了!
台北人的惡夢,又要開始了!
哀!
=====================
批郝 衛局長宋晏仁閃電辭職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劉開元/台北報導】 2007.02.01 03:20 pm
宋爆聯合醫院藥價差利益勾結
「請郝市長另請高明!」郝龍斌上任台北市長還不到40天,台北市衛生局長宋晏仁上午卻臨時舉行記者會,突然請辭,並發表一封措辭強烈的公開信,指責郝市長震怒式的專斷作風,干預聯合醫院人事。
針對宋晏仁閃電請辭,郝龍斌市長表示,他事先不知情,但他會「尊重」宋請辭的決定。郝龍斌並毫無挽留之意地說:「會儘快尋覓接任人選。」郝龍斌中午並前往衛生局鼓舞士氣,但並未遇見宋晏仁。
原本情緒平靜的宋晏仁在記者採訪時,突然又說出了「利益勾結」四字,隨後又說,聯合醫院藥價差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此時,他顯得有些小小激動,當記者繼續追問時,他卻又不願多說。不滿郝2次震怒式處分
宋晏仁指出,郝市長上任之後,就對衛生局員工給了兩次震怒式的處分,並且干預聯合醫院的院長、副院長的人事案,專斷的行事作風,讓他無法認同,因此,他從即刻起辭去接任兩年的衛生局長一職。
宋晏仁以強烈的語氣表示,郝在當選之後,曾允諾「尊重專業」、「完全授權」,並絕對支持藥品聯合採購政策。不料,上任之後才16天,郝就因為和平院區的醫療爭議一事,撤銷了院長孫瑞昇及副院長璩大成的兼任主管職務,第一線的醫師及護士反而卻沒有受到任何處分。
另外,郝在任命彭瑞鵬為新任院長時,也直接跳過他,直到人事命令發布的前一天才以電話告知,讓他覺得沒有受到尊重。
另一個導火線則是上周日爆發的「坐月子中心」違規營業案,宋晏仁自認,衛局相關人員在獲報後10天內即完成調查,並迅速開罰,效率相當快,但郝卻在市政會議上痛責衛生局推諉塞責。
宋晏仁也痛批郝龍斌競選時政策白皮書擅用他的「公衛新藍海」,宋晏仁表示,郝從來沒問過他什麼是公衛新藍海,也沒有徵得他同意,就逕行使用了他的主張,這在學術界是非常忌諱的。郝否認介入藥品採購
針對宋的說法,郝龍斌表示,有關撤銷市醫前院長孫瑞昇及任命新院長彭瑞鵬,他都有徵詢過宋晏仁意見,連要決定任命彭瑞鵬前,也是第一個通知宋晏仁。
郝龍斌表示,他清白從政,不可能去管與藥品採購有關的事。有關坐月子中心的處分,郝龍斌說,他不認為他處分過當。至於「公衛新藍海」被指有剽竊之嫌,郝龍斌承認有加以檢討的空間。
【2007/02/01 聯合晚報】
===================
宋晏仁求去》宋難表意見? 郝龍斌:會檢討
- Feb 01 Thu 2007 00:55
馬英九聲望創新低支持度3成7
[李東昇的意見]好好反省吧!
北北基 跟 立法院 就是 馬主席的痛腳
許財利無法罷免?! 馬利兄弟?!
郝龍斌,周錫瑋全盤支持?! 好周全?!
立法院政治亂象,束手無策?!
========================
2007/01/31 00:20
- Feb 01 Thu 2007 00:52
景氣對策燈號將走入歷史 經建會考慮廢除
[李東昇的意見]一個複雜的現象,別用一個簡化的方式來呈現,容易誤解
=====================
2007.01.31
景氣對策燈號將走入歷史 經建會考慮廢除
【中時電子報吳怡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日語出驚人的表示,政府應該廢除景氣對策燈號,引起各界不小的討論。負責編制燈號的經建會今(三十一)日回應指出,現階段要做的,就是調整燈號九項構成指標的內容,未來將減少代表製造業的指標,增加代表服務業的指標,以反應國民生產毛額中服務業產值已逾七成的事實。不過,長期而言,經建會可以思考廢除景氣燈號。
經建會副主委葉明鋒今日表示,為了適應世界產業的趨勢,以及貼近台灣產業結構,景氣燈號的九項指標內容確有修正必要,而且台灣現在是全世界唯一使用景氣燈號的國家,長期而言,可以思考廢除燈號。
事實上,昨日卸下經建會主委職務的胡勝正,約在一年半前就曾建議,為了配合產業變動,應該要調整景氣對策信號的九項構成指標內容和檢查值。只是,礙於統計資料一直無法完備,所以沒有完成調整。
經建會從民國五十七年起每個月都會公佈景氣對策燈號,之後為了因應產業脈動,幾乎每六到七年調整一次構成指標和檢查值,最近一次調整是在民國九十年。葉明鋒說,現在服務業產值已佔GDP比重逾七成,可是九項構成指標中大部分都仍是製造業的指標,部份指標應該以服務業來代替。
至於燈號構成指標中,需要調整那個項目?葉明鋒認為,可以考慮加入零售批發業,不過目前的困難是,零售批發業的統計數字通常都晚二個月才出爐,是亟需克服的部份。
- Jan 31 Wed 2007 21:59
去中國化是趨勢?!
[李東昇的意見]民進黨已經開始走向滅亡?!
人生的路,要越走越寬,不是越走越窄
人生的路,要越走越正,越中間,不是越走越偏
民進黨在這些老舊而且偏頗的政治人物領導下,
恐怕已經開始走向滅亡的命運!
回頭吧! 醒醒吧!
再說一次: 多元開放的堅持,不需要理由
去中國化的意義與目的,這些人了解嗎?
如果是為了讓這些公司,在國際競爭/國際行銷上避免混淆
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除了另一批偏頗的意識型態者)
例如 中國石油,中國鋼鐵 當然會跟 大陸上的 中國石油,中國鋼鐵混淆
所以 中國石油 改成 台灣石油 也沒有問題!
中國鋼鐵 改成 台灣鋼鐵,當然也OK!
但是 中華航空,中華電信 根本 不衝突(大陸沒有 中華航空 跟 中華電信)
至於 英文名稱 中華電信 已經改為 changHua Telecom (而非 China telecom)
同理,中華航空 中文不必改,英文名稱則可以改成 Jong Hua Airline 即可
其實,我說過: 我建議 中華民國 英文改成 Jong Hua Min Guo (Taiwan)
正式名稱 改為 Republic of Jong Hua
如此, Jong Hua 就是 我們的品牌! 跟 China 完全不會混淆!
就是最佳的策略!
跟 去中國化 有什麼關係?!
中國 不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1912~1949年之間,中華民國 是 中國的 執政者!
中國的65萬件寶物,在外雙溪的台灣故宮博物館的山洞中
中國文化的真正傳承
(尤其是兩千年來所有典籍使用的文字:傳統漢字/繁體字)
在台灣發揚光大!
中國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匯集在台灣衝突激盪,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台灣 現在才是 中國文化最珍貴的 應許之地(promised land)
這些人,懂嗎?!
台灣何必自絕於中國?
中國的政權代表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是
中國的文化代表是 台灣!!!
這才是我們的寶貝! 跟故宮65萬件寶物,同樣都是無價之寶!
擁有這些寶貝,卻拼命想要拋棄,真是無知到極點!
醒過來吧! 民進黨的大多數黨員!
為了民進黨,為了台灣,為了你自己
把這些偏頗的過時的政治人物,拋棄吧!
(不是拋棄中國
而是該拋棄這些 目光如豆 只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考量的政客吧!)
================
2007.01.31
民進黨中常會決議 加速落實正名 去中國化是趨勢
【中時電子報林君宜台北報導】
民進黨中常會今(三十一)日邀請教育部長杜正勝進行「客觀中立正常化、新時代的歷史教育」專案報告,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會後強調,有人質疑教育部、民進黨「去中國化」,但建構台灣主體性價值,這是民進黨的長期目標,去中國化是必要的,亦是趨勢。
據轉述,對於杜正勝報告,包括高雄縣長楊秋興、嘉義縣長陳明文、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副總統呂秀蓮都表示肯定,中常會也決議,應加速落實國營事業等相關單位的正名。
多位中常委指出,應確定台灣主體性,進行歷史教育正常化,因此正名可以多做,應對中正紀念堂或是國營事業正名,以「中國」為名的國營事業單位,例如中鋼、中油、中華航空、中船、中央銀行等單位,應該不必修法,就可以正名,同時應強調「台灣」,以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為例,都已經凍省了,應該拿掉省。
對於教科書修改議題,呂秀蓮也贊同指出,新時代已經來臨,越來越多人贊成提升台灣主體意識,很多教科書是在舊時代意識型態下的產物,歷史真相只有一個,應該追求真相,「教科書一定程度的修改很重要」。
此外,針對眾所矚目的排藍民調,中常委蔡同榮提案,應該不分區立委適用排藍條款,會中也達成共識,對於不分區立委應「加重」過濾式排藍民調的效果,至於其他區域立委及總統初選,還需要交由民調中心及相關學者專家研議。
在立委初選部分,民進黨立委趙永清認為,應排除部分深藍的民調就好,在單一選區兩票制及總統大選的前提下,淺藍及中間選民是勝負關鍵,這些選民也是各政黨提名依據的參考,不應該排除。
- Jan 31 Wed 2007 11:49
全球軍力 美國第一,韓國第二? 超過中國?!對岸第4、我排35
[李東昇的意見]中廣又來搞笑的嗎?
全世界軍力 美國第一,韓國第二? 超過中國?!
這份報告,是真的嗎?
(我認為 美國應該是 世界第一,中國應該是第二
至於 南韓 不可能是 世界第二吧!!!
如果南北韓合併,則可能成為 世界第三位 超越 印度!!!
還有這份報告 高估了英國!
因為 確實在 國際紛爭參予 英國很高
但是,在 正規兵人數 英國差太多了!!! )
不要怪我,不是我對中廣有偏見,
而是太多中廣新聞的報導,只能被 歸類為 [笑談]
可能因為 中廣新聞 大部分 都 不求證的吧!!!
我會附上幾篇給大家參考!
例如:
全球首創 烹飪機器人會煮千種中國菜? & 大陸28道經典騙錢菜名..真絕!!
我也同時在新聞後附上 WIKI 的 全球軍力評估 給大家 平衡報導
============================
中國時報 2007.01.31
全球軍力排名:對岸第4、我排35
中廣新聞陶泰山
日本寶島月刊發表一項世界前五十大軍力排行榜,以國防經費、正規兵人數、武器輸出、武器輸入、電腦普及、國際紛爭參戰等六大指標來排出前五十名軍事大國,綜合排名前五名是美、韓、英、中、印,日本排名廿二,台灣則排名第卅五。
寶島月刊強調,現代的戰力已從量轉變為質的時代,這項排行榜並不是看戰機、軍艦數等硬體上的表面數字,而是聽取軍事專家的各種建言後,以整體、綜合的角度來推算出真實的軍力。
排名的基準主要是根據六大指標,將全球約二百個國家在每一項指標中分別排出一到五十名,第一名的得五十分,第二名四十九分類推,一直到第五十名得一分,六大指標的得分加總滿分為三百分,綜合排名則是按照總分來排名。
第一名的美國總分為288分,美國在國防經費單項得到滿分也名列第一名,其他在國際紛爭參戰單項則僅次於伊拉克,位居第二名,電腦普及率方面次於瑞士和瑞典,名列第三名。
第二名的南韓總分為235分,第三名的英國為229分,第四名的中國為224分,第五名的印度為219分,此外,第二十二名的日本得到135分,台灣名列卅五名,得分為89分。
台灣的國防經費單項得到卅一分,正規兵人數得分為卅四分,武器輸入為廿四分,其餘的三項指標則沒有得分。
[李東昇的補充說明]這就是這份統計偏差的地方
台灣在武器輸出,電腦,以及 國際紛爭參予 都是世界前二十以內!!!
==================
WiKi 各國軍力排名: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military_expenditur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without_an_army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number_of_active_troops
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ive_troops_per_thousand_citizens
請比較一下,哪一份比較可信
排名 |
- Jan 31 Wed 2007 11:14
部分部會南移?!請用科技新思維!(陳總統眼界可以再開闊一點)
[李東昇的意見]網路台灣
部分部會南移? 大可不必! 雖然也沒什麼不可以! 但是,考慮經費
想想看,那台北市的市民怎麼辦?! 所以,別搞朝三暮四這套!
關鍵是: 如何有效服務
陳總統別再操弄 南北平衡 這類議題
請改用宏觀的視野 [全台灣的觀點] [國土規劃的觀點]
而不要使用 [狹隘的南台灣觀點]
因此 建議先用國土總體規劃思考:
1.部分部會南移不是不可以,但是這不是重點
2.重點是 請優先運用 網路! 中華民國政府e化,是全球數一數二的
3.重點是 必須設立 派出機關,收件窗口,跟諮詢服務窗口(服務不能上網者)
4.發件(寄送)毫無困難!
5.所以, [網路台灣]才是 應該進行的方向!
6.至於派出機關,則建議以 新竹,台中,台南,高雄, 宜蘭,花蓮,台東
7.請看文後國土規劃
======================
中國時報 2007.01.30
部分部會南移?民進黨團:好構想
中央社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陳景峻今天表示,部分部會南移的構想非常好,南部很多農業縣,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南移,有助農業轉型;勞工委員會南移,則可多方協助勞工。
總統陳水扁表示,與其談論雙核心首都或首都南遷,不如探討包括農委會、勞委會等部會先南移,對台北市影響不大,可研究看看。
陳景峻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這是非常好又可行的構想,中南部很多農漁業縣與勞工大縣,若農委會與勞委會南移,不過度集中在台北市,有助於帶動地方發展。
他說,以農業縣為例,很大面積農地休耕,農委會南移,可協助農業轉型,發展農村文化;若勞委會移到勞工密集縣市,可多方協助勞工,黨團贊成這個構想。
曾提案遷都中南部的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說,這是好主意,南部很多農業縣,高雄市勞工很多,農委會與勞委會南移是明智決定,可帶動地方發展,但應注意南移時應以公有地為優先考量,盡量不要徵收私有土地,避免引起民怨。
1.將台北縣,基隆市 併入台北市(雪山山脈則全數轉入宜蘭縣)
2.將桃園縣,苗栗縣及新竹縣(平地部分) 併入 新竹市
3.將台中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彰化縣 併入 台中市
4.將嘉義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嘉義市,雲林縣,台南縣 併入 台南市
5.將屏東縣與高雄縣(平地部分) 併入 高雄市
6.將坪林,雙溪,石碇,尖石等併入 宜蘭縣
7.花蓮縣 維持不變
8.將中央山脈以東(山地部份之高雄縣與屏東縣)併入 台東縣
9.中央山脈山地部份(原南投縣,台中縣山地部份),組成 玉山縣
10.金門,馬祖,東沙,南沙,綠島,釣魚台等(除龜山島外)之 離島
全數 併入 澎湖縣
所以:(桃園機場 就成為 台北市 的機場! 詳細分析看新聞之後)
我的建議 |
- Jan 31 Wed 2007 01:35
松山機場直航?!馬英九的眼界要更開闊(別被郝龍斌害了!)
[李東昇的意見]請用宏觀的[全台灣觀點] [國土規劃觀點]
別用[狹隘的台北市觀點] 別用[藍綠意識型態]
1.兩岸直航,非常贊成
2.開放大陸觀光客,非常贊成
3.但是,何必堅持 直航松山機場?! 更不必要把開放觀光跟直航扯進來!
而是要用 國防觀點 跟 都市發展 以及 台北市的真實負荷 來考慮 可以嗎?
4.用宏觀的[全台灣觀點]可以發現
五個機場適合 兩岸直航(請對照 台灣國土規畫)
1.桃園機場(中正機場) 我建議改名為 臺北機場
2.新竹機場
3.台中機場
4.台南機場(增建中)
5.小港機場(我建議改名為 高雄機場)
1.將台北縣,基隆市 併入台北市(雪山山脈則全數轉入宜蘭縣)
2.將桃園縣,苗栗縣及新竹縣(平地部分) 併入 新竹市
3.將台中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彰化縣 併入 台中市
4.將嘉義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嘉義市,雲林縣,台南縣 併入 台南市
5.將屏東縣與高雄縣(平地部分) 併入 高雄市
6.將坪林,雙溪,石碇,尖石等併入 宜蘭縣
7.花蓮縣 維持不變
8.將中央山脈以東(山地部份之高雄縣與屏東縣)併入 台東縣
9.中央山脈山地部份(原南投縣,台中縣山地部份),組成 玉山縣
10.金門,馬祖,東沙,南沙,綠島,釣魚台等(除龜山島外)之 離島
全數 併入 澎湖縣
所以:(桃園機場 就成為 台北市 的機場! 詳細分析看新聞之後)
我的建議 |
- Jan 31 Wed 2007 01:03
教科書多元論述不行嗎?
[李東昇的意見]一句話:
教科書多元論述不行嗎?
============================
•面對亂象,不要妄想控制! 不是回歸一元專制,大快人心,而是更要堅持多元開放
•統獨來了國父沒了?!這樣的一綱一本是你要的嗎?
•領土包括中國才是挑釁中國! 一起承認這些有什麼關係?!
•直接民權,多向媒體,多元知識 就是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陳總統,你錯了!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陳總統,你對了!媒體亂象確實是台灣的亂源之一,但是,你沒說該怎麼辦?
•郝龍斌決定錄取率?!北北基的錄取率可以用人為分配的嗎?
•北北基考一綱或一本,講清楚!何時考,講清楚!不行嗎?
•一本爸媽教不了一綱小孩! 這才是要求一綱一本的真正原因
•解答: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這裡!
•考一綱還是考一本,差別在哪裡?(郝龍斌懂嗎?)
請務必參看下列兩篇文章:
==================
•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 4成集中北部
•全球創新力排名 美國第一 亞洲日本最好
•天下雜誌國情調查:75.5%贊成一綱一本 !「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6
•公布北縣一綱一本公聽會確定行程!「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5
•郝龍斌是說謊還是不懂,先講清楚!「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4
•郝龍斌,隨你去啦! 沉痛呼籲:教改的夥伴們,放棄吧!?「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3
•強力譴責中時偏頗民調!受夠了? 近八成要一綱一本?!「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Part 2
•今天研討會報告( part 1:新聞) 「保障學生多元學習研討會」
果然周錫瑋吊車尾!(臺北縣周錫瑋,台北市郝龍斌:臺北人的惡夢又要開始了!)
===============================
- Jan 31 Wed 2007 00:36
正視[人口水平移入]台灣開始要好好思考移民問題!
[李東昇的意見]別再吵四十年前的移民問題了(省籍問題)
好好思考一下,這一次五年內(2010~2015)台灣即將面對的[移民問題]吧!
台灣如何能開始吸納亞洲地區的優秀(合適)的人口移入?!
台灣如何能開始適當的移民到南島,中南美洲跟阿拉伯半島?!
這才是 真正應該深思的!
請正視[世界公民運動]
====================
2007.01.30
日本人口減少 下一個台灣
人口蕭條比經濟蕭條更令人恐慌。
2005年耶誕節開始,一場革命自日本各角落、各階層揭竿而起。
上至國家首相、立法機關,到商界企業、新聞媒體,乃至於市井小民,無不傾全力「備戰」,
生育率比日本還低的台灣,十年後人口也將開始減少。
如何應對?日本經驗,給台灣借鏡。
![]() |
- Jan 31 Wed 2007 00:29
[傑利嶸嫄]?立委選區是這樣喬出來的嗎?
[李東昇的意見]太誇張吧!
會不會是[傑利嶸嫄]的翻版呢?
應該是以完整的國土規劃當依據吧!!!
==================
2007.01.30
真難喬!立委選區劃分 王、蘇仍無共識
【中時電子報羅暐智台北報導】
第七屆立委選區劃分案有夠難喬,連行政、立法兩院院長都談不攏。立法院長王金平與行政院長蘇貞昌今(三十)日下午再度碰面,爭執的八個縣市反覆討論好幾遍,但仍舊沒結果,王、蘇兩人明日會再碰面,王金平說,「非解決不可」。
有爭議的八縣市包括台北市(國民黨立委林郁方提出變更案)、台北縣(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台聯立委廖本煙、親民黨立委李鴻鈞、國民黨有兩派意見)、台中市(親民黨立委沈智慧與國民黨團各提出版本)、屏東縣(無盟提出版本,並獲國、親兩黨團支持)、桃園縣(民進黨團有兩派意見、台聯立委黃宗源有主張、國民黨團有版本)、苗栗縣(國、親、民三黨立委都有意見)、彰化縣(無盟楊宗哲有意見)。
立委選區到底有多難喬?連堪稱立院「智多星」的王金平,談到此事,也是面有難色。王金平私下說,「確實該想想,明天晚間十二時截止前,如果仍然未達共識,該怎麼辦。」
平日公務行程已經繁忙,現在又多了立委選區劃分這份苦差事,兩、三年沒感冒的王金平也感冒了,他今天頂著三十八度的高燒與蘇貞昌談選區劃分案,王、蘇兩人將有爭議的八個縣市,反覆談論不只一遍,但「癥結點依然很多」。
王金平說,選區劃分事關立委權益,「大家都打來問」,打來關切的電話接不完,「蘇貞昌那邊也一樣」,因此兩人在協商時,電話都關機,避免外界干擾;但即便這樣,有爭議的選區仍然沒有共識。
明(三十)日晚間十二時是法定截止時間,能否完成協商?王金平說,「誰也沒有把握,但非喬出來不可」,但到底怎麼喬?他和蘇貞昌今晚都回去想一想,明天早上再約時間,勢必要在晚間十二時之前,協商出最終版本,才能讓中選會依法公告。
=======================
關於 國土規劃,請看我的建議
現況參看: 從[台灣23縣市369鄉鎮區]看[世界公民標示法]現況篇
[李東昇的主張]台灣國土規畫,我主張:[五市五縣,十全十美]
1.將台北縣,基隆市 併入台北市(雪山山脈則全數轉入宜蘭縣)
2.將桃園縣,苗栗縣及新竹縣(平地部分) 併入 新竹市
3.將台中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彰化縣 併入 台中市
4.將嘉義縣與南投縣(平地部分)及嘉義市,雲林縣,台南縣 併入 台南市
5.將屏東縣與高雄縣(平地部分) 併入 高雄市
6.將坪林,雙溪,石碇,尖石等併入 宜蘭縣
7.花蓮縣 維持不變
8.將中央山脈以東(山地部份之高雄縣與屏東縣)併入 台東縣
9.中央山脈山地部份(原南投縣,台中縣山地部份),組成 玉山縣
10.金門,馬祖,東沙,南沙,綠島,釣魚台等(除龜山島外)之 離島
全數 併入 澎湖縣
===
如此 台灣西部 平地部分 分割為 五市(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
台灣西部(中央山脈以西)山地部份 成立 一縣(玉山縣)
台灣東部(中央山脈,雪山山脈已東)分割為 三縣(宜蘭,花蓮,台東)
所有離島(除龜山島外),都屬於 一縣(澎湖縣)
===
台北盆地 為 台北市(南崁溪以北)
桃竹苗台地 為 新竹市(南崁溪以南,大安溪以北)
台中彰化台地 為 台中市(大安溪以南,濁水溪以北)
雲嘉南平原 為 台南市(濁水溪以南,二仁溪以北)
高高屏平原 為 高雄市(二仁溪以南 ,林邊溪以北)
雪山山脈及蘭陽平原及龜山島為宜蘭縣
- Jan 30 Tue 2007 23:24
肯定黃昆輝:台灣已獨立,「還要統什麼?獨什麼?」
[李東昇的意見]支持台聯往中間移動
1.說的好,[藍綠惡鬥是依虛幻的統獨假象,作貪婪的權力鬥爭,台聯反對兩極對抗,不要老是藍綠對決,否則民進黨執政,藍軍杯葛一事無成,未來若藍軍執政,民進黨繼續杯葛,如此對台灣社會沒有幫助]
2.沒錯,台灣不需要再獨立一次!
3.但是,先不必急著正名制憲,也不必強求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好嗎?
4.我肯定台聯從激進的台獨,轉換到[中間路線]
5.更期待台聯多關注經濟議題,民生議題,陽光法案
6.更期待民進黨的全體黨員,盡速推舉新的黨主席,把游錫堃換掉吧!
7.也期待民進黨比台聯更往中間移動!
8.當然,也希望馬英九主席,也能把國民黨帶往中間務實的路線,停止激越的抗爭
9.至於親民黨跟新黨希望能跟國民黨整合,退去激進的深藍路線
如果真的這樣,台灣慢慢回到 經濟議題,民生議題
減少藍綠意識的無謂對抗(至於施明德就讓他蒸發吧!)
台灣的內耗,慢慢減少! 政策討論可以就事論事!
天啊!真希望這是真的會發生!
所以,我必須肯定台聯的路線修正!
你同意嗎?
=====================
黃昆輝:台灣已獨立 追求國家正常化
|
- Jan 30 Tue 2007 17:10
面對亂象,不要妄想控制! 不是回歸一元專制,大快人心,而是更要堅持多元開放
[李東昇的意見]莫被眼前的魔鬼誘惑,忘卻當行的正道!
面對當前的媒體亂象,不要妄想控制!
因為這是多元開放必經的過程
面對當前的政治亂象,不要妄想控制!
因為這是誕生真正民主必經的陣痛
面對當前的文化教育亂象,不要妄想控制!
因為這正是多元思想衝突激盪的歷程
請不要期待 強而有力 的萬能天神
立刻將亂象清除,一切回歸單純的秩序
因為你祈禱的對象 是魔鬼的化身
當你犧牲鮮血召喚惡靈 試圖弭平一切混亂
那麼, 你已經遠離了正道,走入幽闇的深谷
這一切你所面對的 亂象, 正是你的試煉!
因為這正是 旺盛的生命勃興的初兆
媒體記者的白目報導,不正是提供我們面對溝通的人性反思?!
政治人物的勾纏低俗,不正是提供我們對政治制度的反省?!
文化教育跟意識形態的糾葛不清,不正是我們現況的反應?!
我們難道要期待一種 簡單快速的 解決方法嗎?
關了所有媒體,只剩下 一家中央日報 跟 中央電視台?!
滅了所有政黨,只剩下 一個中央黨部?!
消滅所有版本,只剩下 一本中央版教科書?!
不會吧!
當然,我們在網路上怎麼罵這些媒體白濫,也不能對他們怎樣!
但是,我們正在平衡報導,這也是多元的一部份!
讓所有的閱聽人,也可以聽到看到不同的聲音跟表達
當然我們每天罵政治人物,要求他們下台,他們還是不為所動
但是,我們正在提供多元的政治思考跟開放的探討
讓所有的人民開始覺醒,逐步取回公民應有的權利
當然我不管怎麼罵郝龍斌或杜正勝,他們也都可以相應不理
但是,所有的學生家長老師校長,也都可以多元的思量
不再是教育部或縣市政府說了就算!
而這一切,都會持續以混亂的形式出現
就像我部落格的發言跟回應,看似混亂跟無意義的爭論
其實正是產生共識的最佳方式!
所以,不要妄想 [控制]
不要妄想控制人心! 不要妄想控制人的行為!
不要妄想控制媒體亂象
不要妄想控制政治亂象
不要妄想控制文化亂象
唯有堅持 多元開放,
讓所有的 人 都能 自在的面對這些亂象!
才是正道
擔心蚊子叮咬,難道要噴灑最強烈的毒藥,殺死所有的蚊子?!
擔心孩子的課業壓力,難道乾脆叫他不要上學,幫他買個學位?!
都不可能吧!
所以:不是回歸一元專制,大快人心,而是更要堅持多元開放
[李東昇的意見]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請同時看過這三篇:
•直接民權,多向媒體,多元知識 就是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陳總統,你錯了!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陳總統,你對了!媒體亂象確實是台灣的亂源之一,但是,你沒說該怎麼辦?
[李東昇的分析]台灣的問題在哪裡?
就是 [政治人物] 跟 [媒體] 與 [學者]
無法提出願景, 無法拿出具體的政策, 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
眼光短淺,只能看見 台灣跟中國
藍綠偏見,凡事只能用顏色跟黨派利益來思索
這才是 台灣今天亂象的原因(哪裡是 國家認同歧異!)
- Jan 29 Mon 2007 10:40
統獨來了國父沒了?!這樣的一綱一本是你要的嗎?
[李東昇的意見]堅持多元開放,還需要理由嗎?
1.先不論這篇報導本身立場的是否偏頗(我也很不以為然)
2.但是,這樣的結果,也正如我的預期(又是不幸而言中)
3.想想,這樣一個意識型態偏頗的教育部長主導之下
4.這樣審查課本,哪裡還有 多元開放 的 空間!
5.我強烈譴責這樣的課本審查方式與態度(不論本報導是否過當)
6.因為 堅持多元開放 , 才是 台灣該走的方向!
7.我再問一次:如果這樣的教育部審出來的課本,都變成一綱一本
8.這是你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9.同理,如果這是被 北北基 選出來 的 某一本,你認為是否也會有偏頗呢?
10.所以:
所有的朋友們:
請先拿開統獨跟藍綠,先想一想
我們真的要容許 一綱一本 嗎?
真像 / 知識 / 課本 真的 可能 只有一種版本嗎?
我反對任何一種形式的 一綱一本!
不論是 教育部用審查干預造成的 一綱一本
或 北北基 挑選出來的 一綱一本
堅持多元開放 難道還需要理由嗎?!
多元開放社會的多元聲音,多元觀點 我們都必須接觸
不需要害怕 不要覺得混亂 不要想要控制
我們不需要一元專制,我們的孩子不需要只能有一種觀點!
團結 跟 共識 不是 運用強迫可以形成的!
必須是 透過多元的思辯過程,大家可能想法還是都不一樣
但是,有一些部份是有 交集的,是共同可以接受的
這才是 台灣模式!
不要輕易歌頌 極權統治的效率,因為你還沒看清楚背後的厄運
歷史一再的證明 阿茲特克 的高度極權跟血腥文明,最後呢?
泰國,菲律賓,印尼也都曾經是亞洲的超級強國
蒙古現在跟成吉思汗輝煌的帝國時期比較,如何?
中國包括清朝也更是曾經獨強於世界,不是嗎?
當你歌頌 中國 或 韓國 的 極權效率 的時候?
難道不用想到這些嗎?
難道沒想到 自己也像那些活在那個曾經高度繁榮(後來也快速失敗)
的朝代中的某個人一樣嗎? 同樣的歌頌偉大有效率的極權專政!?
停止這樣的思維! 尤其停止再用政治立場干預教育!
留給孩子一個 多元思考 的空間, 好嗎?!
=========================
2007.01.29
高中歷史課本大翻修 統獨來了國父沒了
韓國棟/台北報導
寒假過後,新學期開始使用的新版高中歷史第二冊《中國史》用詞大翻修!《本國史》改稱《中國史》,過去慣用的「我國」、「本國」、「大陸」等用詞,全改為「中國」;清末具革命正當性意涵的「起義」,如武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一律改為中性用語的「起事」,內容並加入兩岸分合和統獨議題。
此外,統編本時期冠在孫中山之前的「國父」一詞、以及提到國父、孫中山先生時,前面空一格以示尊敬,也全從新版教科書中消失了。
而為了超然、客觀地撰寫中國歷史,漢朝「征伐」或「征討」匈奴,改為「攻擊」匈奴;「秦始皇併滅六國,統一天下」中的「統一天下」刪除。
我國本國大陸全改成中國
統編本時期的本國史教材,「統一中國」是「歷史的展望」,但新版教科書明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成了「歷史口號」,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一併編入教材。
八十八年以前的高中歷史教材,採國立編譯館主編的統編本,第一、二、三冊「本國史」,第四冊近代世界史,供高一、高二學生使用。之後開放審定本,「本國史」改為「包含台灣史在內的中國歷史」,分上、下二冊,供高一學生使用。最新的課程(也稱為《九五暫綱》)從去年九月開始實施,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歷史課程。
第一冊是嶄新的台灣史,過去的禁忌話題《舊金山和約》和《中日和約》編入教科書;第二冊是「不包含台灣史在內的中國史」,通過審定的包括康熹、三民、龍騰、翰林、南一等五個版本。
因為中國史濃縮成一冊,於是採取「略古詳今」的原則編寫,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黑陶文化,一直編寫到目前的兩岸關係。「略古」之下,舊石器時代的北京人從中國史中消失了;夏、商、周三代以及長達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要在一節課五十分鐘教授完畢。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不見了
因為「詳今」,明末以後的中國歷史大約佔整冊教材的一半;但因僅一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史蹟也消失了。
新出爐的教科書,基本上是站在兩岸分治的事實基礎上撰寫,以往視為禁忌的統獨及兩岸分合議題進入教科書。如翰林版教科書寫道,「台灣何去何從是一項大哉問;但是台獨是否引發戰爭?如何保障台灣不被併吞?如何維持現狀?如何與對岸交往等等問題,一直困擾台灣人民。」龍騰版寫道,「兩岸基於歷史因素與政治現實造成隔離,未來『分』或『合』的走向,目前實難預料。不過,無論中國大陸地區或者台灣,若想要維持內部的繁榮安定,並且在全球化中成為要角,和緩的兩岸關係是一個必要條件。」
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審 政治力強烈介入
王超群/台北報導
《本國史》變《中國史》,台灣大學歷史系主任吳展良指出,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審過程,政治力強烈介入審書,並且只准一種聲音,編寫出「一綱一本意識形態」的歷史教科書,否則就技術性杯葛,讓書商無法出版或強迫修改;這根本是國家機器控制,學者應該強烈抗議才對。多位歷史學者也表示對教育部做法「無法認同」。
吳展良認為,政治力量強制介入,讓學術編寫教科書只能用一種口吻;例如「日治」和「日據」,他所主導的教科書版本中,原先是兩詞並陳,但審查委員中意識形態極強者,迫使他們一定要改為「日治」。他堅持不改,「被整得很慘」,最後教育部自動替他們改,不過該版本也從最早送審,最後落得錯過高中選書時程,完全是技術性封殺。
教部強迫改 或技術性封殺
吳展良表示,「審查的人都是意識形態很強的人」,口徑一致,讓日本統治、日本殖民統治、日本占據等字詞完全混淆專業判斷,甚至出現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非專業審查意見,「根本就是一綱一本,意識形態的一本」,讓他和編書小組對編寫中國史意興闌珊。
多位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感到不以為然。一位參與編寫《台灣史》的台大歷史教授指出,九五高中新課程教科書審查小組如果以政治立場審書,是讓台灣學術環境更劣化的行徑,他不能接受審查委員戴著有色眼鏡審書。
- Jan 29 Mon 2007 02:54
領土包括中國才是挑釁中國! 一起承認這些有什麼關係?!
- Jan 29 Mon 2007 02:50
大陸觀察五則
[李東昇的意見]中華民國國籍的意義?!
======================
華視前主播 吳小莉任粵政協委員
|
- Jan 27 Sat 2007 10:26
直接民權,互動媒體,多元知識 就是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李東昇的意見]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請同時看過這三篇:
•直接民權,多向媒體,多元知識 就是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陳總統,你錯了!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陳總統,你對了!媒體亂象確實是台灣的亂源之一,但是,你沒說該怎麼辦?
[李東昇的分析]台灣的問題在哪裡?
就是 [政治人物] 跟 [媒體] 與 [學者]
無法提出願景, 無法拿出具體的政策, 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
眼光短淺,只能看見 台灣跟中國
藍綠偏見,凡事只能用顏色跟黨派利益來思索
這才是 台灣今天亂象的原因(哪裡是 國家認同歧異!)
台灣今天的問題,就是
1.多數知識分子不負責任,只求自保! 甚至同流合污!
僅有少數如 李遠哲,龍應台,李家同,等 敢挺身而出,
抵抗偏激的思維跟民粹!
大多數知識分子的道德良知已經消失,
只剩少許風中之燭!
2.媒體以為這是終南捷徑,以為是進入政壇的跳板,以為是利益交換的場所!
大多數的媒體,把絕大部分的資源,都拿來餵養政治或八卦(時尚)
媒體的高瞻遠矚已經消失!
只剩下橫流的慾望跟噁心的嘴臉
3.政治人物更是拼命操弄國家認同跟族群議題,
藉以攫取權利,或做為逃避施政無能的藉口!
政治人物提出具體政策的能力(腦袋),已經消失!
只剩下一張嘴跟噴不盡的口水
這才是 台灣的亂象之源!
=================================
[李東昇的建議]
1.直接民權,透過Global3.0新時代,[世界公民權]提升,
大幅限縮政治人物及其權力,可以解決[無能政客]的問題
2.互動媒體,透過Web2.0新時代,[互動參予媒體]發達
例如部落格等多元開放媒體普及,可以解決[弱智媒體]的問題
3.多元知識,透過Edu2.0[多元開放教育]的新時代,
產生能獨立思考判斷的世代,可以解決[無聲知識份子]的問題
=================================
而核心的方法:就是推動[世界公民運動]
(Global 3.0, Web 2.0, Edu 2.0 正是世界公民運動的三個核心方向)
2300萬人,不只是2300萬人!
我們要結合3800萬海外華人
我們要結合13億中國人
我們要結合全球65億人
我們不需要被國界侷限,被種族分化!
我們共同努力,互相幫助!
全世界會有很多人,會是台灣的貴人,願意幫助台灣
但是,2300萬人之中,必須先有更多[世界公民]站出來!
像王建民.像李安,像莊佳容跟詹詠然,像施振榮,像張忠謀
還有無數的台灣的[世界公民]
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奮鬥,在世界發光發熱
讓自己變成一個[世界級的公民]
積極參予社會公益,行使公民權利
開拓國際視野,超越藍綠紛爭
盡自己的ISR 個人社會責任跟權利!!!
比進入聯合國有用的多!
這才是我們真正該做的!
- Jan 27 Sat 2007 10:20
陳總統,你對了!媒體亂象確實是台灣的亂源之一,但是,你沒說該怎麼辦?
[李東昇的意見]沒錯,這兩點說的很正確
請同時看過這三篇:
•直接民權,多向媒體,多元知識 就是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陳總統,你錯了!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陳總統,你對了!媒體亂象確實是台灣的亂源之一,但是,你沒說該怎麼辦?
1.媒體亂象是台灣亂源之一(但是不是全部)
2.民主之路,不可能由多元開放,走回一元專制
(這也是我譴責郝龍斌北北基的主因)
但是,陳總統,您卻說不出,該如何解決台灣的亂象?!
下一篇,我來試著提出我的建議
========================
扁:媒體04大選開票灌票致選後紛爭 至今還未向全民道歉
2007/01/26 19:43
記者王宗銘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26日下午在全球新興民主論壇倡議大會領袖論壇,再度譴責「媒體亂象」,他指出,媒體不只民調不可靠,甚至在開票過程當中,竟然不是按照實際的得票來開票,有所謂的灌票的現象,以2004年總統大選來講,他本人最後是當選者,也不過是拿到640幾萬票,但是在整個開票的過程當中,竟然他的對手可以拿到700多萬票,這種嚴重灌票的結果,也讓後來的選舉紛爭造成沒辦法補救這種不幸的損失,但是到目前,二年多過去了,也沒有聽到那幾家灌票的媒體,向全國的選民說一聲抱歉。
全球新興民主論壇倡議大會今日於台北君悅飯店舉行,在下午的第二場領袖論壇中,陳總統與與南韓前大統領金泳三、波蘭前總統華勒沙、南非前總統戴克拉克、薩爾瓦多前總統佛洛瑞斯以及蒙古前總統奧其爾巴特等人就「國家與族群認同的分裂」及「大眾傳播媒體與民主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
談到大眾傳媒跟民主發展,陳總統指出,對言論與新聞自由的打壓,是走向威權與獨裁的第一步。同樣的對新聞與媒體嚴格的管控,也是任何威權體制能夠存活的命脈。從威權邁向民主,原有的新聞媒體,如何從威權體制之下的宣傳機器,轉型成為民主社會超然、公正的第四權,相信是許多新興民主國家民主品質與內涵能否進一步提升最重要的關鍵。
陳總統說,過去在威統統治時期,在台灣只有政府和執政黨,以及與執政黨關係密切的特定人士才可以經營媒體。今天媒體的經營已經完全的自由化,同時黨政軍也全面退出媒體,但不可諱言,過去與威權體制關係密切的媒體工作者,依然在台灣的言論市場上具有高度的影響力。
陳總統說,過去他本人曾經為了追求與捍衛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結果被執政當局以所謂的「誹謗罪」羅織成獄服刑八個月。就任總統後,不論是他本人或由他本人所領導的政府,卻是受媒體惡意攻擊與批評最激烈的受害者,實在是歷史最大的反諷。
陳總統並指出,依據相關的民意調查,台灣民眾對媒體的信賴度只有百分之一,顯示台灣人民對目前媒體的亂象,相當的有意見。儘管這樣,他本人仍然矢志對於言論、新聞、集會及遊行等自由的保障,「寧可過,不可不及」。
陳總統話鋒一轉說,不過有一點是比較令人擔心的,不是對媒體的信賴只有1%,媒體的信賴度低影響之所及包括媒體的民調也逐漸的發生問題,我們就以在前不久、去年年底北高市長選舉為例,其中高雄市市長的選舉,在最後的民調,不管是平面的或者電子媒體的7家,他們所做的,也就是說執政黨所提名的市長候選人落後12%到15%,但是12月9日投票的結果,竟然當選了。
陳總統說,一樣的,在台北市市長的部分,不管是2002年或2006年所作的執政黨市長候選人民調,好像都只有19%,但是最後分別以36%跟41%的得票率來達致這樣的一個選舉結果;其次,我們也發現,不只民調不可靠,甚至在開票過程當中,竟然不是按照實際的得票來開票,有所謂的灌票的現象,就以2004年總統大選來講,他本人最後是當選者,也不過是拿到640幾萬票,但是在整個開票的過程當中,竟然他的對手可以拿到700多萬票,這種嚴重灌票的結果,也讓後來的選舉紛爭造成沒辦法補救這種不幸的損失,但是到目前,二年多過去了,也沒有聽到那幾家灌票的媒體,向全國的選民說一聲抱歉。
陳總統說,總之,媒體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新聞自由對於豐富民主的內涵,捍衛基本人權不受侵犯,具有無可取代的功能跟貢獻。如何防止新聞及媒體的自由遭到濫用,自律絕對比他律來得重要。如何透過有效的機制,引導媒體能朝向專業、理性及客觀的方面發展,這是進一步深化台灣民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各新興民主國家在這一方面寶貴的經驗,不但值得台灣的政府借鏡,他相信也絕對值得台灣的媒體來學習。
=======================
總統:民主困境與難題 走回頭不能提供答案
|
- Jan 26 Fri 2007 23:13
陳總統,你錯了!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李東昇的意見]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請同時看過這三篇:
•直接民權,多向媒體,多元知識 就是解決台灣亂象的方法
•陳總統,你錯了!經濟民生才是大多數民眾要的!
•陳總統,你對了!媒體亂象確實是台灣的亂源之一,但是,你沒說該怎麼辦?
台灣確實有族群問題,也確實有國家認同問題
但是 台灣沒有 民生 經濟 問題 嗎?
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確實是大多數國人的意見
但是,請講清楚,不要欺騙全國民眾,請告訴我們:
台灣可能加入聯合國嗎?
請搞清楚這兩種情況完全不同:
1.所有人都知道[台灣不可能加入聯合國]但是
每一年還是都要[申請加入聯合國]
2.[以台灣的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以為(或要民眾以為)可以加入聯合國!
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不能靠欺騙選民來達成目的!
更重要的是:
為什麼 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或 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
就可以 解決 台灣的 種族問題 跟 國家認同問題!
請陳總統講清楚,為什麼?!
說清楚:
為什麼雖然過去的六年多,「台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台灣民意的主流,但國家認同的分歧,迄今仍然是阻礙台灣內部團結最重要的因素。
為什麼國家認同的分歧對台灣的影響是全面的,不管是語言、文化及教育政策的擬定,或者是政黨之間持續的惡鬥,以及部分媒體長期偏頗的報導等等都包括在內。此外,國家認同的分歧也嚴重衝擊台灣的對外關係與國家安全,使得這個議題顯得格外的迫切與嚴峻。
我要很明確的告訴陳總統,你錯了!
這正是你的意識形態作祟,完全無法了解問題的核心
台灣有沒有陳總統指出的問題,當然有! 這點沒有爭議!
[李東昇的看法]
但是,國家認同既不是原因,且加入聯合國既不可能,也無法解決!
因為這篇講稿的這段文字,已經把解答講出一半:
陳總統說,然而,「一棟分裂的房子是站不起來的」,國家認同可以分歧,但國家不能夠分裂。面對國家認同分歧的挑戰,我們始終堅持對民主憲政堅定的信念,也儘量採取特別寬容的態度,希望基於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以及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台灣人民為求生存與發展所共同擁有的歷史情感,能夠凝聚成為一個新的國家共同體意識。雖然這一條路走來格外的坎坷與艱辛,也承受外界最大的壓力與阻撓,但我們始終認為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將持續堅定的走下去。
不是已經講的很清楚了嗎?!
國家認同可以分歧,但是國家不能分裂!
多元開放社會的特徵,就是認同的歧異!
身為一個 多元開放社會的領導人,
竟然想 消除國家認同的分歧!!!
這樣的錯誤,完全不可原諒! 陳總統,你真的不適任!
你真的缺乏 開闊的胸襟 跟 多元的包容 與 開闊的眼界
羨慕別的國家沒有認同分歧問題?! 天啊!
請讀點書 或 多看看我的部落格吧!
南韓,南非,波蘭,薩爾瓦多,蒙古 沒有 國家認同問題嗎?
可以視為外交辭令,沒關係! 但是,就算是!
再說一次:
身為一個 多元開放社會的領導人,
竟然想 消除國家認同的分歧!!!
還把一切的錯(台灣的亂象)都推給 國家認同的分歧?!
[李東昇的看法]
容我直接了當的指出: 是 [政治人物] 跟 [媒體] 與 [學者]
無法提出願景, 無法拿出具體的政策, 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
眼光短淺,只能看見 台灣跟中國
藍綠偏見,凡事只能用顏色跟黨派利益來思索
- Jan 26 Fri 2007 22:13
台灣沒理由放棄大陸市場!
[李東昇的意見]
大陸GDP近21兆, 而台灣是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地
中國超越英國成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成長率達10.7%
台灣在世界經濟的版圖中
沒有理由放棄 世界工廠 跟 世界市場
關鍵是 必須全力準備進入 大陸以外的世界市場
台灣必須面對 中國,而非放棄中國!
台灣無法迴避 中國崛起的事實!
台灣無法擺脫 中國慈禧(磁吸)效應的影響!
台灣必須要有對策! 不是鎖國政策!
而是迎向世界(包括中國)的政策!
這也是[世界公民]該出動的時候到了!
===================
工商時報 2007.01.26
大陸商務部:台灣是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地
徐晨縈/綜合報導
大陸商務部指出,目前台灣是大陸第七大貿易伙伴、第七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市場,也是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地;大陸則是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場,以及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
據新華社報導,二○○六年兩岸間接貿易額首次突破一千億美元,達到一○七八.四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一八.二%。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達到二○七.四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二五.三%,大陸自台灣進口八七一.一億美元,增長一六.六%。
統計資料顯示,大陸自台灣進口的商品主要是台資企業所需的機器設備、原材料及關鍵零組件。去年大陸自台灣進口前五類商品分別是:IC及微電子組件、液晶面板、初級形狀的塑料、鋼材、印刷電路,占台灣進口總額的五五.八%。
大陸對台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台資企業在大陸加工後返銷的產品,還有台灣缺少的大宗商品。
去年大陸對台出口前五類商品依次為:IC及微電子組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件,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件,鋼胚及粗鍛件,電視、收音機及無線電訊設備的零附件,占對台出口總額的二九.七%。
大陸去年加工貿易項目下對台進口、出口額分別為六一二.一億和一一一.九億美元,占同期大陸對台進口、出口額比重分別為七○.三%和五四%。
對台貿易仍集中在東部沿海省市,占總額的比重為九七.一%,其中排名前五名的省市為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
===================
大陸GDP達20兆9千億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 2007.01.26 02:41 am
大陸經濟近兩年仍高速成長,中共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大陸去年GDP增幅達百分之十點七,比二○○五年增加零點三個百分點,GDP總量達廿兆九千四百零七億元人民幣。
大陸經濟去年成長率達百分之十點七,是一九九五年以來最高。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持續的高速經濟成長讓中共超越英國,成為去年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同時更直逼排名第三的德國。
此外,去年大陸貿易順差達一千七百七十五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說,當前大陸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壓力仍較大;去年新增貸款三點三萬億元人民幣,年增長率百分之十四點六。
【2007/01/26 聯合報】
=========================
中國超越英國成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成長率達10.7%
2007/01/25 17:14
記者周永旭編譯
中國經濟在2006年成長率達10.7%,為1995年以來最高。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持續的高速經濟成長讓中國超越英國,成為去年的全球第4大經濟體,同時更直逼排名第3的德國。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國民生產毛額(GDP)去年比前年增加了0.3個百分點,達到10.7%,為人民幣20兆90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