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昇的意見]諷刺的標題!
看看中國時報訪問中華民國總談判代表鄧振中
居然可以下這樣的結論!!!
真的無言!!!
還要用 台非進步夥伴論壇 跟 非洲論壇 來對比!
正是驗證了 中國時報滿腦子只有政治鬥爭!!!
看看真正的重點吧:
從外交部科員做起,鄧振中歷經駐美經濟組秘書、國貿局科長、宏砦q腦董事長特別助理、國貿局組長、駐美經濟組長、陸委會副主委、駐WTO副代表、駐美副代表(首位經貿背景副代表),到四月接任現職,正代表著台灣經貿易官員紮實的根基。而他與幾代經貿官員的共同經歷,也正是台灣成長的過程。
「擔任中華民國的經貿官員,是很幸運的事,但也是很艱鉅的使命。」鄧振中告訴本報說,有的國家擁有高素質官員,但是缺乏單槍匹馬就闖天下的商人;韓國人很衝,但往往集中在少數行業、少數人士;可是台灣,「不服輸的中、小企業界人士遍布各角落」。
然而,面對中國崛起與台灣踟躕,挫折感是否也隨之而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的貿易機制,明顯排擠台灣;美國與台灣間的FTA,台灣究竟有多少把握?政治掛帥的氣氛下,專業是否受到衝擊?面對種種疑問,鄧振中說,「我們面對的環境,經常比其他國家困難」,但是,這些困難也經常轉化為進步與努力的動力,就像他與許多伙伴,「工作了卅年,仍然抱持理想」。
一位與鄧振中共事多年的駐美資深官員說,就像鄧振中般,台灣現在仍有許多一生奉獻為經貿的官員,他們的職責十分清楚,不論政治如何紛擾限制,仍要不斷的為台灣設法找尋出路。
台灣的出路在哪裡? 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不在政治鬥爭! 在經濟跟貿易!!!
經貿才是台灣該走的路!!!
=======================
引用來源: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Content/0,4518,9609170031+96091703+0+080705+0,00.html
2007.09.17
國際化 才有出頭天
本報訊
剛剛舉行的台非進步夥伴論壇,幾乎沒有什麼人注意,最大的成就僅是換來了陳水扁總統與五個邦交國元首(甘比亞則是副總統代理),在台上共同舉杯的幾秒鐘拍照,以及簽署宣言支持台灣入聯。
北京舉行的非洲論壇來了四十八國元首與總理,我們也想東施效顰,除了五個邦交國來了官員之外,其他國家舉凡議員、前部長、大學校長等等,撿到籃子裡的就是菜,務必要每一個國家都有人代表,勉強湊足了卅五個國家。
這項花了近億元外交預算的大拜拜,究竟對非洲國家理解台灣有什麼意義?而台灣對非洲的了解又增加了多少?
從民調中,我們看得出,現在一般人的確感受到國際環境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譬如中產階級想把存款轉為海外基金,或是勞力密集產業的工作機會正快速流失,乃至受薪階級實質薪水持續降低,世界的變化正在快速影響我們的生活,大家懂得去做比較,為什麼別人會做得好,我們做得不好?
民眾感受到天涯若比鄰
但是我們的政府卻仍然昧於國際現實,決策機制太受國內政治計算的扭曲,舉凡邦交國數目增減,公投入聯等,都沒有宏觀視野長遠規劃,只為了短期效應。
全世界各國現在都面臨不進則退的激烈競爭,全球化與中國崛起是兩大挑戰,這不是台灣特有的問題,所有國家都必須對應,歐美等已發展國家、發展中國家、亞太國家,各自對應策略都不同,本報過去曾個別探究過不同國家─韓國、印度、愛爾蘭、北歐等不同成功的模式。
但是台灣這些年來並沒有找到自己可以走的模式,除了少數電子產業外,台灣都沒有占據到競爭優勢地位,加上中國刻意打壓,很容易導致「世界遺忘了台灣」;反觀台灣陷於內部政黨惡鬥,意識形態僵化,對外界趨勢懵然不知,甚至諉過於國際排斥台灣,這樣一來「台灣也遺忘了世界」。
中國崛起凸顯區域矛盾
有一個具體的例子,中國的崛起使得區域經濟的矛盾特別突出,以東南亞國家為主體的東協,希望積極推動東協加一(中國),或東協加三(中、日、韓),這將使得亞太經合會(APEC)名存實亡,從台灣的利益來說,APEC是少數我們得以平等經濟體參加的國際組織,維持APEC的完整,絕對是我們的利益。
幾年前,中國主導的博鰲論壇剛開始啟動,這是北京方面「以我為主」,要結合東南亞經貿的重要機制,前行政院長蕭萬長受邀去參加,當時他還與陳水扁總統政治上非常接近,蕭回國後,原本他準備了許多區域經濟發展的心得要與扁談,結果扁根本沒有找他。
台灣在加入世貿組織後,降低關稅壁壘,Internet的普及,國際外包成為常態,形成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只有少數國家能夠在結構中成為領先群;而中國的崛起,是各國的威脅,也同時是機會,台灣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與特有的利基,卻囿於政治考量,無法運用,反而被中國的競爭,打得抬不起頭來。
這是政府無法推諉的責任。
政府腳步甚至不及民間
我們雖然發現,政府中仍然有兢兢業業的官僚,這批人是過去幾十年來訓練的專業人才,也是台灣得以繼續發展的骨幹,以國貿體系而言,包括蕭萬長、江丙坤、林義夫、陳瑞隆、鄧振中等,可是他們的專業碰到政治困境,想要突破,卻又沒有尊重專業決策的政治環境。
在全世界的競爭中,我們擔心政府的腳步不僅已經趕不上別國政府,現在更發現,甚至落後於民間團體,甚至相對被邊緣化。
這些民間團體與私人企業為了自己的生存發展,正在積極與國際接軌,不再需要政府的指導,他們對國際情勢有更清楚、第一手的理解,或許這才是台灣國際化的新希望。
跳脫政治鎖國 找經貿活路
本報訊
盛夏裡,華府艷陽高照。白宮側邊,隔著一條街的聯邦貿易代表署(USTR),一群台灣的經貿官員步出大門。他們是來與美方討論「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
自由貿協談判 長路艱辛
為首的是中華民國總談判代表鄧振中。對USTR,他再熟悉不過,台灣為了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而與美國諮商時,他是駐美代表處經濟組長。
WTO諮商很艱苦,但是大家的士氣一直很高昂,因為有「九二共識」│這個共識完全無關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是老布希政府在一九九二年確定的態度:台海兩岸都加入WTO,而且要在同一次會議中完成。後來的發展果然如此。
今天,台灣與美國間的經貿議題,台灣執政當局最關切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卻從來不是美國的優先課題。WTO諮商時的「路途遙遠艱辛,遠景光明在望」感覺,如今是否依然存在?
比起政治、軍事來,經濟從來不是敏感議題。鄧振中擔任經濟組長時,代表處負責政治事務的部門不能稱為政治組,而稱「秘書組」;負責國會事務的不能稱國會組,而稱「業務組」;負責領事事務的不能稱領務組,而稱「服務組」。
經過多年努力,今天己經全部正名。
第18大經濟體 一度傲人
但是「經濟組」的名稱從來不是問題。代表處的全銜不就是「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也一向是台灣最自豪的成就之一,半世紀來,台灣的商人帶著樣品走遍全世界,台灣的經貿官員和各國完成一項又一項諮商,簽署一項又一項協定,全球第十八大的經濟體就這樣建立起來。
美國與台灣間的交往,雖然不時受到中共因素影響,但是經貿一直是最不受干擾的一環。一九七九年斷交後,美國第一次派遣閣員級官員訪問台北,就是聯邦貿易代表卡拉.奚爾斯女士。
從外交部科員做起,鄧振中歷經駐美經濟組秘書、國貿局科長、宏砦q腦董事長特別助理、國貿局組長、駐美經濟組長、陸委會副主委、駐WTO副代表、駐美副代表(首位經貿背景副代表),到四月接任現職,正代表著台灣經貿易官員紮實的根基。而他與幾代經貿官員的共同經歷,也正是台灣成長的過程。
政治排擠挫折 考驗官員
「擔任中華民國的經貿官員,是很幸運的事,但也是很艱鉅的使命。」鄧振中告訴本報說,有的國家擁有高素質官員,但是缺乏單槍匹馬就闖天下的商人;韓國人很衝,但往往集中在少數行業、少數人士;可是台灣,「不服輸的中、小企業界人士遍布各角落」。
連同租稅政策、教育、職業訓練等,形成台灣最雄厚的資本,也不斷激發經貿官員更堅強的使命感。
然而,面對中國崛起與台灣踟躕,挫折感是否也隨之而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的貿易機制,明顯排擠台灣;美國與台灣間的FTA,台灣究竟有多少把握?政治掛帥的氣氛下,專業是否受到衝擊?面對種種疑問,鄧振中說,「我們面對的環境,經常比其他國家困難」,但是,這些困難也經常轉化為進步與努力的動力,就像他與許多伙伴,「工作了卅年,仍然抱持理想」。
企業尋找出路 才能立足
以FTA為例,美、韓簽署後,台灣最擔心的是「投資轉向」。可是在TIFA等會議中,美方展現了很高的意願與台灣討論雙邊投資議題,而保障雙邊投資也正是FTA的重要篇章。換句話說,美國暫不與台灣談判FTA,固然是挫折,但是美國也努力避免傷害與台灣間的長久經貿往來。因此鄧振中認為,今後繼續保持良好互動,FTA依然樂觀可期。他語重心長的警告,「別人一直前進,我們的腳步不能慢下來」。
八月底,總談判代表辦公室的法律團隊成軍,是支具有實戰經驗的隊伍,例如台灣與巴拿馬的FTA、拉法葉艦軍購弊案、爭取遣返力霸集團負責人王又曾等。鄧振中說,經貿官員的責任,「要讓我們的企業界在國際上不被欺負;不容許我們的公司受到歧視待遇」。
一位與鄧振中共事多年的駐美資深官員說,就像鄧振中般,台灣現在仍有許多一生奉獻為經貿的官員,他們的職責十分清楚,不論政治如何紛擾限制,仍要不斷的為台灣設法找尋出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