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
台灣除了民視新聞(請鼓掌)每天有一小時的英語新聞之外
其他的新聞媒體跟新聞台呢? 唉!
她們可曾想過 邁向國際嗎?
=========================
新聞台邁向國際 英語成通行證
尹德瀚
法國正在籌備一個全新聞頻道,準備今年開播,該頻道將來播報新聞頭條時將以法語和英語雙語播出。負責該頻道籌備工作的高西特說:「當今的新聞頻道必須在全球環境中競爭,如果我們真想和全世界溝通,必須透過適切的媒介,那就是英語。」
法俄印度設立英語頻道
法國之外,俄羅斯和印度最近都已推出英語新聞頻道,卡達的「半島」衛星電視台也將跟進。電視圈高層主管認為,兩個關鍵因素促成這波新聞頻道熱潮,一是科技成本下跌,二是電視在國際市場上的力量。BBC全球新聞部門主管山布魯克說,很多社群想在全球對話中發聲。
法國籌備中的雙語電視頻道預定今年十二月成立,由政府出資七千五百萬歐元。俄羅斯上月推出英語新聞頻道「今日俄羅斯」,也是由政府出資。而在有十五種官方語言、但英語只算「夥伴語言」的印度,英語電視最近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已有兩家業者在爭食大餅。
身為全新聞電視頻道的鼻祖,CNN表示歡迎新競爭者加入市場。CNN駐倫敦發言人高爾斯女士說:「我們是廿四小時電視新聞的先驅,我們認為競爭進一步鞏固了這種傳播媒體的重要性,也激勵我們要做得更好」。
但對於許多新聞頻道的新業者而言,他們想效法的其實是卡達的半島電視台,這家電視台由卡達王室出資,一九九五年開台,旋即成為阿拉伯世界對外的主要發聲管道。
曾任CNN高層主管、如今為上述投資計畫擔任顧問的提文指出,技術成本下跌使得資源貧乏的小國也能成立新聞頻道;他說,今天只要有部蘋果筆記型電腦就萬事具備,你把影片輸入電腦,在電腦上進行剪輯,完成後拷成錄影帶或上傳到某電視網的伺服器,總共花費只要三千歐元,以往則需要約八萬歐元。
成本降低小國加入經營
阿敏宣稱,有了這種低成本科技,只需二千萬美元就可成立一家新聞頻道。比起法國籌備中的雙語新聞頻道,這當然是低成本,法國這個頻道由政府出資七千五百萬歐元(約合九千一百萬美元),而且根本不指望賺錢,只希望廣告收入能彌補一部份開銷。高西特說,他們知道國際新聞頻道很難靠廣告賺錢。
德國全新聞廣播業者「德國之聲」的經驗可資借鏡;它自一九九二年成立以來,所有新聞節目都以德、英雙語播出。「德國之聲」總經理藍茲說,全球廣告市場或全球商業市場並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公司只有少數幾家,而西門子等幾家德國公司根本不以德國公司作為招徠。
儘管如此,德國之聲的管理階層對他們十三年來的經營成果還算滿意,因為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為了尋求其他觀點而收看他們的節目。德國之聲每年要花政府六千九百萬歐元的預算,它和法國、俄羅斯及印度的新聞頻道一樣,都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而是設法把其觀點傳達給某些特定觀眾:所謂的「意見領袖和資訊菁英」。
耗資逾10億美元 成立國際台 讓世界聽見中東 半島「落」英文
閻紀宇
近年來在阿拉伯世界大受歡迎並引發爭議的「半島」(Al Jazeera)衛星電視台,即將大舉進軍西方世界。新成立的「半島國際」(AlJazeera International,AJI)英語電視台預定今年五月正式開播,鎖定約四千萬個收視戶,提供全球觀眾一種立足中東地區、放眼國際社會的新聞觀點。
打破歐美觀點壟斷
AJI將與美國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國際性電視新聞網一較高下,試圖打破這些歐美主流媒體對國際輿論的壟斷,報導遭到他們忽略的新聞與人物。AJI總經理帕森斯說:「我們不會是另一家CNN、BBC或Sky(『英國天空電視台』),否則我們的成立就毫無意義。」
AJI號稱是全球第一家完全以高畫質電視(HD)規格播映的電視網,總部與設於波斯灣國家卡達的首都多哈,與「半島」的總部毗鄰而居,並在華盛頓、倫敦、吉隆坡設立三個新聞中心。AJI與「半島」並無隸屬關係,但共享部份資源。
AJI至今耗資已超過十億美元,是近年來最雄心勃勃的媒體創業。與「半島」一樣,AJI主要由卡達國王哈邁德出資。不過帕森斯強調AJI並沒有任何預設政治立場,而哈邁德國王也完全尊重AJI的獨立性。帕森斯本人則是英國籍的資深記者。
AJI節目類型與其他電視新聞網略同,包括新聞報導、人物專訪、政論節目、媒體批判、財經節目、運動節目等等。例如每星期五的「佛洛斯特報導全世界」,是由英國老牌電視新聞主播佛洛斯特爵士擔綱,一對一專訪國際新聞的焦點人物。
而AJI的財經節目「人民與力量」從名稱來看就獨具一格,由前《經濟學人》雜誌特派員費基主持,除了企業界動態之外,也將兼顧所謂的「民間」財經議題。
然而AJI畢竟帶有中東地區、阿拉伯文化、伊斯蘭教與第三世界的色彩,能否廣為歐美國家觀眾接受,將是一大問題。過去「半島」經常被美國保守派視為伊斯蘭激進勢力與恐怖組織的代言人,AJI未必能突破這層成見的障蔽。對阿拉伯世界的觀眾而言,他們可能會懷疑AJI由英美媒體菁英主導,無法反映他們的心聲。
頻道飽和不利營運
AJI鎖定的觀眾群包括僑居國外的阿拉伯人與亞洲人、非阿拉伯語系的穆斯林、與關注國際新聞的人士,但這些社群在地理上極為分散,也對AJI的營運相當不利。此外,歐美國家的有線電視頻道目前已經呈現高度飽合的狀態,新電視網很難搶佔一席之地。
不過,帕森斯說:「人們對自己居住地加油站汽油價格的興趣,遠大於對非洲蘇丹發生的事件,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電視觀眾確實會想接觸國際新聞,如果我們以人性的角度來處理,人們還是會覺得這些事件與他們切身相關。」
NHK 3年內全球CNN化
黃菁菁
日本放送協會(NHK)目前正在推動各項改革,除了計畫在今年底以前,完成全國播出的高畫質數位電視之外,為了提高國際形象,日本也大力推動「國際放送」,即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播出的英語衛星數位電視,這也是NHK未來三年的改革重點之一。
日本放送法(廣電法)規定,NHK是公共傳播事業,禁止有商業傳播的行為,因此NHK的主要經營財源,除政府預算之外,必須靠全國的收視戶來付費支撐,在這種財源背景之下,使得NHK推動國際傳播並不如英國的BBC、南韓的阿里郎電視(Arirang)、中國的中央電視台第九套節目(CCTV International)般順利。
NHK從事國際傳播始於一九三五年的短波廣播頻道「NHK World Radio日本」,目前也以廿二種語言透過廣播向國際發聲。九五年起NHK開始有國際電視,有透過衛星播出的國際免費頻道「WORLD TV」,以及提供給各國有線電視台的收費頻道「WORLD PREMIUM」。NHK國際傳播的今年度總預算為一百一十八億日圓,廣播有廿三億日圓是來自國家的經費,其他則必須仰賴國內收視戶付費維持。
NHK目前計畫在三年內,即二○○八年以前,將「WORLD TV」頻道的節目全面英語化,讓全球更多人能免費收看到日本電視節目。
據估算,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必須花費相當於目前一倍以上的經費,方可取得更多海外有線頻道及衛星台的協助配合,因此NHK要求日本政府修改廣電法,好讓海外播出的電視節目可以靠廣告營收來維持高額的成本,NHK同時也要求國家編列更多的預算來實現國際傳播電視的理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