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在談台灣的失業嚴重的時候
是不是也要看看大陸?!
中國20%的大學生失業達百萬人! 台灣大學以上失業率4.71% 共11.2萬人
中國去年畢業大學生有五百萬人, 而 台灣的大學生有兩百萬人!!!
台灣 失業率 3.9%, 中國透過補貼及國有制 失業率也只有 4.2%
請大家思考一下吧!
另外 非常重要的是這段:
楊宜勇認為,創業不足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核心問題之一。例如北京清華大學是他的母校,也是中國最好的學校之一,但是清華大學畢業生中,創業的比例通常不到百分之一,而美國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通常達到百分之二十三到百分之二十五。
他表示,如果把大學生培養好了,他們就不是中國社會的就業包袱,而是社會創業的財富。
那麼台灣呢?
我希望能透過相對的觀察,讓大家能理性的探討台灣的現況
==================
中國時報 2008.01.03
就業難 去年中國百萬大專畢業生沒工作
中央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今天表示,去年中國近五百萬大專院校畢業生中,至今還有一百萬名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中國社科院今天舉辦二零零八年「社會藍皮書」發布及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
李培林在會上說,雖然大專畢業生就業困難,但中國的大專院校經過多年擴招後,毛入學率仍然只有百分之二十幾,與一些已開發國家以及中國周邊的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相較,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國不能停止大專院校發展的步伐,否則將造成大量的教育資金向海外流失。
他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解決大專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將是中國逐步解決國營企業離職員工問題後面臨的重要難題。
對於大專畢業生就業困難,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認為,中國應該進一步改善高等教育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
他表示,中國高等教育培養的畢業生越來越多人失業,問題不是出在大學生,而是出在中國高等教育的方式上。因此,必須改進中國高等教育的方式,特別加強創業教育。
楊宜勇認為,創業不足是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核心問題之一。例如北京清華大學是他的母校,也是中國最好的學校之一,但是清華大學畢業生中,創業的比例通常不到百分之一,而美國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比例通常達到百分之二十三到百分之二十五。
他表示,如果把大學生培養好了,他們就不是中國社會的就業包袱,而是社會創業的財富。
==================
台灣11月大學以上失業率4.71% 共11.2萬人 2007/12/21 18:41:17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二十一日電)行政院主計處表示,隨教育日益普及,大學生及以上畢業人數增加,今年11月大學及以上失業人數計11.2萬人,失業率4.71% ,較總體失業率3.87%高,但大學生工作轉換原本就較頻繁,多屬自願性、短暫性失業。
主計處今天公布11月失業率為3.87%,按教育程度別觀察,以高中(職)程度者失業率4.26%居首;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3.99%;國中及以下程度者失業率 3.15%。
不過,再將大專及以上程度者細分,其中大學及以上失業率為4.71%,居各教育程度之冠。
主計處說明,近10年隨教育日益普及,大學及以上畢業人數自1997年的8.9萬人增加至今年的28.2萬人,增加相當多,11月大學及以上失業率4.71%,居各教育程度之冠,人數合計為11.2萬人。
主計處進一步分析,這11.2萬人中,其中初次尋職者計5.1萬人、對原有工作不滿意為3.4萬人,二者合計 8.5萬人。
主計處表示,經調查發現,這些失業者多屬剛畢業者,在要求較高的勞動條件及工作轉換較頻繁下,屬自願性、短暫性的失業,這對勞動市場應屬於較好控制的變數。9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