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來源: http://mag.udn.com/mag/dc/storypage.jsp?f_MAIN_ID=3&f_SUB_ID=19&f_ART_ID=63095  

共同參與、集體協作的新合作模式 維基經濟撐起Web 2.0商機


•數位時代雙週 2007/04/13
網路行為啟發新商業模式!全球共同參與、共同編纂的維基百科,不僅成為網路顯學,更形成一種所謂「維基經濟」的商業思維,影響各行各業。


作者:粟四維(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社會現象和經濟體系是不同的。社會現象有待觀察和了解,而經濟體系則形成規律。Web 2.0的發展階段就是從社會現象過度到經濟體系,而其中的關鍵則是商業機制的形成。

來看Web 1.0,WWW發展之始立刻形成風潮,但真正的經濟效應要到電子商務(e-Commerce)之後才彰顯。電子商務不僅創造了新的交易手段,更形成新的經濟規律,使得原本相對平靜均衡的經濟體系傾斜,產生不對稱性,而能夠掌握先機的人就利用這不對稱性致富成功。

那麼Web 2.0是否會步上Web 1.0的後塵,讓洞燭機先的行動者脫胎換骨?答案是肯定的,其中的關鍵理念是維基經濟(Wikinomics)。我們可以說,昨日的電子商務之於Web 1.0,就像維基經濟之於現在的Web 2.0。


集體協作模式已開始獲利


維基經濟一詞是塔斯卡(Don Tapscott)等人在同名著作中提出的概念,源自於Wikipedia。這線上百科全書讓全球成為共同參與者、共同編纂,而維基經濟將此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的定義無限擴張到各商業區域。

對維基經濟進一步了解,就可以藉由Web 2.0的發展脈絡,認識到維基經濟所形成的新商業機制,進而利用此一商業機制打下新的利潤基礎。事實上,許多企業已經運用維基經濟的特性開始獲利。

例如加拿大有家快倒閉的礦冶公司Goldcorp,原已無能為力開發新的金礦。此時,執行長尤恩(Rob McEwen)從Linux的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得到靈感。他打破中國人習以為常的「祖傳秘方」觀念,將其擁有的礦產位置和相關地理資料公布於世,讓全世界幫忙尋找新礦源。計畫剛提出時,許多人以為他瘋了!但事後證明,集體協作幫助Goldcorp節省三年探勘時間。

根據塔斯卡觀察,礦冶是所有行業中最保守且高度重視商業機密的產業。如果這樣的產業都能放棄一些專屬機密,以全球為助力來共同經營、分享利益,那有什麼產業不行呢?


長尾效應由線性擴至平面



由此可知,集體協作不僅是縱向的,也是橫向的。意思是,集體協作不僅深入典型的產業,讓YouTube或無名小站成為閃亮新星,更可跨越產業鴻溝,適用於所有商業行為。換言之,維基經濟不僅利用了長尾理論,更將長尾由線性伸張,擴展為平面外延。

再來看看與台灣比較有關的專利授權。以工研院為例,它運用專利授權獲得商機的途徑很多,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幾種:一、將研發出的專利選擇性地開放給台灣的中小企業,等到企業運用該專利賺錢之後,工研院再抽取權利金;二、工研院和其他單位形成策略聯盟,共同開發專利,成果則由聯盟成員分享;三、工研院和其他機構各自發展出專利,將互利的專利集結成為portfolio(投資組合)出售;四、工研院也會自行購買專利,再將買得的專利放置在portfolio之中出售。

這幾種專利轉移的方式,基本上並沒有觸動到維基經濟的機制。然而在台灣風靡市場的SK-II,其母公司寶僑(P&G)就運用它,將「長尾」效用全部收歸己有。

寶僑公司在九○年代為止,大約花了一億五千萬美元發展專利,但真正開發成為產品的不到一○%。為了讓專利有效運用,寶僑藉由yet2.com這個平台,公布其專利,讓小公司利用其專利發展產品。對寶僑和買寶僑專利的公司而言,維基經濟為它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另類的參與經濟。

這類型經濟模式有三項特點:一、過去寶僑的專利絕大多數無法有效運用,維基經濟之後可以了;二、過去小公司絕難取得大公司發展出的專利開發產品,但如今可能了;三、透過專利的分享,大小公司得以合作,而此一合作是以全球為平台。

反過來看,寶僑的七千五百多名研究人員未必能夠順利解決所有技術問題,而該公司也會將問題張貼在網路上,等待有心人解決。這種操作方式也造就不少成功案例,如歐蕾醒活換膚霜(Olay Regenerist)、克瑞斯旋轉牙刷(Crest Spin-Brush)、新時代品客洋芋片(Pringles)等。


積極的全球化時代來臨



那麼台灣產業要如何掌握維基經濟呢?寶僑可能就是很好的範例。專利授權機關如工研院可以將專利交易的平台全球化、長尾化,廠商的主力將不僅是發明者,而且是願景者(visionary)。它掌握公司的方向、世界的趨勢,然後讓全世界盡入彀中,為自己的公司創造發明。其次是掃除傳統上敝帚自珍的心態,尤其對於夕陽產業,開放商業機密可能的負面影響有限,但以全球參與為救亡重典,潛力卻可能無窮。

台灣更應乘機從OEM進入ODM,再從ODM發展成跨國企業的策略夥伴。過去的生產線是垂直線性的,但維基經濟時代裡卻不一樣。透過協同共工和各種平台,上游廠商如台灣的ODM,不僅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接單者,也大有機會成為參與者。而下單的跨國企業也未必不希望如此,因為維基經濟的成功典範,證明了開放全球參與對他們競爭優勢的幫助,這樣台灣經濟才能夠從配角成為主角。

配合台灣中小企業眾多的性質和目前創意產業的國政方針,台灣更應發展「創意市集」,讓創意者有個平台交易。創意市集一如當前的網路市集(Internet Marketplace),但交易的商品不是消費財而是創意;交易的項目也不僅是單純的一對一買賣,而是透過集體努力,開發創意成為智慧財產,並進一步進行移轉、組合、整合、擴張,以大幅提高創意的附加價值。

Web 1.0衍生出的IT服務只會更重要。以顧客關係而言,身為ODM,顧客(下游企業)不多,因此電子化顧客關係不是企業重點,但在維基經濟,顧客關係的重要性卻邁越Web 1.0時代。原因是集體協作的另一個特色,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辨證互動,顧客再也不只是顧客,而且是價值鏈的一環。

這點,台灣的捷安特早已是成功先例。捷安特的GPS(Giant Production System)運用大量客製化(mass customization),成功地掌握了Web 1.0促進商業的契機。而在Web 2.0,下一步應該是如何將客製化從對單一消費者本身特殊需求的滿足,擴大到全球消費者參與其GPS,使得研發設計全球化。

種種跡象可以看出,維基經濟是新的、全面的、積極的全球化;在維基經濟裡,參與和驅動參與才能生存。矽谷傳奇的創投家、KPCB合夥人都爾(John Doerr)曾經提過,「在Web 1.0裡,獲利機會是無限延伸的。」這話在Web 2.0更為正確。過去,交易無遠弗屆,創造了無數商機;而今天,群體合作無遠弗屆,商機正在降臨,這就是維基經濟。

我們只有更確切了解維基經濟的特質與對策,才可以站在浪頭。在Web 1.0裡,許多在校園實驗室發展的創投,如Yahoo!、思科(Cisco)站上了浪頭,如今形成全球帝國。許多人以為在dot.com泡沫化之後,這種機運一去不返,但現在看來,這種機運隨著集體協作又在不斷地醞釀,另一個全球帝國的形成,可以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exandros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