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東昇的意見]聽聽中時要怎麼幫中天辯解
 
各位,請自己判斷吧!
 
我只問一句,那為何其他媒體問完沒被請出去?!
 
真的,中時把我們當白痴嗎?
   
===============
 
賀[郭泓志]大聯盟先發首勝(郭泓志,王建民加油)&台灣雙巨投 球風大不同
再賀[姜建銘]三連勝,期待[郭泓志,姜建銘,王建民]也三連勝 
三賀[王建民]十七勝,[郭泓志,姜建銘,王建民]台灣三連勝! 
 
=============================
再次強力推薦 王建民新聞剪貼簿(也有小郭喔!)
http://blog.gcboy.com/5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509130101+95091310+0+081727+0,00.html
 

電視台問題爛 洋基公關:台灣Out
游宜樺

球是團隊運動,還是個人運動?這似乎是個愚不可及的蠢問題,不過看完台灣電子媒體近來在王建民比賽後對洋基隊所提出的問題,卻教人不禁產生錯覺。

不管是對王建民本人,或是對戴蒙、吉特,乃至於托瑞教頭,長駐美國的台灣電子媒體(也是採訪建仔新聞機動性與頻率最高者),賽後提出的問題,千篇一律圍繞在王建民身上打轉:「王建民被球K到,嚴不嚴重?」「對王建民表現,感覺如何?」「這場比賽沒派吉昂比與A-Rod上場,請解釋原因?」「不派他們(兩支巨炮)上陣,是不是因為對王建民很有信心?」

為了迎合國人對王建民新聞的渴望,駐美電子媒體提出的問題以建仔為中心,似乎無可厚非,不過在問題的深度(專業度)與廣度均有相當侷限性情況下,加上又無法適度「愛烏及屋」,能獲得的回饋,自然有限。

阿民日前在巴爾的摩生涯首度成功抓下金鶯,漂亮拿下並列大聯盟第一的17勝後,在洋基球員休息室進行的一段訪談錄影,恰好反映出這種侷限性。

這段被洋基專屬之紐約《YES》電視台放在網站供球迷瀏覽的訪談短片,一開始就出現爭先恐後的台灣電子媒體,把美國一位女記者擠到一旁,受訪的托瑞教頭見狀,趕緊把這位女記者「扶正」。隨後某家台灣電視台的麥克風,又大剌剌地擋住托瑞半張臉,托瑞只好用手把麥克風壓了下來;接下來,台灣媒體搶先提問幾個如上述不太營養、又完全集中在建仔的問題。

影片中途,負責維持訪問秩序的洋基公關人員,以平和的語氣說了聲:「Taiwanese media out,please.(台灣媒體請退場)」這句話,卻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之前因王建民「養子報導」風波,對八卦與不專業之台灣傳媒相當反胃的台灣網友,開始在網路四處競相走告:「台灣電子媒體被洋基趕出場!」;連某家本地平面媒體也根據網友反應,加以披露。

事實真相是,曾經因為違反採訪規範、被洋基請出去的台灣電子媒體,這次並沒有違規,只因發問侷限性太高,並反客為主地霸住托瑞近兩分鐘、問到沒問題可問,洋基公關才請他們出去,好讓「對整支球團有興趣的」紐約(美國)同業得以專心提問。

王建民的進步,所有球迷有目共睹;台灣駐美媒體提問的問題,有跟著與時俱進嗎?大家心中自有答案。不過,倘若光憑這段影片,就抓住機會大肆渲染、醜化媒體,也大可不必。

除了駐美傳媒,台灣若干球迷看王建民與洋基比賽的心態,也會讓人誤以為棒球是項個人運動:看到建仔拿下16、17勝後,就希望隊友「大個」強森下場先發不要拿下勝投,以免追上建仔,讓他的賽揚獎爭逐戰中,多了一位對手。

半個世紀前曾帶領洋基隊拿下7座世界冠軍的名教頭史坦格(Casey Stengel)曾說:「要找來好球員打球,簡單;要他們齊心打出好成績,很難。」棒球是團隊運動的事實,在「王建民現象」中遭到扭曲與變形--變形到讓人有些疑惑、有點無奈...

2006.09.13  中國時報

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